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平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210000)
?
淺談藝術展覽中的視覺形象系統(tǒng)設計
張安平(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210000)
摘要:視覺形象系統(tǒng)設計是現代藝術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主視覺形象作為整個系統(tǒng)的中心符號,通過二維平面、三維空間中的復述衍生,帶給受眾整體統(tǒng)一的觀展體驗。
關鍵詞:視覺形象系統(tǒng);符號;主視覺形象;受眾
當前人們日益強烈的藝術文化需求帶動了眾多藝術展覽場館和藝術展覽也同時興起。如何使能從眾多展覽中脫穎而出并取得受眾的好評?展覽的視覺形象系統(tǒng)設計不失為在展覽傳播競爭中取勝的一劑良藥。
視覺形象系統(tǒng)Visual Identity簡稱VI,常被用于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塑造統(tǒng)一的自身形象,具體指以標志、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展開的完整的、系統(tǒng)的視覺表達體系。視覺形象作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與狹義符號學中的符號概念不謀而合,具備獨特性、概括性、統(tǒng)一性等特點,能夠在信息傳播中快速爭取到受眾的注意力,并有效準確地傳達所承載的語義信息。
主視覺形象設計是對展覽策劃文本的“文本闡釋”,是對所展出的藝術作品內涵和策展人策展理念的直接或者間接的體現,是兼顧視覺經驗和受眾心理等因素所設計出的一系列具有形式美感的概括性的符號。
這種主視覺形象通常以海報的形式集中表現出來,海報本身也是字體和圖像的綜合體,因此海報設計一旦確定,主視覺形象中的標準字、標準色、版式也基本可以確立。
(一)標準字
字體設計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平面設計分支。在設計展覽主視覺形象的時候,設計師需對展出作品有整體的了解,對展覽整體的“調性”有所把握。例如是傳統(tǒng)書畫類的展覽,我們常選用宋體等非等線體字體或書法類字體,帶給人們滄桑的歷史感。相反的黑體之類的等線體則較為適合當代藝術展覽的氣質。有時設計師自己索性設計一款專用字體,還需遵循漢字本身的間架結構,把握好字體的基本可讀性。另外,英文部分也應選用風格結構接近的字體,避免造成不協(xié)調的視覺感受。
(二)標準色
色彩是人類視覺認知的重要元素,其認知的速度甚至先于符號、圖像本身等,因此標準色的使用是展覽視覺形象系統(tǒng)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中的色彩可以從作品本身進行提煉概括,例如畫作的某種色彩傾向,也可以從長期積累的社會色彩語義中選取象征性的色彩。標準色不一定要局限在一種色彩上,也可以是一組色彩搭配或者漸變色,形成有規(guī)律的色彩序列。
(三)版式
版式主要是指圖像、圖形與文字在一起的構圖組織方式,同樣的內容因為不同的組織方式可以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格效果。依據設計目的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版式,如為了突出展覽名稱信息可以對標題文字進行著重設計,也就是局部重點方式。當為多位藝術家的群展設計時可以采用平均構圖的方式。傳統(tǒng)書畫展可以使用豎排文字的方式來體現古典氣韻,當代展覽可以多采用構成感、形式感強烈的版式來凸顯自己前衛(wèi)獨特的展覽氣質。
展覽的視覺形象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是一種在展覽預算的限制下結合材料屬性、現場環(huán)境做出的最為經濟效益的實用性設計。這里將二維部分根據材質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噴繪類、印刷類和網絡類三類。
(一)噴繪類
包含海報、展架、室內外廣告、展板等展覽物料。其中海報的印數決定了輸出的方式,數量少適合采用噴繪,數量多適合選用印刷。展架的造型多變且使用靈活,但由于自重較輕不建議在室外有風的情況下使用。室內外其他廣告的設計特別要注意的是這類設計要留足出血,以免無法施工。展板是一種輕便的泡沫材料,以其廉價易加工的屬性常在一些臨時性展覽中使用。
(二)印刷類
展覽常需要制作請柬、折頁、畫冊等印刷品,這些書籍紙品的可塑性很強,設計師應從形態(tài)設計的角度把它們當成半立體的事物對待,在閱讀方式、包裝方式上下功夫,創(chuàng)造出別具個性的產品。印刷要求設計師有一定的印前經驗,比如圖片采用四色模式、文件留出血、文字采用單色等,根據預算的要求,選擇合適的紙張材料和印刷工藝,如傳統(tǒng)題材展覽的畫冊可以選擇布面燙印的工藝。當代展覽可以大膽嘗試一些新型材料如透明PVC、鐳射、熒光、仿自然紋路的材料。
(三)網絡類
現在網絡媒體在宣傳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動態(tài)廣告也是對主視覺的一種衍生和發(fā)展。在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區(qū)分與印刷噴繪類完全不同的要求,如計量單位、分辨率、色彩模式等。網絡文件不是越大越好,考慮到用戶的網絡下載速度,應在不影響畫質的情況下壓縮圖片質量,并根據不同的需要選用不同的文件格式。
這里將與場景空間相關的部分統(tǒng)一歸為三維部分。如何從多角度把握好整體效果是設計師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空間規(guī)劃
依據室內平面圖來規(guī)劃將為布展工作帶來省時省力的效果。設計師首先需要掌握作品類型、數量、尺寸等信息,再依據展廳平面圖及其數據,計算展線總長度,并結合作品本身的屬性合理分配作品所占的空間和位置。作品間隔過密,整體觀看會給人擁擠雜亂的感覺,間隔過于稀松又會影響連續(xù)感整體感??刹捎闷骄g隔、或者松緊相間的方式。
在規(guī)劃空間布局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到前言、結語、展板、展簽等物料的設置。展覽的空間設計如同一篇文章,作品是句子、物料是標點,文章整體要結構分明,節(jié)奏有序。前言結語等信息可以使用不干膠刻字、背膠貼等工藝精美的材料,這樣能與環(huán)境很好的融合起來。改變墻面、地面顏色也是一種不錯的手法,標準色可以通過刷漆、鋪墻紙、布包展墻、鋪地毯的方式被大面積的應用??臻g中的燈光也是不可忽視的展覽設計因素,合理到位的燈光以照度足、角度好、鏡面不反光為佳。有時還可以采用有色燈光或者加入音樂、舞蹈、多媒體影像、氣味等多維元素來渲染一些特殊氛圍。
(二)導向引導
大型展覽的導向系統(tǒng)也必不可少,可以直接使用展架,也可以專門設計一套導向標識,以明確的帶有方向指示的符號指示展覽所在的位置。對于展廳來講,展覽的出口到入口的這段距離存在觀眾參觀流向的問題,總的設計原則就是讓觀眾在規(guī)定的空間內順暢觀看,不積壓,不走“冤枉路”。例如坡道、出入口、拐彎處不適合布置大量關鍵性的作品,這樣容易造成觀看人流的積壓,影響觀展體驗。
綜上可以看出藝術展覽的視覺形象系統(tǒng)設計是每個藝術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展覽的質量和社會效益。同時希望設計師能夠從設計學、符號學、傳播學、心理學等角度考量,努力為廣大受眾獻上令人滿意的藝術展覽盛宴。
參考文獻:
[1]劉險峰.陳列設計藝術空間淺論[J].藝術審美,2013(1).
[2]曹方.視覺傳達設計原理[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