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立++候良忠++郭曉峰++魏健++王子榮
摘 要:對豬宰后不同部位白?。╬ale soft exudative,PSE)肉與正常肉的品質(zhì)變化及能量物質(zhì)的代謝差異進行研究。選取“杜長大”閹公豬宰后背最長肌、股二頭肌均為正常肉和PSE肉,測定不同時間點肉品質(zhì)指標(pH值、離心失水率、剪切力、L*)及能量物質(zhì)(糖原、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腺苷二磷酸、腺苷酸)含量的變化,并分析各自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表明:宰后2 h內(nèi),股二頭肌ATP含量顯著高于背最長肌
(P<0.05)。宰后8 h內(nèi)所有樣本ATP含量下降顯著(P<0.05);宰后48 h內(nèi),正常肉股二頭肌糖原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樣本(P<0.05);離心失水率變化和L*值變化呈正相關(guān)(P<0.01);糖原含量和ATP含量的變化呈正相關(guān)(P<0.01)。因此,股二頭肌肉品質(zhì)優(yōu)于背最長肌,股二頭肌的糖原、ATP含量高于背最長肌,背最長肌能量代謝速率高于股二頭肌。
關(guān)鍵詞:豬白肌肉;背最長??;股二頭?。蝗馄焚|(zhì);能量
豬白?。╬ale soft exudative,PSE)肉,肉色蒼白、質(zhì)地松軟、表面有較明顯的汁液滲出,是一種常見的劣質(zhì)豬肉[1]。PSE肉食用后雖然無毒無害,但在屠宰后會產(chǎn)生較大的滴水損失,烹飪后有較大的蒸煮損失,嫩度比正常肉差,不被消費者接受,給生豬屠宰企業(yè)帶來較大的經(jīng)濟損失[2]。因此,探究PSE肉產(chǎn)生原因及機制,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PSE豬肉的產(chǎn)生具有較大意義。
目前,對于PSE肉產(chǎn)生的機理尚未完全查明,宰后肌肉糖酵解伴隨著乳酸的產(chǎn)生、積累,導致宰后肌肉pH值的變化[3],被證實為導致PSE肉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4]。邱宏強等[5]研究發(fā)現(xiàn)PSE肉有較快的糖原下降速率和較低的最終pH值。大量研究者提出PSE肉的糖酵解速度快,ATP等能量物質(zhì)被快速消耗,但鮮有研究者提供具體數(shù)據(jù),無法判斷正常肉與PSE肉能量物質(zhì)代謝的差異程度。而且從以往對豬PSE肉的研究來看,普遍以豬背最長肌作為研究對象[6],鮮有對其他部位產(chǎn)生的PSE肉進行研究。由于應(yīng)激反應(yīng)對機體的影響有組織特異性,同樣是骨骼肌,股直肌、腰肌在應(yīng)激中可能有不同的反應(yīng)[7]。謝華等[8]
研究表明股二頭肌的汁液流失率僅次于背最長?。欢炔考∪饧s占整個胴體質(zhì)量的1/3,腿部肌肉一旦產(chǎn)生PSE肉,對市場銷售產(chǎn)生的影響更大。目前,對豬宰后不同部位產(chǎn)生的PSE肉進行詳細對比的研究還比較少,因此,比較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品質(zhì)、能量代謝的差異,得出肉品質(zhì)以及能量物質(zhì)在一定的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及相互關(guān)系,可為豬肉品質(zhì)調(diào)控與PSE肉的研究提供進一步理論基礎(chǔ)及數(shù)據(jù)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在新疆天康食品公司取樣,選擇飼養(yǎng)條件相同、年齡相同的“杜長大”三元雜交閹公豬。
5-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鈉鹽、5-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鈉鹽、5-腺苷酸(adenine nucleotides,AMP)鈉鹽(均為分析純) 北京博奧拓達科技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shè)備
