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疆托克遜縣銅華山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2016-07-20 08:15:18楊大帥
      大科技 2016年5期
      關鍵詞:千枚巖片巖褐鐵礦

      楊 恒 楊大帥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測繪地理信息院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6)

      新疆托克遜縣銅華山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楊 恒 楊大帥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測繪地理信息院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6)

      銅華山金礦位于塔里木成礦域、南天山成礦帶的薩阿爾明-庫米什金、銅、鉛、鋅成礦帶東段。根據(jù)礦區(qū)地質特征分析指出:海西期侵入巖的發(fā)育為本區(qū)金礦的富集與遷移提供了熱液與礦源;深大斷裂周圍的次級北西向韌性剪切帶為本區(qū)金礦的主要賦礦構造;地表巖石蝕變(褐鐵礦化)與石英脈為該礦重要的找礦標志。

      銅華山金礦;地質特征;找礦方向

      銅華山金礦為受韌性剪切斷裂控制的蝕變巖型為主的金礦床,位于新疆吐魯番地區(qū)托克遜縣庫米什鎮(zhèn)南部。筆者通過對銅華山金礦進行的野外和室內資料研究,本文分析了其地質特征,指出了進一步找礦方向。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銅華山礦區(qū)位于塔里木成礦域、南天山成礦帶的薩阿爾明—庫米什金、銅、鉛、鋅成礦帶東段。區(qū)域構造位于塔里木板塊與中天山板塊縫合帶的北側、屬南天山造山帶的東部地區(qū)。區(qū)內出露地層主要為泥盆系淺海相碎屑巖及碳酸巖,另有少量的石炭系淺海相碎屑巖。該區(qū)位于塔里木板塊北緣活動帶。在板塊構造擠壓作用下多發(fā)育形成北西向構造帶,其中區(qū)域性斷裂汗騰格里-庫米什深大斷裂呈北西向展布于庫米什鎮(zhèn)北部。該區(qū)巖漿活動頻繁。侵入巖巖性從超基性—酸性巖類均有分布,侵入期以華力西早期及中期為主。華力西早期侵入體以中-酸性巖為主,華力西中期侵入體以超基性巖為主。區(qū)域礦產資源豐富,有與超基性雜巖有關的熔離型鈷多金屬礦床、巖漿熱液型鉛、銀、銅、金多金屬礦床等。代表性的礦床有天彩金礦、忠寶鎢礦、彩虹銅多金屬礦等。

      2 礦區(qū)地質特征

      2.1 地層

      礦區(qū)地層主要為中泥盆統(tǒng)阿拉塔格組(D2a),以淺海相碎屑沉積巖為主,地層受輕微變質成為片巖、千枚巖及大理巖。阿拉塔格組分為七個巖性段,各段之間為整合接觸。礦區(qū)出露地層為阿拉塔格組第三、四、五巖性段。

      阿拉塔格組第三巖性段分布于礦區(qū)的北部,呈近東西向延伸,與第四巖性段呈整合接觸,接觸界限清楚穩(wěn)定,巖層產狀變化亦穩(wěn)定,一般為傾向190~230°,傾角50~75°,主要巖性為:薄層狀灰?guī)r,淺色鈣質綠泥石石英片巖,鈣質石英片巖,絹云母石英片巖,灰綠色綠泥石石英片巖,變余砂巖等。

      阿拉塔格組第四巖性段分布于礦區(qū)的中北部及東南,與上、下巖性段皆為整合漸變關系,和第五巖性段之間局部接觸界限不明顯,一般向南西傾斜,傾角較大,一般在50~70°之間,有時近于直立,地層厚度由東向西均有變化,厚度不等,主要巖性為:白色中厚層狀、塊狀大理巖,結晶灰?guī)r,深灰色中-薄層結晶生物灰?guī)r、結晶灰?guī)r、灰?guī)r、團塊狀結晶灰?guī)r,其次為:灰綠色鈣質綠泥石英片巖,絹云母綠泥石英片巖,鈣質石英片巖等。礦區(qū)巖石普遍受硅化、碳酸鹽化等熱液蝕變。

