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普爾時裝店,位于英國倫敦薩維爾街15號,是一家創(chuàng)立于1806年以定制男士服裝聞名于世的奢侈品老店。世界各地的王公貴族、財閥政要、明星大腕慕名而來,愛德華七世、埃及國王、拿破侖、丘吉爾、戴高樂等大咖都是它的顧客。貝克漢姆那身讓無數(shù)女粉絲尖叫的白色西裝也出自這里。
亨利·普爾店之所以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的名流來此定制服裝,是因為這家老店采取了另類的營銷策略,用“紳士不買裁縫賬”的噱頭打開了局面。
紳士不買裁縫賬,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大人物賴賬。大人物賴賬哪家強?還得從頭說起。
亨利·普爾店的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普爾創(chuàng)業(yè)之初,生意慘淡,就是個勉強度日的裁縫作坊。直到他的兒子亨利·普爾成為第二代掌門人后,才把服裝制造的重心定位在英國紳士身上,并用精湛的手藝成功吸引了英國皇室成員和丘吉爾等大人物。
在英國,有著“裁縫不催紳士賬”的傳統(tǒng),因為裁縫認為,來做衣服的紳士十分看重自己的名譽,不會賴掉做衣服的小錢兒,所以不用追討制裝費,遲早都會付錢的。但是,在經(jīng)營過程中,亨利·普爾卻遇到了例外:大文豪狄更斯直到1870年去世時還欠著制裝費,一欠就是小20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還是威爾士王子的時候,也經(jīng)常在這里定制衣物,但是付款次數(shù)卻很少,一直就這么賴著;丘吉爾大概是身為首相事務繁忙忘了付賬,到1937年時,他在亨利·普爾店的賬單累計到了197英鎊(約合人民幣1900元)。但亨利·普爾店按照傳統(tǒng)不去催討,即便是資金周轉困難也強撐著不去“煩人”,只是把這些人賴賬的事情,當做“紳士不買裁縫賬”的噱頭流傳了出去。
醉翁之意不在酒。亨利·普爾店的用意,不用說你懂得。等這些消息不脛而走、沸沸揚揚之后,倫敦的達官貴人、社會名流紛紛前來定制服裝,甚至一些外埠和外國的成功人士諸如著名作家布萊姆·斯托克、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美國銀行家皮爾龐特·摩根、埃塞俄比亞國王海爾塞拉西一世等也慕名而來。當然人家來不是為了賴賬,而是認定連英國皇室和丘吉爾這樣的大咖都喜歡的裁縫,手藝一定很不錯。
紳士不買裁縫賬的噱頭傳聞,偶爾也會惹惱某個大人物,但賴賬總是擺不上臺面的事情,私底下總要照顧一二,亨利·普爾店因此得到了很多好處。自1856年亨利·普爾成為法國皇帝的御用設計師至今,亨利·普爾時裝店已經(jīng)獲得了十幾個國家皇室的授權。在亨利·普爾一樓的展示廳內,擺放著31塊歐洲各個國家授予的獎狀、獎牌,身價倍增。挑剔的美國《華爾街雜志》對此不吝溢美之辭給予了報道:“亨利·普爾店古色古香的棕木地板與金黃色的皇家獎牌交相輝映,一切都如狄更斯年代那樣風格依舊,公司還彌漫著永恒而燦爛的優(yōu)雅氣氛?!焙嗬て諣柕暌虼嗣暣笤?,譽滿全球。
亨利·普爾店通過“紳士不買裁縫賬”的另類營銷,攢足了人脈,撐破了錢包,成為全球屈指可數(shù)的幾家頂尖奢侈品店之一,這種欲擒故縱的造勢策略很值得借鑒。(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