李靖麗 宋艷玲 丁殊節(jié) 鄒玉峰
[摘要] 目的 探討腎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護理。 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給予整體護理。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與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生活質量各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于腎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透析期間的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值得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腎衰;心血管??;血液透析;護理
[中圖分類號] R69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3(c)-017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renal failur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lood dialysis treatment. Methods 110 failur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for this reaearch.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integral nursing.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in study group were obviou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before nursing,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cne (P<0.05);the all index of life quality in study group were obviou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cne (P<0.05). Conclusion Conducting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for renal failur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uring blood dialysis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adverse emotion of patients during blood dialysis period effectively,enhance life quality and with obvious nursing effects.It is worth to energeticall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Key words] Renal failure;Cardiovascular diseas;Blood dialysis;Nursing
腎衰具有復雜多變的病理機制,如原發(fā)性慢性腎臟疾病等,其臨床癥狀表現主要有水電解質紊亂及腎臟功能受損等[1]。研究數據表示該疾病的發(fā)生率正在不斷上升,導致血液透析危險與難度變大,所以加強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血液透析護理具有重要作用[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腎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護理,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全部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5例。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齡15~82歲,平均(48.6±3.8)歲;臨床表現:左心室肥厚10例,心律不齊12例,充血性心衰22例,心包積液15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17例,年齡16~84歲,平均(48.8±4.2)歲;臨床表現:左心室肥厚12例,心律不齊14例,充血性心衰20例,心包積液1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及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措施包括備好相關器材、為患者介紹血液透析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血液透析前的準備工作、病情評估及心理疏導等,血液透析中嚴密觀察及嚴格控制血液量,血液透析后的效果評估、飲食指導及健康宣教等。
1.2.1 血液透析前護理 ①評估病情:醫(y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前應全面掌握患者的病史、心血管疾病類型、特征、治療情況及透析情況等臨床資料,在這基礎上設計針對性的血液透析護理方案。②心理疏導:醫(yī)護人員要耐心為患者講解透析重要性、目的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內容,積極解決患者的疑問,消除患者的顧慮等不良心理;為患者介紹血液透析成功病例[3],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相關治療與護理。③血液透析前準備工作:為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前醫(yī)護人員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同時還要備齊血液透析儀器、血管通路以及所需藥品等;護理人員需要準確迅速地創(chuàng)建血管通路,同時檢查患者有無發(fā)生感染與栓塞;對血液透析設備予以全面檢查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儀器是否干凈等問題,保證設備運轉質量。
1.2.2 血液透析中護理 ①密切觀察:醫(yī)護人員必須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一旦出現異常要立即通知主治醫(yī)師進行相關處理;密切觀察透析儀器和有關參數是否發(fā)生異常,透析顏色是否異常等情況[4],并且要對透析液量做好記錄,保持患者水電解質平衡;護理人員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間要輔助患者選取準確體位,防止置管變形和彎折[5],保證血流通暢。②對回血血液量予以嚴格監(jiān)護:患者主要會出現充血性心衰等癥狀,因此進行血液透析時的預充液劑量最初為60~100 ml,同時要對回血速度予以嚴格控制[5];全面監(jiān)護患者的心律不齊以及心跳緩慢等心血管疾病癥狀,同時還要給予相應處理;若屬于充血性心衰患者,應當把0.4 mg毛花苷丙加入濃度為10%的20 ml葡萄糖溶液中實施靜脈推注。
1.2.3 血液透析后護理 ①效果評估:血液透析后復查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查血肌酐與尿素氮有無正常及水電解質是否平衡等,評估血液透析效果;按照血液透析結果和患者實際病情對預后方案進行合理調整[7]。②飲食指導:按照患者實際病情和生活習慣設計針對性飲食方案,囑咐患者多吃維生素、蛋白及纖維素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患者抵抗能力;告知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用藥與生活習慣。③健康宣教:對患者發(fā)生腎衰的原因、心血管疾病發(fā)病原因以及治療方法等內容加強宣教,改善患者對該疾病的認知[8]。④用藥護理:高血壓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通常是在透析期間應用降壓藥物來改善血壓情況,但是必須明確透析患者發(fā)生高血壓的相關病理機制再確定患者降壓藥物,選擇的降血壓藥物必須具有針對性[9];同時在應用降壓藥降低患者血壓時,要明確血液透析過程中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有無并發(fā)高脂血癥、心力衰竭以及肺部疾病等基礎疾病,注意降壓藥物的半衰期是否會因透析而消除[10]。
1.3 評價指標
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參照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與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3-4]予以評估,得分越高說明不良情緒越嚴重;此兩份量表由Zun分別于1971年、1965年編制,兩量表的結構和評分方法相似,各有20個條目,各個條目得分在1~4分。共分成四個維度:精神-情感癥狀、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焦慮/抑郁心理障礙。
