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椿陽
摘 要 以壓氣機失速信號分析為目標,選用MATLAB作為信號分析平臺,采用時域分析法、頻域分析法進行信號分析,并考慮在得到壓氣機葉片參數(shù)和轉數(shù)等信息后,采用濾波的方法做更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 壓氣機;失速信息;信號分析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4-0229-02
在本課題中,由于未給出壓氣機轉子葉片數(shù)量、壓氣機轉速等信息,所以,這些信息我們必須通過信號分析得到,此外,我們還需得到失速征兆以及由擾動產(chǎn)生到進入失速所經(jīng)歷的時間,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還應判斷出失速的基本類型,包括辨析出是突變失速還是漸進失速、全展向失速還是部分展向失速等,以及失速團的個數(shù)。
為了得到以上信息,我選用MATLAB作為信號分析的平臺,主要采用了時域分析法、頻域分析法進行信號分析,并考慮在得到壓氣機葉片參數(shù)和轉數(shù)等信息后,采用濾波的方法做更深入的分析。
1 信號分析
時域分析:
信號1:105800A.dat
如圖1所示,即為近設計點工況時域圖,橫坐標按采集點個數(shù)均分,由于采樣頻率恒定為12K,采樣時間為5s,所以采集點個數(shù)也就表征了時間。由上圖可以看出,近工況狀態(tài)下,前緣、50%弦長和尾緣的壓強信號基本保持穩(wěn)定,只是在小范圍內有脈動,將測得參數(shù)按按時間平均,并設前緣靜壓平均量為P1,50%弦長處P2,尾緣P3,則有P1=2.544,P3=3.013,于是得近設計點工況增壓比n1=P1/P3=1.184。
如圖2所示,壓氣機的近失速點實際即為壓氣機葉片氣流分離點位于50%弦長處時,此時,微小擾動即可導致壓氣機進入失速狀態(tài)。按上一數(shù)據(jù)的處理方法,我們得到近失速點壓比為n2=1.156,較近設計點工況略小,這是由于流動的分離導致壓氣機效率降低造成的/但是當進入失速狀態(tài)時(近失速狀態(tài)),我們可以定性的分析出尾緣處靜壓與前緣處靜壓在數(shù)值上呈現(xiàn)近似的負相關關系,這是由失速團的性質決定的,并且,節(jié)流閥開啟后,壓氣機增壓絕對值突然上升又劇烈下降,最后,成周期性變化,由此可以初步判定該失速類型為突變型失速。
信號2:105800stall.dat
為了對該信號進行更深入分析以獲得與失速相關的時間信息,我選用MATLAB自帶的FIRbp濾波器對葉片前緣的靜壓信號做了濾波處理。由上圖直觀的可以看出,波形的主要信息頻率小于100Hz,脈動項也小于100dB,高頻部分的截止頻率為Fstop=100Hz,截止幅值為100dB。得到濾波后的波形圖如圖3:
可見,在采樣時間略超過3s處,節(jié)流引起的擾動傳遞到了葉片前緣,并且誘發(fā)了失速,并在3.47s時,壓氣機開始進入到失速狀態(tài)。由此我們也可以判斷,對于該型壓氣機,失速的征兆為壓氣機前緣壓力進入小幅無序脈動,并在約0.5s后進入周期性脈動,并最終開始失速。此外,由該信號圖還可看出,壓力脈動的振幅是由小到大最終達到一個穩(wěn)定的峰值。結合葉輪機械原理中的概念,以及擾動傳遞理論,可認為在壓氣機處在不穩(wěn)定的臨界狀態(tài)時,微小擾動即可經(jīng)擴散逐步轉化為大的脈動,并由局部擴展到較大的區(qū)域。為了進一步獲得失速的信息,我們再分析完全失速狀態(tài)時采樣而得的信號3。
信號3:105800stalling.dat
由信號3的時域圖可以大致看出,該級壓氣機的壓升處在高振幅周期性震蕩中的狀態(tài)中,即表明此時壓氣機已進入喘振狀態(tài),并且圖中壓力值的周期性脈動較為清晰,故直接數(shù)得其脈動頻率約為3Hz(15次/5秒)。
再由信號2已選用過的低通濾波器,并采用相同參數(shù)進行濾波,得到如下信息:
經(jīng)過濾波后,低頻脈動項特征得到保留,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前緣壓力按照一定的周期有規(guī)律的波動,?P=0.5,T=(3.92-0.5)/10=0.342,即由失速引起的壓力脈動頻率與上文分析所得一致,約為3Hz。在缺乏壓氣機轉速、葉片參數(shù)等必要信息的情況下,我們尚無法對該失速團做定性認識,因此,我又采用頻域分析法對上述參數(shù)進行分析,以期從給定信號的頻域特性中分析得出壓氣機的轉速和葉片參數(shù)等重要信息。
2 結論
通過對本次實驗獲得的壓氣機不同狀態(tài)、不同位置的靜壓信號分析,我得到了如下結論:
1)失速將導致壓氣機增壓比急劇下降,最終使整級壓氣機失去正常工作能力。
2)本實驗臺壓氣機近失速點為氣流分離點位于50%弦長處,此時,節(jié)流造成的擾動可迫使壓氣機進入不穩(wěn)定狀態(tài),繼而失速,本次實驗節(jié)流閥打開時間應為采樣開始后3s,而在3.47s時壓氣機進入失速狀態(tài),為突變型失速。
3)在本次實驗中,壓氣機轉速為600rpm,葉片為17片,完全失速時失速團共一個,頻率約為3Hz,為全展向失速。
附錄:
MATLAB平臺上涉及到本次信號分析的源代碼:
頻譜圖的繪制(僅列出信號1):
>>?x=linspace(0,12000,60000);
>>?y1=fft(X05800A3);y2=fft(XO5800A2);y3=fft( XO5800A1);
>>?plot(x,y1,b:,x,y2,g-,x,y3,r-.)。
其他均直接采用了該平臺上的現(xiàn)成模塊,故代碼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范云霄.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7.
[2]周浩敏.測試信號處理技術[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4.
[3]朱明武.測試信號處理與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
[4]謝峰.基于小波分析的航空發(fā)動機旋轉失速檢測方法[J].航空動力學報,2006.
[5]靳希,楊爾濱,趙玲.信號處理原理與應用[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