      阿拉塔格組第五巖性段多分布于第四巖性段南側,與第四巖性段呈整合接觸,但接觸界限不明顯,南端與火成巖接觸,呈被侵入接觸關系,地層由于巖漿侵入作用及褶皺、斷裂構造破壞的緣故,出現(xiàn)多次重復和缺失現(xiàn)象,巖層產狀隨構造變化而變化,時陡時緩,片巖本身形成波浪式的小褶皺,但巖層走向的延展性較穩(wěn)定,主要巖性為:灰綠色、淺灰綠色絹云母綠泥石英片巖、絹云母石英片巖和綠泥石英片巖及千枚巖,偶夾紫色凝灰質泥質片巖和變質砂巖。巖石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硅化等熱液蝕變。地層中發(fā)育有北西向、北北西向、北東向斷裂帶,沿斷裂千枚巖化及糜棱巖化較強,同時發(fā)育有中酸性脈巖及石英脈。

      2.2 構造

      該區(qū)經歷了兩期多次強烈的構造擠壓作用,構造形跡復雜。汗騰格里-庫米什深大斷裂呈北西向展布于礦區(qū)北側。受其影響,礦區(qū)總體構造方向為北西向。該區(qū)斷裂較發(fā)育,代表性斷裂有F1、F2、F3三條。

      F1斷裂:位于礦區(qū)西南部,走向近東西向,具弧形展布,南傾,傾角60°左右,該斷裂為張性正斷層,斷裂南側為灰綠色斜長花崗巖,北側為綠泥絹云石英千枚巖,具碳酸化,沿斷裂帶分布有與石英千枚巖有關的褐鐵礦化、硅化、碳酸鹽化。

      F2斷裂:位于礦區(qū)南部,為F1的次級斷裂,呈北西向展布。南傾,傾角58~71°,斷裂為壓扭性斷裂,常形成較寬的千枚巖化、糜棱巖化帶。為Ⅰ、Ⅱ、Ⅲ號礦脈帶的控礦斷裂,斷裂東緩西陡,根據(jù)區(qū)域特征推斷該斷裂具多期活動特點,表現(xiàn)為糜棱巖與碎裂巖共存于斷裂帶內,且生成金礦(化)體。該斷裂早期為壓扭性,形成較寬的千糜巖化帶,糜棱巖化帶,構成糜棱巖化細脈浸染型金礦體(蝕變巖型金礦石),而晚期表現(xiàn)為張性特征,形成碎裂及構造角礫巖,沿構造張性空間充填有后期褐鐵(黃鐵)礦化石英脈,形成較富石英脈型金礦石。

      F3斷裂:位于礦區(qū)東南部,呈北東向展布。南傾,傾角63°,斷裂為壓性斷裂,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與成礦的關聯(lián)性。

      2.3 巖漿巖

      礦區(qū)侵入巖主要為分布于礦區(qū)西南部的華力西早期灰綠色、淡白色、灰白色斜長花崗巖(γO41-3)c和分布于礦區(qū)南部及東南部的華力西中期暗綠色、黑綠色橄欖巖(σ42-1)a以及少量的閃長巖脈。

      灰白色斜長花崗巖(γO41-3)c:分布于礦區(qū)西南部,呈小巖體出現(xiàn),巖石中-細粒結構,花崗結構,塊狀構造,巖石礦物成份:斜長石50~60%、微斜長石10%、石英25%、黑云母5~15%,巖性單一。基本未見礦化蝕變。

      暗綠色橄欖巖(σ42-1)a:主要分布于礦區(qū)東南部,巖體形狀不規(guī)則,巖石普遍蛇紋石化,巖石由葉蛇紋石化30%,纖維蛇紋石24%,絹石40%,鉻鐵礦3~4%組成,碳酸鹽礦物1~2%,次生礦物為滑石、絹云母,巖石具假斑狀結構及網狀結構、塊狀構造。

      3 礦體地質特征

      3.1 礦(化)體特征

      礦區(qū)地表圈出3條金礦(化)體。金礦體產于綠泥絹云石英千枚巖中的斷裂構造破碎帶,礦體呈脈狀、透境狀、不規(guī)則脈狀。

      Ⅰ號礦體位于礦區(qū)最南部,呈單脈狀,礦脈體長約320m,厚8.1~27.3m,品位0.38-3.82×10-6。礦脈體走向120~125°,傾向西南,傾角57~70°,礦脈體地表圈出低品位礦體一條,低品位礦體長280m,厚0.87~1.78m,單工程平均品位在1.61×10-6,賦礦巖石為褐鐵礦化、黃鉀鐵礬化、硅化、碎裂巖化、綠泥絹云母石英千枚巖。