testo205便攜式pH計 德圖儀器國際貿(mào)易(上海)有限公司;TA.XT.Plus物性儀 英國Stable Micro System公司;PHS-3C pH計 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JZ-350色彩色差計 深圳市金準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FSH-2可調(diào)高速勻漿機 江蘇省金壇市環(huán)宇科學儀器廠;ODS-3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
LC-20A高效液相色譜儀、SPD-20A紫外檢測器 日本島津公司。
1.3 方法
1.3.1 樣品制備
屠宰方法按照GB/T 17236—1998《生豬屠宰操作規(guī)程》進行屠宰。刺殺放血后20 min采樣,設(shè)定此時為0 h。采用便攜式pH計測定豬胴體股二頭肌和背最長肌的pH值,同一頭豬2 個部位同時pH<6.0即判定為PSE肉樣。確定6 頭正常(red firm non-exudative,RFN)肉樣和6 頭PSE肉樣。4 ℃條件下保存,并于不同時間點(0、5、12、24、48、72、96 h)測定樣品的pH值、持水性、剪切力、肉色。在0、4、8、24、48、72 h取樣,裝入凍存管后液氮中保存,用于糖原的測定。在0、2、4、8、24、48 h取樣,裝入凍存管后液氮中保存,用于ATP、ADP、AMP的測定。
1.3.2 pH值的測定
宰后20 min,使用便攜式pH計測定倒數(shù)3~4肋間背最長肌的pH值。同時對準后腿叉骨與后腿拳骨的結(jié)合處上方插入腿部中心部位測定股二頭肌的pH值。每個樣測3次。
1.3.3 離心失水率的測定
參照Bouton等[9]的方法。切取1 cm厚的肉片,取中心部位肉樣3.00~3.50 g。稱質(zhì)量后用濾紙將肉樣包裹好,放入底部已裝有脫脂棉的10 mL離心管中,4 ℃條件下4 000 r/min離心20 min。取出樣品,剝?nèi)V紙,對肉樣再次稱質(zhì)量,計算水分損失百分比。每個樣測3 次。
1.3.4 剪切力的測定
參考NY/T 1180—2006《肉嫩度的測定剪切力測定法》,并作適當調(diào)整。取中心溫度為0~4 ℃的肉樣,放入恒溫水浴鍋中80 ℃水浴,用數(shù)字探針食品中心測溫儀測量肉樣中心溫度,待肉樣中心溫度達到70 ℃時,將肉樣取出冷卻至中心溫度為0~4 ℃。用取樣器順肌纖維方向取1 cm×1 cm×3 cm的肉塊,每個樣品不少于3 個平行。用TA.XT.Plus物性儀測定剪切力。
1.3.5 肉色的測定
測定前將肉樣切開,切面于室溫下暴露15 min,使用色差計測量L*(亮度),每次測定前進行校正,每個樣品重復(fù)測3 次。
1.3.6 糖原的測定
糖原的測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產(chǎn)的肌糖原測定試劑盒。具體方法如下:稱取85 mg肉樣,按照1∶3(m/V)加入堿液255 μL。沸水煮20 min,流水冷卻,制成糖原水解液。將糖原水解液加入1.36 mL雙蒸水制成5%的糖原檢測液。在含有1.0 mL雙蒸水的空白管和1.0 mL已知濃度的標準管中各加入2 mL顯色液。測定管中加0.9 mL雙蒸水和0.1 mL待測糖原檢測液以及2 mL顯色液?;靹蚝笾梅兴兴? min,冷卻后于620 nm波長、1 cm光徑、空白管調(diào)零條件下,測各管吸光度,按公式(1)計算糖原含量。
(1)
式中:A1為測定管的吸光度;A2為標準管的吸光度;m為標準管溶液含量(0.01mg);n為樣本測試前稀釋倍數(shù)。
1.3.7 ATP、ADP、AMP的測定
參考沈曉玲[10]、孫蕊[11]等的方法,采用液相色譜法同步測定。
樣品處理:取2.00 g肉樣加入10 mL預(yù)冷的5%高氯酸,充分勻漿后,3 500 r/min冷凍離心10 min,將上清液濾于燒杯中,殘渣再用5 mL預(yù)冷的5%高氯酸振蕩后3 500 r/min冷凍離心10 min,合并濾液,用5%和1% NaOH溶液調(diào)濾液pH值至6.8,轉(zhuǎn)至25mL容量瓶中,預(yù)冷超純水定容。0℃以下保存,12h內(nèi)用完。標準品和樣品進樣前都需用0.45μm濾膜過濾。
色譜條件:流動相為0.05 mol/L磷酸鹽緩沖液(pH 6.8),使用前用0.45 μm濾膜抽濾,超聲波脫氣20 min。流動相流速:0.8 mL/min;進樣量:20 μL;檢測波長:245 nm;柱溫:30 ℃。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的One-Way ANOVA程序進行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較;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品質(zhì)的變化
2.1.1 pH值
RFN-B. 正常肉背最長??;RFN-G. 正常肉股二頭?。籔SE-B. PSE肉背最長?。籔SE-G. PSE肉股二頭肌。下同。