生活質量參照SF-36量表[5]評估,主要有社會功能、軀體功能、精神狀態(tài)以及日常生活四部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情緒變化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均有顯著改善,且研究組患者的改善情況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與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tài)及日常生活等生活質量各指標均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腎衰是現階段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主要疾病,具有較高的危害性,其最主要且最多見的并發(fā)癥是血管疾病[11],患者發(fā)生腎衰合并心血管病時,會出現嚴重恐懼、害怕、顧慮及抑郁等不良心理。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其可以對患者的尿毒癥等癥狀予以有效改善,以此增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該方法存在一定缺陷,無法對腎臟功能進行根本改善,同時因為長期的多次血液透析會使得病人的身心壓力顯著增加[12-13],因此必須對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療時加強整體護理干預。對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給予整體護理,減少患者不良反應具有重要作用。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療前,對患者實施綜合有效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緊張等不良情緒,以此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于患者血透前,護理人員做好有關血液透析所用物品的準備,可以有效地保證血液透析的順利完成。護理人員密切關注腎衰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例如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時,護理人員能夠及時地通知主治醫(yī)師,從而保證患者能夠及時地接受相應治療。
需要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腎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大部分都處于高危狀況,所以需要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生命體征監(jiān)測的重視,保證能熟練以及井然有序地實施護理操作[14]?;颊哐鲃恿W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所受腹膜透析的影響不大,能夠通過實施腹膜透析等方法予以超濾脫水,對患者的血容量予以一定程度的改善,從而緩解患者心臟負荷,改善患者心功能不全。腎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具有十分復雜的病情,且病情發(fā)展迅速,采用血液透析進行搶救必須保證操作的熟練性、準確性、快速性以及規(guī)范性[15]。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研究組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實施有效地針對性護理,獲得較好的護理效果,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的 SAS評分以及SDS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和護理前;研究組生活質量各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對腎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加強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抑郁與焦慮情緒,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狀態(tài)。于腎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前予以針對性心理護理,可以緩解患者緊張等不良情緒,以此改善患者治療與護理依從性;于治療前準備好血液透析所用的相關物品,可以有效保證血液透析的順利完成;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通過主動巡視患者,積極與患者交流,定期對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病情變化以及體內容量予以監(jiān)測,能夠及時發(fā)現患者異常并及時告知醫(yī)師進行相關處理。
綜上所述,于腎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血透期間的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菊.腎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護理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3):152.
[2] 馮惠娟.腎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療40例臨床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5,34(18):151-153.
[3] 郭風玲,何新穎.維護血液透析患者深靜脈置管的護理體會[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4,11(12):139.
[4] 何文昌,伍薇,曾紹勇,等.血液透析癥狀性低血壓的原因及預防護理方法[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22):3050-3051.
[5] 王秀潔.問題跟蹤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護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4,34(6):758-762.
[6] 董麗.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誘導期心血管并發(fā)癥的護理對策[J].山東醫(yī)藥,2012,52(30):100.
[7] 陳雪君.對青少年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治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9(6):517-518.
[8] 徐飛華,賀意輝,黃瑩,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9):1029-1031.
[9] 鄭紅霞,張秀杰.48例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動靜脈內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0,8(13):1190.
[10] 李娟.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例特點分析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2):76
[11] 時敏.高齡腎衰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見并發(fā)癥的觀察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14(5):80-81.
[12] 吳玉梅,王宇.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病人的護理[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19(z4):242.
[13] 周薇,周利民,魏紅,等.持續(xù)緩慢低效透析在搶救重危老年腎衰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6):25-26.
[14] 胡蝶.28例老年腎衰病人血液透析護理報告[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19(6):173.
[15] 謝萍,張曉莉,張玉俠.糖尿病腎衰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6):31-33.
(收稿日期:2015-12-07 本文編輯:顧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