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洋
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貶值3%,比“8.11”匯改當季還要多,同時創(chuàng)下史上最差紀錄。季末英國退歐公投更把全球貨幣粗暴地劃歸兩類:避險和風險貨幣,人民幣“不幸”被劃入后者。不過人民幣走貶的深層次理由卻不在此,有一種觀點是,英國脫歐為中國提供了以比正常情況更快的速度貶值自己貨幣的機會。相當于穩(wěn)定匯率,央行亟須的是為中國制造提升競爭力,并用盡可能快的貶值速度抑制資金外流。那么,人民幣真的如眾多機構所預言的,會跌到6.80么?
人行曾多次公開澄清“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xù)貶值基礎”。最近一次,6月30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消息稱,中國央行愿意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16年跌至6.8以支撐經(jīng)濟,當天央行就予以駁斥,稱少數(shù)媒體誤導輿論,助長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人民幣因此勉強守住6.70防線。路透的調查顯示,此前的兩周在岸人民幣對美元空頭頭寸增加了一倍多,升至5個月以來最高水平。早在英國脫歐公投前,鑒于中國經(jīng)濟的疲弱走勢,投機者開始下注央行將容忍人民幣走低;公投后,盡管英鎊拖累了風險貨幣,人民幣走勢仍明顯弱于韓元、新臺幣等其他一些區(qū)域性貨幣。相比于周邊市場,人民幣的緩跌似乎又到了一個節(jié)骨眼上,那就是央行的不干預。
按照官方表述,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并不復雜?!皡⒖际毡P價”原則是“8.11”匯改的一個核心改革,即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原則是人民幣加入IMF特別提款權后,2015年12月11日開始,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fā)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shù)”,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開始轉向參考一籃子貨幣、保持一籃子匯率基本穩(wěn)定。追隨海外市場震蕩,本輪人民幣貶值的一大特點是央行多次大幅度調低人民幣中間價。這當然是按事前制定好的規(guī)矩行事,此前當央行試圖影響人民幣走勢時,通常的做法是收盤時刻大筆拋售美元,5月之后,市場人士幾乎看不到央行入市的跡象。而6月份,外匯儲備意外增加134億美元,為今年以來的最大月度增加額,更佐證了不干預的推測。
“不干預”是匯率自由化的必由之路,也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對IMF的鄭重承諾。但有心人發(fā)現(xiàn)“8.11”和“12.11”兩個匯率之“錨”,似乎并未因先后關系而立新廢舊,而是兩項并存,給予央行靈活的政策引導空間。如2016年2月初到4月底,美元回調,這段時間人民幣以美元為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維持穩(wěn)定,結果是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下調??傻搅?月份,美元轉強,此時,人民幣則轉以一籃子貨幣為錨,對美元持續(xù)貶值。當然,中間價只是一種指導價,不具有強制性,而最終的匯率由市場決定,央行所做的也可以解釋為是追隨市場的行為。
早在“12.11”貨幣籃子形成時,摩根士丹利、法興銀行和野村證券等眾多海外機構幾乎眾口一詞,解讀為央行將允許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并一致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2016年貶至6.80。高盛最為保守,也預計至6.60。盡管貿(mào)易有盈余,但海內資本投資機會越來越少,資金穩(wěn)定外流,中國事實上已經(jīng)成為資本輸出國。與之相應,新的匯率形成機制只能夠在資本與貨物的雙向流動中形成。人民幣回到6.80,一個更接近其公允價值的地方,似乎是當下市場各方力量的共識。尤其是6.80意味著今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4.5%,與去年貶值幅度相當,恐怕這也是央行的一個底線,否則,過多的跌勢或引發(fā)恐慌,招致資本不計成本地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