肌肉的pH值是反映家畜宰后肌肉糖原降解速率的重要指標,也是鑒定正常肉或異常肉的依據(jù)[12]。由圖1可知,宰后正常肉pH值的變化呈先降后升的趨勢,宰后0 h,PSE肉與正常肉pH值差異顯著(P<0.05)。背最長肌PSE肉在0 h的pH值最低,之后變化不顯著。股二頭肌PSE肉的pH值變化趨勢與正常肉相同,但pH值顯著低于正常肉(P<0.05)。同一頭豬背最長肌的pH值在宰后72 h內(nèi)顯著低于股二頭肌(P<0.05)。同一頭豬背最長肌的pH值下降速率比股二頭肌的pH值下降速率快,就正常肉而言,宰后5 h背最長肌pH值達到觀測時間點的最低值,股二頭肌在12 h后pH值才達到觀測時間點的最低值。
2.1.2 離心失水率
持水力是肌肉在貯存過程中,對自身水分的保持能力和對外加水分的水合能力,又稱保水性或系水力[13]。離心失水率是衡量系水力的一種方法。由圖2可知,隨時間變化,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和PSE肉的離心失水率都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宰后0 h背最長肌正常肉和股二頭肌正常肉的離心失水率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宰后0 h,背最長肌正常肉和股二頭肌正常肉的系水力都較好。宰后5 h內(nèi)相同部位PSE肉的離心失水率顯著高于正常肉(P<0.05),背最長肌正常肉與PSE肉離心失水率在宰后5 h后差異不顯著,股二頭肌正常肉與PSE肉離心失水率在宰后12 h后差異不顯著(P>0.05)。由此可見,宰后PSE肉樣較早就呈現(xiàn)出較差的系水力,正常肉樣維持較好系水力的時間較長。
2.1.3 剪切力
剪切力的變化主要反映的是肉嫩度的改變[14]。由圖3可知,宰后肌肉剪切力的變化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宰后0 h,正常肉的剪切力顯著低于PSE肉的剪切力(P<0.05)。宰后12 h后正常肉股二頭肌的剪切力顯著小于背最長?。≒<0.05),宰后12~48 h之間相同部位PSE肉的剪切力顯著大于正常肉的剪切力(P<0.05)。宰后5 h肌肉逐漸達到僵直狀態(tài),剪切力會升高,之后逐漸降低,PSE肉比正常肉更早達到尸僵狀態(tài),解僵過程更慢。宰后96 h,相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剪切力的差異不顯著(P>0.05)。由此得出,正常肉的嫩度好于PSE肉,股二頭肌的嫩度優(yōu)于背最長肌。
2.1.4 肉色
PSE肉的最大特點就是顏色與正常肉的差異,PSE肉的顏色蒼白(肉色L*較高)[15]。由圖4可知,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和PSE肉的L*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PSE肉的L*始終大于正常肉的L*,差異顯著(P<0.05)。同一頭豬背最長肌的L*高于股二頭肌的L*,但總體看差異不顯著。L*的改變可能是由于蛋白質(zhì)發(fā)生變性,肉表面的水分滲出,增強了肉表面對光線的反射作用引起的[16]。
2.2 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能量物質(zhì)的變化
2.2.1 糖原含量
注:同行大寫字母不同,表示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組間相同宰后時間點差異顯著(P<0.05);同列小寫字母不同,表示相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組內(nèi)不同宰后時間點之間差異顯著(P<0.05)。下同。
由表1可知,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的糖原含量都呈現(xiàn)逐漸下降的趨勢,這與邱宏強等[5]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宰后48 h內(nèi),正常肉股二頭肌糖原含量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宰后8 h內(nèi)股二頭肌糖原含量高于背最長肌,不同部位正常肉之間差異顯著(P<0.05),不同部位PSE肉之間差異不顯著。宰后48 h內(nèi)相同部位正常肉的糖原含量高于相同部位PSE肉的糖原含量。
2.2.2 ATP含量
