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

      2016-07-14 03:09:50謝宗曉林潤輝南開大學商學院
      中國質(zhì)量與標準導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合法化制度化合法性

      謝宗曉 林潤輝(南開大學商學院)

      ?

      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

      謝宗曉林潤輝
      (南開大學商學院)

      摘要:企業(yè)如何滿足國家監(jiān)管要求(即滿足內(nèi)外合規(guī))成為近幾年的研究熱點,也是企業(yè)在實踐中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本文通過對新制度理論以及信息安全的相關文獻梳理,提出信息安全制度化3I(識別、履行和內(nèi)化)模型。

      關鍵詞:信息安全制度化合法化

      “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叢書》執(zhí)行主編。自2003年起,從事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與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咨詢與培訓工作。目前,已發(fā)表論文42篇,出版專著12本。

      謝宗曉 博士

      信息安全管理系列之十七

      信息安全是強監(jiān)管環(huán)境,企業(yè)如何滿足內(nèi)外合規(guī)是實踐中面臨的難題之一。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通過部署ISO/IEC 27001:2013等最佳實踐來滿足內(nèi)外合規(guī)(獲取信息安全合法性),并由此實現(xiàn)制度化(或合法化)的過程,下文將這一過程高度概念化為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

      謝宗曉(特約編輯)

      1 信息安全制度化的概念

      解決信息安全問題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通過部署安全類IT系統(tǒng),或者發(fā)布信息安全制度加強管理。很長時間以來,信息安全業(yè)界都存在“重技術,輕管理”的錯誤認識,到現(xiàn)在,業(yè)界至少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單純的技術幾乎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在現(xiàn)有的英文文獻中,無論是場域(field)層次的“體制化”,還是組織層次的“合法化”,都統(tǒng)稱為制度化。首先,這不符合中文語境,在漢語中,我們并不習慣用一個詞匯包括不同的層次。宏觀的制度化,實際上平時我們理解為“體制化”,只有在微觀層次,我們才習慣用“制度化”詞匯。這種情形在信息安全領域中也存在,例如,在GB/T 22080—2008/ISO/IEC 27001:2005中,policy,在指戰(zhàn)略性問題時,如整體的信息安全方向或目標,翻譯為“方針”,在指細節(jié)問題時,如防火墻的配置等,翻譯為“策略”。在GB/T 23694—2013/ISO Guide 73:2009中,policy則被翻譯為更本土化的“政策”。其次,從微觀的角度觀察組織行為,對制度化/體制化與制度化/合法化進行恰當?shù)膮^(qū)分不但必要,甚至不可或缺,如圖1所示。

      圖1 宏觀/微觀視角下的制度化

      值得指出的是,制度具有合法化功能。組織與個體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在于,個體自誕生開始,就具備某種形式的天然的合法性,組織卻沒有?;蛘哒f,剝奪個體生命需要強理由,但是組織恰好相反,其存在需要強理由。

      高績效與合法性是使組織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那么,什么樣的組織是合法的?這就取決于組織所面臨的制度環(huán)境。組織內(nèi)部制度必須適應其外部制度環(huán)境,否則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礎,此時,組織調(diào)整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過程絕對不是或不僅僅是追求效率,而是為了使組織合法或“看起來合法”。在追求合法性的過程中,就產(chǎn)生了“合法化”。從這個角度講,宏觀層次的制度化與體制化同義,而微觀層次的制度化則與合法化同義。在本文的討論中,尤其是以部署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和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為例,“制度化”與“合法化”是同義詞。

      2 基于NIST風險管理層級的3I模型

      風險在信息安全中有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信息安全圍繞風險展開。幾乎在所有的信息安全標準中,風險評估都作為基礎性手段而存在。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1)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http://www.nist.gov/.發(fā)布的所有信息安全標準基本依據(jù)風險管理層級展開,并定義為“風險管理框架(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RMF)”,RMF不但在NIST發(fā)布的標準中頻繁出現(xiàn),在其他文獻中引用率也很高,甚至被稱為“NIST Approach (NIST方法)”。

      風險管理層級在NIST SP800-392)NIST SP800-39, Manag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Organization, Miss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View.2011.http://csrc.nist.gov/publications/PubsSPs.html.中定義,一經(jīng)發(fā)布,便成為信息安全業(yè)界最為重要的框架模型之一。風險管理層級在任務分解上設計了從治理層到管理層,最后到控制層的清晰邏輯,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NIST風險管理層級框架圖

      雖然“治理”和“管理”在管理學情境中具有不同的含義[1],但是在本文中,我們不再單獨區(qū)分,而是籠統(tǒng)地描述為信息安全管理。在信息安全領域,多數(shù)文獻大多也遵循了這樣的慣例,例如,ISO/IEC 27014:2013一般被列入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族(ISO/IEC 27000標準族)中。

      在已有的文獻的基礎上,尤其是Kostova & Roth[2]根據(jù)內(nèi)外部合法性提出了制度化(或合法化)的兩個過程3)原文在描述implementation與internalization時,用的是兩個維度,高度概念化的最佳實踐認證過程(例如ISO 9000)存在明確的先后順序,當然實施過程不見得能區(qū)分得非常清楚。:履行(Implementation)與內(nèi)化(Internalization)。但是這兩個過程并沒有覆蓋組織制度化的所有過程,因此,我們在此基礎上加上另一個過程:識別(Identification),形成信息安全制度化的3I模型(Identification,Implementation,Internalization),3I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信息安全制度化的3I(1+2)模型

