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浩
近日,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超級吸光且超薄的材料。這種納米級別的材料運用了納米紋理技術,是一種新型、超薄的石墨烯薄板(graphene sheets),它將成為未來科技產品的主要構成,例如像智能壁紙和一些物聯網類應用。該研究成果于近日發(fā)表在《科學發(fā)展》(Science Advances)上。
研究人員稱,他們是從飛蛾的眼睛獲得的啟發(fā),創(chuàng)造出這種新材料的。石墨烯是一種傳統(tǒng)的優(yōu)良電子材料,具有顯著的導電性和很好的機械強度,但是它對光能的吸收率不高,一般只能吸收2%~3%的光能,而新的技術可以將石墨烯的光能吸收率提升到90%。
英國薩里大學先進科技學院的領導人拉維·席爾瓦(Ravi Silva)教授說:“飛蛾的眼睛具有微小的圖案,可以使它們在較暗的光線下看到物體。這些微小的圖案一方面能‘引導光線進入飛蛾的眼睛中部,另一方面還可以減少光的反射,免去被天敵發(fā)現它們的危險。運用同樣的原理,我們在石墨烯上蝕刻類似的圖案,制造出了一種超薄、高效的吸光材料。”
該材料大有用處,如用這種材料可以制作太陽能電池,將其安置在室內,成為一種智能壁紙或者智能窗戶;利用廢棄閑置的熱能或者光能,這種材料可以為很多智能設備提供能源;一些通過新型的傳感器和能源發(fā)生器互聯的新設備,也可以從這種材料的使用中受益。
?飛蛾的眼睛結構,可以使它們在較暗的光線下看到物體
研究者們正計劃下一步如何將該材料整合到大量現存的、新興的科技中,這的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