由表2可知,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的ATP含量都呈現(xiàn)逐漸下降的趨勢,宰后8 h內(nèi)正常肉與股二頭肌PSE肉ATP含量下降顯著(P<0.05)。宰后2 h內(nèi),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的ATP含量差異顯著(P<0.05),正常肉的ATP含量顯著高于PSE肉的ATP含量,股二頭肌的ATP含量顯著高于背最長肌的ATP含量(P<0.05)。而背最長肌PSE肉0 h的ATP含量與正常肉背最長肌8h的ATP含量接近,說明背最長肌PSE肉的ATP含量在刺殺放血20 min內(nèi)就已經(jīng)被快速消耗。通過比較4 h內(nèi)股二頭肌正常肉與PSE肉ATP的下降速率,發(fā)現(xiàn)股二頭肌正常肉ATP含量下降了35.3%,而股二頭肌PSE肉ATP含量下降了82.6%。因此可推斷,PSE肉的ATP下降速率較正常肉ATP的下降速率快。
2.2.3 ADP含量
由表3可知,宰后正常肉ADP含量的變化主要呈現(xiàn)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PSE肉ADP含量的變化呈現(xiàn)先下降再升高在下降的趨勢,其主要差異在宰后前2 h內(nèi),正常肉呈上升趨勢,PSE肉呈下降趨勢。宰后4 h內(nèi),PSE肉背最長肌的ADP含量顯著低于其余組(P<0.05)。
2.2.4 AMP含量
由表4可知,正常肉背最長肌和PSE肉股二頭肌的AMP含量都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趨勢,正常肉股二頭肌和PSE肉背最長肌的AMP含量則呈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變化規(guī)律。宰后24 h之后,AMP含量變化不顯著(P>0.05)。
2.3 相關(guān)性分析
2.3.1 pH值、離心失水率、剪切力及L*之間的相關(guān)性
由表5~6可知,正常肉和股二頭肌PSE肉的pH值和離心失水率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0.01),正常肉pH值和L*相關(guān)性顯著(P<0.05),股二頭肌PSE肉pH值和L*相關(guān)性極顯著(P<0.01)。各組的離心失水率和L*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股二頭肌的剪切力與離心失水率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P<0.01),背最長肌的剪切力與離心失水率也呈負相關(guān),但不顯著(P>0.05)。背最長肌PSE肉的剪切力與L*極顯著負相關(guān)(P<0.01),其余組剪切力與L*相關(guān)性則不顯著(P>0.05)。
2.3.2 ATP、ADP、AMP與糖原之間的相關(guān)性
選取相同測定時間點的糖原及ATP、ADP、AMP的測定結(jié)果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由表7~8可知,糖原含量的變化和ATP含量的變化都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正常肉、股二頭肌PSE肉的糖原和ADP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背最長肌PSE肉的糖原和ADP呈顯著正相關(guān)(P<0.05)。股二頭肌正常肉和背最長肌PSE肉ATP含量和AMP含量之間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正常肉背最長肌ATP含量和AMP含量之間顯著相關(guān)
(P<0.05)。
3 討 論
生豬屠宰后,胴體肌肉伴隨著pH值、溫度變化及蛋白質(zhì)變性等一系列生化反應(yīng)[17]。從本實驗結(jié)果來看,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品質(zhì)差異較大,能量物質(zhì)的起始含量及代謝速率也有所不同。在肉品質(zhì)方面,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與PSE肉的pH值變化都呈先升后降的趨勢,這與動物宰后肌肉pH值的變化規(guī)律一致[18]。在持水性方面,PSE肉的離心失水率高于正常肉,其原因可能是宰后肌肉pH值迅速下降同時肌肉的溫度沒有下降,使肌纖維急劇萎縮,肌內(nèi)膜斷裂,肌漿還未達到凝膠化就游離滲出,從而導致肌肉的持水性較差[19]。Kristensen等[20]認為,肌肉成熟過程中,肌原纖維間隙增加,胞外水分會重新滲入胞內(nèi)。因此,隨著宰后時間的延長,肌肉系水力有所回升。PSE肉僵直發(fā)生的早、較嚴重,且持續(xù)時間長。研究表明僵直發(fā)生的時間與宰后肌肉ATP的含量有關(guān),當ATP降為20%左右時僵直完成[21]。有學者在動物實驗中,從家兔股動脈注入ATP溶液,發(fā)現(xiàn)在不同條件下,既可推遲尸僵的出現(xiàn),也可使已出現(xiàn)的尸僵強度減弱[22]。因此ATP的消失或許是肌肉僵直的主要原因。股二頭肌的ATP代謝速率較背最長肌慢,所以背最長肌的尸僵更嚴重。僵直的持續(xù)時間可能與肉的緩沖性有關(guān),Molette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糖酵解快的動物,肉的緩沖能力較低,這可能是PSE肉品質(zhì)差,且在貯藏中沒有明顯改善的原因。