      “履行”是指組織對于自身合法性的外部表達,“內(nèi)化”是指內(nèi)部制度的真正付諸實施。在實踐中,最常見的外部表達方式就是設計滿足監(jiān)管制度要求的內(nèi)部制度,例如,在ISO/IEC 27001:2013中要求組織必須有信息安全協(xié)調(diào)機構(gòu),其外在的表達方式就是正式公布的相關文件,而組織按照正式公布的文件建立信息安全協(xié)調(diào)機構(gòu)的過程就是內(nèi)化。可見,站在組織的視角,履行的過程更關注內(nèi)外部制度的一致性,內(nèi)化的過程更偏重制度的實施。

      “識別”是指組織選擇合法性的路線,并據(jù)此確定部署的環(huán)境的全過程。例如,國內(nèi)的組織在選擇信息安全解決方案時,面臨兩種廣泛應用的最佳實踐:以ISO/IEC 27001:2013為代表的ISMS和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在確定整體戰(zhàn)略4)這種選擇,一般認為是戰(zhàn)略性選擇。例如,在GB/T 22080—2008/ISO/IEC 27001:2005的總則(pp.4)中很明確地指出“采用(adoption)ISMS應當是組織的一項戰(zhàn)略性決策”。之后,無論采用哪一種實踐,組織都要識別組織的情境(context),并進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以確定組織的安全要求(requirement)。

      相對而言,履行與內(nèi)化的兩個過程聯(lián)系更為緊密,且存在更多的交叉,識別過程則相對獨立,因此我們稱3I模型為(1+2)的過程,并沒有呈現(xiàn)完全并列的關系。在下文中的圖4顯示了這三者相互關系的不同。

      3 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應用實例

      詳細的ISMS部署過程,請見參考文獻[3]和[4],本文中不再詳細討論。圖4給出了以ISMS部署為例與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進行了對應。其中,合規(guī)性的選擇過程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過程都可以列入“識別”,ISMS的體系設計過程和文件編寫過程,可以列入“履行”,這個階段主要關注從標準要求到組織內(nèi)部制度,試運行的過程以及持續(xù)改進可以列入“內(nèi)化”,這個階段主要關注內(nèi)部制度的落地。

      圖4 以ISMS為例的3I模型應用

      事實上,在實踐中,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中的識別過程也有更高的通用性,例如,組織在部署信息安全的過程中,無論是選擇以ISO/IEC 27001:2013為代表的ISMS還是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都要有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的過程。與圖4進行對比,圖5給出了以信息系統(tǒng)等級保護為示例的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

      圖5 以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為例的3I模型應用

      4 小結(jié)

      3I模型是信息安全制度化的概念模型,主要針對為獲取信息安全合法性而進行的制度化過程。雖然提出的情境主要起源于ISO/IEC 27001:2013的部署和認證,但是信息安全制度化3I模型依然具有一定的普適性。限于篇幅,我們在后續(xù)的文章中會繼續(xù)以ISMS為例分析更詳細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謝宗曉,周常寶.信息安全治理及其標準介紹[J].中國標準導報,2015(10):38-40,45.

      [2]Kostova T, Roth K.Adoption of an organizational practice by subsidiar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stitutional and relational effect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1):215-233.

      [3]謝宗曉.政府部門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理解與實施[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4]謝宗曉.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Information Security Institutionalization 3I Model

      Xie Zongxiao, Lin Runhui
      (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

      Abstract:How to react to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hat is, to mee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pliance)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recent years.Based on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literature, information security institutionalization 3I model (Identifi 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s proposed.

      Key words:information security, institutionalization, legitimation

      猜你喜歡
      合法化制度化合法性
      組織合法性的個體判斷機制
      不斷推進生態(tài)文明制度化建設
      新西蘭公投支持安樂死合法化
      Westward Movement
      推動以案促改工作常態(tài)化、制度化
      人大建設(2019年6期)2019-10-08 08:55:44
      金融科技行業(yè)的合法化與制度創(chuàng)新
      風險規(guī)制合法化模式之理論反思
      行政法論叢(2018年2期)2018-05-21 00:48:24
      加拿大正式提出大麻合法化法案
      南風窗(2017年9期)2017-05-04 13:31:39
      法治視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論析
      天府新論(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9
      淺談汽車養(yǎng)護品生產(chǎn)的合法性
      阿尔山市| 泰兴市| 保定市| 邵阳市| 光山县| 沐川县| 于田县| 巴彦淖尔市| 阳江市| 六枝特区| 丹寨县| 吉安市| 韩城市| 秦安县| 泰宁县| 乌海市| 乌拉特中旗| 南雄市| 榆树市| 苍溪县| 成武县| 道真| 平凉市| 南平市| 泸西县| 沅江市| 鲁山县| 富民县| 木兰县| 淳安县| 南阳市| 应城市| 松溪县| 南涧| 玉环县| 苍山县| 台前县| 揭西县| 丽江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