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在我的家鄉(xiāng)臨泉,人們愛聽戲,也愛唱戲。時常看到一些阿姨、大爺們一閑下來就抱著收音機,一邊聽經(jīng)典曲目,一邊不住點頭微笑,有的還不時小聲哼哼。那愉快的表情、悠閑的神態(tài),看著真讓人羨慕。
于是我也決心感受一下戲曲的魅力,品味一下戲曲悠長的韻味——我要拜師學戲!
向誰學呢?村里的王阿姨是不二人選。
說干就干。我還沒進王阿姨的院子,一陣悅耳的聲音:“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就傳入耳朵。不見其人,只聞其聲,不用猜就知道是王阿姨正一展歌喉。說明來意之后,王阿姨樂得合不攏嘴,二話不說便開始教我唱戲了。
你還別說,王阿姨教唱戲還真有一套。她先找來《天仙配》的音樂讓我欣賞,散發(fā)著清香泥土氣息的黃梅小調(diào)讓人仿佛感受到了劇中人物的歡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和枝頭歡歌的小鳥……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我完全被戲里的情節(jié)吸引了,陶醉了。原來戲曲并不亞于流行歌曲,真好聽!
王阿姨見我上路快,非常高興,于是就一句一句地教我唱。一曲下來,原本婉轉(zhuǎn)的黃梅戲被我唱得“面目全非”,沒有一句著了調(diào)。旁邊的叔叔阿姨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禁愁眉苦臉,學戲的信心備受打擊。
阿姨見我這副表情,和藹地對我說:“別急,萬事開頭難,只要有毅力,一定能學好。”聽了這話,我心頭一熱,信心之火又重新燃起。王阿姨繼續(xù)教我唱,遇到較難的地方就讓我反復練習。她也不厭其煩地示范,直到我學會為止。一個下午,我已經(jīng)可以著調(diào)地唱完整首了。再跟著音樂練了幾遍之后,我便能與王阿姨一個“牛郎”一個“織女”地對唱起來了。
這次簡單的學戲,不僅讓我感受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還讓我體會到書本上學不到的哲理。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去嘗嘗。凡事熟能生巧,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