宰后不同部位正常肉和PSE肉能量代謝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糖原,ATP等能量物質(zhì)的起始含量及代謝速率。在刺殺放血20 min內(nèi)背最長肌PSE肉的糖原及ATP等已消耗殆盡,Min等[24]研究表明宰后放血過程中,無氧代謝使得細胞內(nèi)ATP快速減少。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ATP的變化最具有規(guī)律性,ADP、AMP的改變則有所不同,隨著宰后死亡時間的延長,ATP含量呈減少趨勢,而ADP和AMP的含量卻沒有呈比例增加,這與Moesgaard[25]、Bendall[26]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似。肌肉中的磷酸肌酸是ATP的主要來源,肌酸激酶將磷酸肌酸中的高能磷酸鍵轉(zhuǎn)移給ADP來補充ATP,當70%磷酸肌酸被消耗時,糖原無氧酵解過程被啟動[27],由貯存的糖原繼續(xù)供給磷酸化反應(yīng),維持宰后肌肉中ATP的含量,減緩僵直的發(fā)生,這就說明了肌肉中ADP的含量與ATP的含量相差較大的原因。比較宰后前4 h,正常肉背最長肌和股二頭肌的ATP的下降比例,發(fā)現(xiàn)背最長肌下降了51.9%,股二頭肌下降了35.3%,可得出在宰后前4 h的背最長肌ATP的代謝速率較股二頭肌快,因此背最長肌糖原的消耗就比股二頭肌早,所以股二頭肌宰后0 h糖原的含量顯著高于0 h背最長肌的糖原含量,且下降速率也慢。因此背最長肌PSE肉的發(fā)生率較股二頭肌高,且程度較股二頭肌重。不少研究者通過宰后禁食來減少宰后肌肉中糖原的含量來遏制pH值的降低,減少PSE肉的發(fā)生[28-29]。從本實驗的結(jié)果來看,發(fā)現(xiàn)宰后肌肉中糖原含量的高低并不是PSE肉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宰后能量物質(zhì)的異常代謝,如何控制宰后肌肉中能量物質(zhì)的代謝速率或許才是防止PSE肉產(chǎn)生的正確思路,僅通過禁食這種單一的方式,有可能造成宰后正常代謝的豬pH值居高不下,形成DFD(dark firm dry)肉。對于不同部位的能量代謝速率的差異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4 結(jié) 論
在實驗時間內(nèi),宰后股二頭肌的pH值高于背最長肌,L*低于背最長肌。股二頭肌的剪切力比背最長肌小,持水性比背最長肌好。宰后同一頭豬背最長肌PSE肉惡化程度較股二頭肌PSE肉嚴重,股二頭肌糖原、ATP的起始含量比背最長肌高,能量物質(zhì)的代謝速率較背最長肌慢。
參考文獻:
[1] 王珺, 尚永彪, 李洪軍. PSE豬肉的鑒別與控制[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2, 33(14): 380-384.
[2] 李鳳娜, 王繼成, 陳曉安. 豬肉品質(zhì)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概況[J]. 肉類研究, 2006, 20(7): 46-50.
[3] BRISKEY E J. Etiological status and associated studies of pale, soft, exudative porcine musculature[J]. Advances in Food Research, 1964, 13: 89-178.
[4] SCHEFFLER T L, GERRARD D 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pork quality development: the biochemistry controlling postmortem energy metabolism[J]. Meat Science, 2007, 77: 7-16. DOI:10.1016/j.meatsci.2007.04.024.
