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江 李明獻 楊天美
摘要: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分強調教而忽視學,無暇顧及學生自主,阻斷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限制了學生對問題的探究,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本文試就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學策略進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方式;芻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398-01
囿于長期應試教育的競爭機制,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分強調教而忽視學,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自主性;過分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統(tǒng)治地位,忽略了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互動,造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隔閡;過分強調接受性學習,無暇顧及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探究,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于此,新課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強調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合作學習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和分享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學習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和開放性,有利于形成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本文試就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學策略進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1.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
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已成為我國幾千年來盡人皆知的教學模式。盡管有人也進行過"少而精"、"啟發(fā)式"等多種教學改革的嘗試,但終究也沒逃離教師唱主角戲的窠臼。因此,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大前提下,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著和合作者。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首先在于教師要自覺地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說:"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現(xiàn)在的學生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自主意識強,思維日益成熟,若再把他們當成小孩子,隨意支配,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反而引起學生的反感,新課標提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因此,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集思廣益,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
1.1精心設計問題。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以利調動學生全程參與,在啟發(fā)、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去嘗試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參與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主體地位。
1.2創(chuàng)設最佳情景。最佳課堂情景,即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如語言、圖片、錄音、錄像、電視、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渲染出具體、生動、形象、和諧的環(huán)境和氛圍,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喚起學生的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在最佳的課堂情境中去感知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1.3面向全體優(yōu)化方法?!缎抡n標教育改革綱要》指出:"教師應當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努力做到:學生學習過程中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展示個性的過程。同時,也需要教師有精湛的教育藝術,在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前提下,使課堂教學面向全體,調動每一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和成功的喜悅。
除此以外,還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習方法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手段,是"過河的船和橋"、 是"登天的梯",更是自學的一把"金鑰匙"。如果學習方法得當,就可以事半功倍。
2.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教學策略
2.1尊重學生個性,注重學習過程。尊重學生個性,是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前提和保障。尊重學生個性,要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無拘無束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輕松愉快的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是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關鍵所在。
教學中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才能靜心地與文本對話,進行思考、討論和交流,從而保證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2.2注重引導、教給方法和培養(yǎng)能力。首先,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在教師指導和組織下學生高品質的學習,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放任自流,它需要教師全程參與指導、提供幫助。缺乏引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看似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實際上恰恰影響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必須以落實教師的主導地位為前提。教師首先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如果課堂缺乏教師有效的組織管理,必然導致課堂上的無序和失控;教師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對文本意義的建構與理解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就不能在較高的層面上把握文本,學生的學習就難有深度和廣度。
總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夠挖掘學生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教學煥發(fā)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