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增慧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第二中學
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復習課中的使用
甘增慧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第二中學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課堂上,思維導圖學習方法的使用已經(jīng)非常廣泛,它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建構出系統(tǒng)的脈絡,加深對已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還能讓教師及時反饋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從分析思維導圖的概念著手,探討了思維導圖在英語復習課中的具體運用以及使用策略。
思維導圖;英語復習;使用策略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知識通過結構圖的形式進行可視化的工具。主要有兩種形式:主樹圖、對比圖。主樹圖用于梳理文章的知識點,歸納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設定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完成導圖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而對比圖則以對比的形式歸納知識點之間的異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他們主動尋找答案的習慣。
新課標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了完成這一基本任務,英語復習課程常常結合相關內容,借助思維導圖的啟發(fā)作用,來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中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加深對已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減輕復習過程中的疲勞感等。具體來說,思維導圖在英語復習課堂上的運用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
1.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鞏固已學知識
在英語復習課堂上畫思維導圖,是一種相對于傳統(tǒng)提問回答的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英語復習課堂上的思維導圖大多是將新舊知識結合在一起,以引導學生培養(yǎng)知識遷移能力為主要目標。這樣就能在復習課堂上,鞏固已學知識,掌握好新學內容,從而實現(xiàn)復習課堂的有效性。以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Scope and se?quence章節(jié)中的Module 2 My family的復習課為例,可以按如下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教師以family為中心點,畫一幅思維導圖,并標注出father、mother和I,再通過male和female線索的添加,引導學生對family中其他成員進行歸類,比如sister、brother等,由此形成了學生對family成員的完整印象。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組成小組合作學習,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并且和其他學生進行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豐富、修正自己的導圖。
2.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的運用還體現(xiàn)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即教師通過營造生動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復習活動中,在游戲的環(huán)節(jié)里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完成新的學習任務,以便加深理解。例如,在具體的英語復習課堂上,教師一般通過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英語復習課堂中的問題進行展示,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中的提示或要求開展看圖說話、補充句子、即興作文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豐富“經(jīng)驗”,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得到一些反饋信息,最終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3.在課后訓練中,運用思維導圖彌補學生差異
思維導圖的運用范圍非常廣泛,除了復習課堂,也可以運用于學生的課后訓練中。比如復習課堂開始之前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結合此前學過的某個知識點,自己繪制思維導圖,這樣既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也可以查漏補缺,讓學生對已掌握好的內容加深記憶,而對出現(xiàn)的錯誤則及時訂正。以課后訓練中的《動詞時態(tài)》導圖繪制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構建一個以“動詞時態(tài)”為主題的思維導圖,從“動詞時態(tài)”一詞中引申出“一般時”、“現(xiàn)在時”、“過去時”、“將來完成時”四個分支,然后又針對每一個分支寫出其他的分支。比如,“一般”可以引申出“現(xiàn)在時”、“過去時”、“將來時”等。依此類推,剩下的部分則讓學生在課后練習中單獨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導圖繪制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的性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知識講解。
首先,教師在繪制思維導圖時,要注重導圖本身的邏輯性,通過有效梳理知識,將一些難以記住或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用比較醒目的顏色或形狀等標記出來。這樣既可以減輕思維導圖的學習難度,讓學生樂于參加思維導圖的完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線索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對重點和難點加深理解并記憶。其次,教師在設計思維導圖時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內容的選取,比如有些復習內容的聯(lián)系性不強,不宜設計思維導圖;而有些內容過于局部,視野太過狹小,也沒有設計導圖的必要。而且思維導圖的內容也要做到難易結合,即線索的提供要明確,填空的部分也不宜偏離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水平。否則難度太低也無法調動學生參與挑戰(zhàn)的積極性,而難度太高則容易打壓學生的熱情。此外,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必須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經(jīng)驗”來開展學習,讓學生通過導圖練習、回答問題及其他活動進行主動學習。此外,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導圖內容時,首先應該對內容進行充分的概括性說明,即給學生一定程度的提示,使其對教師所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減少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例如,在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程中,教師可以用句型作為主題來展開分支,把一個句型作為一個版塊,其中還要包含著已學過的句型。這樣就能讓學生通過知識整合的方式,在練習過程中逐漸熟悉本單元的主要知識點。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還可以對學生所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等。
思維導圖是一種圖文并茂的教學工具,它能夠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互相隸屬于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同時還非常注重將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一定的記憶鏈接。因此,這就決定了思維導圖對于英語復習課堂具有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它需要教師有效運用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同時,也要明確學生才是復習課堂的主人翁,從而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高宇光.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J].高考(綜合版).2015(08)
[2]殷娥.思維導圖在英語復習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5(07)
[3]張丹.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