[5] 邱宏強, 宋照軍, 劉璽. PSE肉和DFD肉中糖原含量變化分析[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1, 32(7): 129-131.
[6] 王彤, 劉顯軍, 程奇. PSE肉的形成機理、鑒別及預(yù)防措施[J].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14(4): 27-28.
[7] 盧慶萍, 張宏福. 動物應(yīng)激的研究進展[J].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07(增刊1):
465-468.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07.z1.007.
[8] 謝華, 張春暉, 王永林. 豬PSE肉的pH值判定及其與汁液流失關(guān)系的研究[J]. 肉類工業(yè), 2006(10): 45-46. DOI:10.3969/j.issn.1008-5467.2006.10.015.
[9] BOUTON P E, HARRIS P B, SHORTHOSE W R. The effects of ultimates pH on ovine muscle: mechanical properties[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72, 37(3): 356-360.
[10] 沈曉玲. 豬肉肌苷酸沉積規(guī)律及其與新鮮度的相關(guān)性研究[D]. 雅安: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2008.
[11] 孫蕊, 賈鵬禹, 俞龍浩, 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小鼠心肌中ATP、ADP和AMP含量及分析[J]. 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學報, 2012, 24(2): 30-32. DOI:10.3969/j.issn.1002-2090.2012.02.010.
[12] 尹靖東. 動物肌肉生物學與肉品科學[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 2011.
[13] 陶迎梅, 高蓉彬. 豬肉持水力的影響因素及其宰后變化機理研究進展[J]. 甘肅畜牧獸醫(yī), 2015, 45(5): 41-43. DOI:10.3969/j.issn.1006-799X.2015.05.023.
[14] 王曉宇, 周光宏, 徐幸蓮, 等. 豬肉剪切力的測定方法[J]. 食品科學, 2012, 33(21): 64-67.
[15] 朱學伸. 家禽“類PSE肉”的品質(zhì)特性及其改善因素研究[D]. 南京: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1.
[16] 王曉香, 劉爽, 尚永彪, 等. 宰后高溫誘導制備類PSE兔肉[J]. 食品科學, 2014, 35(13): 87-9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13016.
[17] WARNER R D, GREENWOOD P L, PETHICK D W, et 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meat quality[J]. Meat Science, 2010, 86(1): 171-183.
[18] QI Jun, LI Chunbao, CHEN Yinji, et al. Changes in meat quality of ovine 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in response to repeated freeze and thaw[J]. Meat Science, 2012, 92(4): 619-626.
[19] ZHU X, RUUSUNEN M, GUSELLA M, et al. High early post-mortem temperature induces activation of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nd development of pale, soft and exud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urkey muscles[J]. Meat Science, 2013, 93(3): 600-606.
[20] KRISTENSEN L, PURSLOW P P. The effect of ageing on the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pork: role of cytoskeletal proteins[J]. Meat Science, 2001, 58(1): 17-23.
[21] BENDALL J R. The shortening of rabbit muscles during rigor mortis: relation to the breakdown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nd certain phosphate and to muscular contraction[J].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51, 114(1/2): 71-88.
[22] 趙子琴. 法醫(yī)病理學[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9.
[23] MOLETTE C, R?MIGNON H, BABIL? R. Modification of glycolyzing enzymes lowers meat quality of turkey[J]. Poultry Science, 2005, 84(1): 119-127.
[24] MIN D, SHEN Q W, ZHU M J. Role of β-adrenoceptor signaling an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n glycolysis of postmortem skeletal muscl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8): 3235-3239.
[25] MOESGAARD B, QUISTORFF B, CHRISTENSEN V G, et al. Differences of post-mortem ATP turnover in skeletal muscle of normal and heterozygote malignant-hyperthermia pigs: comparison of (31)P-NMR and analytical biochemical measurements[J]. Meat Science, 1995, 39(1): 43-57.
[26] BENDALL J R.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uscle[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3: 243-309.
[27] 周光宏. 肉品加工學[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2009.
[28] GUARDIA M D, ESTANY J, BALASH S,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SE condition due to pre-slaughter conditions and RYR1 gene in pigs[J]. Meat Science, 2004, 67(3): 471-478.
[29] 楊文嬌, 王保有, 李巖. 屠宰前禁食對肉豬的影響[J].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09, 36(8): 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