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上有一個叫做《在街上》的專欄,時間長達數(shù)十年,在紐約時尚圈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并連任著“讀者最喜歡的欄目”。而其御用攝影師,就是“街拍鼻祖”、超過80歲高齡的比爾·坎寧安(Bill Cunningham)。他用手中的老式相機,記錄下了整整50年的紐約乃至整個美國的時尚史。
但傳奇總有終結(jié)。據(jù)美媒報道,這位擅長捕捉紐約街頭百態(tài)的攝影師于美國時間6月25日(北京時間6月26日)在紐約逝世,享年87歲。
他幾十年如一日、風(fēng)雨無阻地出現(xiàn)在街頭。白天,他身穿深藍色漁夫夾克配卡其褲、踩著一輛紅色老舊自行車,在57街和第五大道,靠近Tiffany珠寶店的街角駐守,以一部老式的尼康相機捕捉過往行人影蹤。夜晚,他穿上襯衫和西裝,套上修路工人穿的熒光黃和橘色相間條紋的背心,騎著他的破自行車,穿越全城去拍攝上流社會的夜宴。《紐約時報》形容坎寧安就像是“時尚編年史”,慨嘆“失去了一位傳奇”。
比爾1929年在波士頓出生,1948年從哈佛大學(xué)輟學(xué)遷往紐約,從事制帽及廣告工作,后來獲美軍征召入伍參與朝鮮半島戰(zhàn)爭??矊幇餐艘酆笕温殨r裝記者,從此迷上攝影,先后加入《芝加哥論壇報》及《紐約時報》,擔(dān)任潮流專欄作家及攝影師。
在時尚圈巨大的聲望并沒有為他帶來財富,他在Carnegie Hall住了將近六十年的單間公寓小得像鴿子籠,不帶廚房,連一桌一椅也沒有。洗手間是合用的,在走廊盡頭。他身無長物。屋子里有無數(shù)金屬檔案柜,盛載他幾十年來所拍攝的照片。有一兩個用做衣柜,裝他那幾件深藍淺藍的衣物。
2010年,比爾的工作和生活被拍成一部名為《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的紀(jì)錄片,該片完整地記錄了他作為街頭時尚攝影創(chuàng)始人穿行于紐約街頭進行時尚攝影的畫面。導(dǎo)演Richard Press等人用了整整8年時間,才讓低調(diào)的比爾同意參加影片演出。
這是一部關(guān)于街拍鼻祖比爾·坎寧安(Bill Cunningham)的紀(jì)錄片。已入耄耋之年的比爾依然是紐約時報的一名攝影師,擁有自己的版面專欄“On the Street”以及“Evening Hours”。他從六十年代起便一直沉迷街拍,并享受工作。在比爾的鏡頭下,不管你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甚至是下城居民,只要你著裝出位有個性,比爾都樂于捕捉你的美。幾乎所有的時尚界人士都認(rèn)識并尊重這位攝影頑童,就連著名時尚雜志Vogue的女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也說:“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睂λ麃碚f,拍照以外的任何事都無關(guān)緊要,能夠自由地捕捉新鮮,才是他的追求。
記得電影的最后,有人問他一生中有沒有愛過誰,他的回答顯得理所應(yīng)當(dāng),也沒有一點遺憾之情,“我從未愛過誰,我大概只對衣服感興趣”,如果在我們的人生中有著愿意為之全情投入的事業(yè),也許是否和別人相愛的這種事也變得不再重要。
他說:“我只想很坦誠的去做事,但這在紐約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像是堂吉訶德對抗風(fēng)車一樣,我該閉嘴了,拿起相機,到街上去工作吧!”是啊,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這是這個愛穿藍衣服的老爺爺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事。
石頭,一個寫與潮流有關(guān)文章的人
不瘋魔,不成活
我們都沒有了再為比爾著盛裝的機會,但是我們都曾為比爾著盛裝。但是,也不是,這并不是光為比爾著的盛裝,也是為了夢想,為了遙遠的明天所著的盛裝。其實,有夢想不著盛裝也 一樣好看。
也許當(dāng)我們穿得像這個老人的時候,我們的靈魂也會更貼近他,也更能明白他不瘋魔不成活的內(nèi)心,一件藍色的牛仔上衣,一條休閑褲,一雙簡簡單單的運動鞋,當(dāng)然還有最重要的主角——相機!
TIPS一件藍上衣讓我想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