      Ⅱ號礦體產于Ⅰ號礦體北側,與Ⅰ號礦體平行,呈單脈狀,礦體長約500m,厚0.56~32.4m,走向118~128°左右,傾向西南,傾角60~70°左右,賦礦巖石為褐鐵礦化石英脈及褐鐵礦化、硅化、碎裂巖化、綠泥絹云母石英千枚巖。

      Ⅲ號礦化體產于Ⅱ號礦體北側,與Ⅱ礦體平行,呈單脈狀,礦脈體長75m,平均厚3.28m,走向127~135°左右,傾向西南,傾角60~70°左右,賦礦巖石為褐鐵礦化石英脈及褐鐵礦化、硅化、碎裂巖化、綠泥絹云母石英千枚巖。

      3.2 礦石組構特征及類型

      礦石結構多呈鱗片狀-粒狀變晶結構、它形粒狀結構、半自形粒狀結構。礦石的構造類型多呈角礫狀構造、塊狀構造、脈狀構造,次為浸染狀、土狀、粉沫狀構造、千枚狀及片狀構造。礦石類型按自然類型劃為氧化礦,以金—絹云母石英—褐鐵礦組合為特征。根據(jù)礦石的結構、構造及礦物的分布特征,可具體分為蝕變絹云母石英千枚巖型、褐鐵石英脈型(細脈、細網脈型)、細脈浸染型、糜棱巖型、碎裂巖型等5種類型。

      4 礦床成因

      銅華山金礦的形成與巖漿活動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大約在中-晚志留世-中泥盆世,南天山洋開始向北部的伊犁-中天山板塊之下俯沖消減,在中天山南緣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巖漿活動,使金等貴金屬物質由上地幔帶到地殼淺部。在巖漿活動的中-晚期,巖漿熱液促使地殼淺部圍巖中的有用金屬礦物發(fā)生進一步活化,并沿著區(qū)域性深大斷裂進行遷移,并在其次級的北西向韌性剪切帶中富集成礦。綜合分析認為該礦床成因屬中低溫巖漿期后熱液金礦床。

      5 找礦方向

      通過對銅華山金礦的區(qū)域地質、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原因的分析,總結以下方面是該地區(qū)金礦的重要找礦方向:①海西期侵入巖的發(fā)育為本區(qū)金礦的富集與遷移提供了熱液與礦源;②深大斷裂周圍的次級北西向韌性剪切帶為本區(qū)金礦的主要賦礦構造;③地表巖石蝕變(褐鐵礦化)與石英脈是尋找金礦的重要標志。

      [1]黃崗,張占,等.南天山銅花山蛇綠混雜巖中斜長花崗巖鋯石LAICPMS微區(qū)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2011.

      P618.51

      A

      1004-7344(2016)05-0197-02

      2016-2-2

      楊恒(1983-),男,從事地質勘查及找礦工作。

      猜你喜歡
      千枚巖片巖褐鐵礦
      千枚巖填方路堤變形特性及防水防滲處治研究
      四川水泥(2022年9期)2022-09-24 09:18:12
      道路邊坡片巖耐崩解特性室內試驗研究
      四川水泥(2022年7期)2022-07-28 06:44:38
      反傾邊坡風化作用數(shù)值模擬研究
      安鋼燒結機配加澳褐鐵礦粉的生產實踐
      河南冶金(2020年4期)2020-10-21 01:30:56
      千枚巖路基填料級配對路基性能研究
      郭家溝鉛鋅礦大斷面硐室在千枚巖地段施工技術探討
      振動壓實水泥改良千枚巖路基填料的力學性質*
      石英片巖路基填料適用性分析
      安徽建筑(2018年3期)2018-07-20 03:38:38
      褐鐵礦粉的燒結基礎特性的實驗研究
      山西冶金(2018年6期)2018-03-04 12:53:02
      巴彥烏拉山老變質巖系中的構造片巖特征及其形成機制
      任丘市| 安国市| 左贡县| 亳州市| 桓台县| 固始县| 铅山县| 酒泉市| 花垣县| 大埔县| 新邵县| 保德县| 雷州市| 建昌县| 大足县| 长寿区| 盐亭县| 武邑县| 蓬安县| 长泰县| 绵阳市| 海淀区| 井陉县| 会泽县| 福泉市| 苍南县| 浏阳市| 天峻县| 武川县| 铁岭市| 手游| 安吉县| 库伦旗| 葵青区| 朝阳区| 北流市| 元氏县| 密山市| 红原县| 山东省|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