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東岳
編輯同志:
我入職到一家公司時,曾與公司簽訂為期五年的書面勞動合同。說實在的,雖然時至近日,我已經(jīng)在公司工作了整整三個年頭,但卻從來沒有休過年休假,公司也沒有給過我任何對應的補償。直到勞動行政部門來到公司進行普法宣傳,我才知道怎么回事??僧斘乙蠊景慈展べY收入的300%,補償我2013年以來未休年休假期間的工資報酬時,公司卻只同意補償2015年度的,至于2013年和2014年度的,則以已經(jīng)超過一年甚至兩年為由拒絕。請問:職工索要未休年休假工資真的是“過期作廢”嗎?
讀者:郭敏芳
郭敏芳讀者:
索要未休年休假工資并非只能“過期作廢”。
雖然《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27條第一款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钡涞?款同樣指出:“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币簿褪钦f,只要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仍然存在勞動關系,所拖欠款項屬于勞動報酬,哪怕超過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勞動者也仍然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用人單位則不得以過期作廢為由拒絕。與之對應,鑒于你與公司的勞動合同尚未到期,也沒有終止或者解除,也就意味著你能否索要2013年、2014年度未休年休假期間的報酬,取決于該報酬是否屬于勞動報酬。如果屬于,公司自然應當補發(fā)。回答是肯定的:一方面,從性質(zhì)上看,勞動報酬是職工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后,用人單位支付的對價。而未休年休假期間的報酬明顯符合用人單位就員工所提供勞動,支付給員工對價的特征,只是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其計算的標準比平時更高而已。另一方面,從法律規(guī)定上看,《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11條規(guī)定:“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2條也指出:“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即職工在休年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正常支付工資。對于用人單位經(jīng)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shù)少于應休年休假天數(shù)的,《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10條同樣表明:“應當在本年度內(nèi)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shù),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奔次葱菽晷菁俟べY包含兩部分:100%的工資;額外支付的200%工資。而其中所說的工資,就是勞動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