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菊,陳崇果,羅仕興,蔡甫格,張秀偉,譚美林,張 毅,杜 萍(貴州省安順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
不同肥料施用量對太子參原原種繁育產(chǎn)量的影響
鮑 菊,陳崇果,羅仕興,蔡甫格,張秀偉,譚美林,張 毅,杜 萍
(貴州省安順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摘 要:為確定太子參試管苗的最佳施肥水平,采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以太子參試管苗為材料,研究了尿素、鈣鎂磷肥與硫酸鉀不同施用量對秋季太子參試管苗繁育原原種產(chǎn)量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當尿素施用量為30 kg/667m2、鈣鎂磷肥施用量為35 kg/667m2、硫酸鉀施用量為5 kg/667m2時(處理8),太子參原原種產(chǎn)量最高,高達163.14 kg/667m2。
關鍵詞:太子參;試管苗;肥料施用量;產(chǎn)量
太子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又名孩兒參、童參,為多年生草本,是用于滋補強壯的中藥材,以塊根入藥。太子參中含有磷脂類、脂肪酸類、苷類、環(huán)肽類、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主要有抗應激、抗疲勞、延緩皮膚衰老、增強抵抗能力和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等功效[1];太子參中還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如精氨酸和谷氨酸,這些氨基酸對頭發(fā)和皮膚都有很好的保護、修護和營養(yǎng)作用[2]。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nèi)外市場對太子參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資源幾乎消耗殆盡,各地已開始進行大面積的人工栽培。太子參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平均氣溫10~20℃ 時生長旺盛[3]。太子參主要采用根莖繁殖,但這種繁殖方式易導致病毒積累,造成種性退化,嚴重影響太子參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為了克服病毒病對太子參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專家學者采用莖尖組織培養(yǎng)方法對太子參植株進行脫毒培養(yǎng),培育出的無菌苗具有不攜帶病毒、生長勢強、適應性廣、產(chǎn)量高等特性[4-5]。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兩年來筆者在網(wǎng)室中以太子參試管苗為材料,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對繁育太子參原原種產(chǎn)量的影響,旨在為太子參原原種生產(chǎn)與良種繁育體系的建立提供技術指導。
1.1 試驗材料
太子參試管苗,由安順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繁育。
尿素(含N 46%)、鈣鎂磷肥(含P2O512%)、硫酸鉀(含K2O 50%)。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置在貴州省安順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的網(wǎng)室大棚里進行。試驗區(qū)位于東經(jīng)105°55’,北緯26°15’,海拔1 390 m,年平均氣溫14℃,降雨量1 300 mm,全年90%的降雨集中在4~9月,相對濕度為79%,試驗區(qū)地勢平坦。
1.3 試驗設計
以尿素(A)、鈣鎂磷肥(B)和硫酸鉀(C)為考察因子,按照L9(34)試驗設計進行試驗,因素水平設置見表1。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共9個處理組合(表2),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6 m2(1.6 m×1 m)。每小區(qū)移栽10行,每行10株,株距10 cm,行距16 cm,每小區(qū)共100株。試驗用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2 000 kg/667m2作基肥使用。試驗用磷肥全部作基肥;鉀肥50%作基肥,剩余50%與尿素一起作一次追肥使用;尿素全部作追肥,分兩次使用,每次用一半的量。
表1 試驗因素及水平設計 (kg/667m2)
2.1 產(chǎn)量效應
產(chǎn)量分析結果(表2)表明:各處理平均單產(chǎn)變幅為102.55~163.14 kg/667m2,平均產(chǎn)量為131.80 kg/667m2。其中,處理8(A3B2C1)產(chǎn)量最高,為163.14 kg/667m2,即尿素施用量為30 kg/667m2,鈣鎂磷肥施用量為35 kg/667m2,硫酸鉀施用量為5 kg/667m2時產(chǎn)量最高;處理1產(chǎn)量最低僅為102.55 kg/667m2。
表2 太子參不同肥料施用量正交試驗處理的產(chǎn)量比較(極差分析)
2.2 不同處理的產(chǎn)量效應
2.2.1 尿素施用量對太子參原原種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尿素施用量各水平間產(chǎn)量差異達極顯著差異水平。從尿素施用量處理來看,產(chǎn)量與施用量有一定的關系,施用量越少、產(chǎn)量越低,施用量越多、產(chǎn)量越高,A3分別較A2、A1增產(chǎn)15.6%、34.73%。
2.2.2 鈣鎂磷肥施用量對太子參原原種產(chǎn)量的影響由表3可知,不同鈣鎂磷肥施用量各水平間產(chǎn)量達極顯著差異水平。從鈣鎂磷肥施用量處理來看,產(chǎn)量與施用量有一定的關系,施用量越少、產(chǎn)量越低,施用量越多、產(chǎn)量越高。B3分別較B2、B1增產(chǎn)4.23%、13.73%。
2.2.3 硫酸鉀施用量對太子原原種參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硫酸鉀施用量C1與C2和C3各水平間產(chǎn)量達顯著差異水平。C1分別比C3、C2增產(chǎn)2.04%、4.68%。
表3 太子參不同肥料施用量產(chǎn)量多重比較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尿素施用量、不同鈣鎂磷肥施用量與不同硫酸加施用量對太子參原原種繁育產(chǎn)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試驗濃度范圍內(nèi),尿素施用量和鈣鎂磷肥施用量對產(chǎn)量的影響均達極顯著水平。各因子水平的最佳組合為A3B2C1,即尿素施用量為30 kg/667m2,鈣鎂磷肥施用量35 kg/667m2,硫酸鉀施用量5 kg/667m2時,種植太子參可以獲得較高產(chǎn)量。
參考文獻:
[1] 余永邦,秦民堅,余國奠. 太子參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質(zhì)量評價研究進展[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3,22(4):1-3.
[2] 許榕生. 太子參提取液在化妝品中的應用[J]. 化妝品原料,1995,(5):28.
[3] 林秀渠,李早永 ,隋春青,等. 太子參高產(chǎn)栽培技術[J]. 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1,(1):l11-113.
[4] 吳朝峰,馬雪梅,林彥銓. 太子參莖尖脫毒培養(yǎng)及增產(chǎn)效果[J].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5(4):129-133.
[5] 馬雪梅,吳朝峰,林彥銓. 藥用植物太子參莖尖培養(yǎng)及快速繁殖技術研究[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8,24(8):126-130.
(責任編輯:夏亞男)
中圖分類號:S567.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6)06-0004-02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6.002
收稿日期:2016-03-25
基金項目:安順市科技計劃項目[安市科合(2012)26號]
作者簡介:鮑 菊(1974-),女,貴州安順市人,高級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植物組培與栽培研究。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Amount on the Yield of Breeder Seed Breeding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
BAO Ju,CHEN Chong-guo,LUO Shi-xing,CAI Fuge,ZHANG Xiu-wei,TAN Mei-lin,ZHANG Yi,DU Ping
(Anshu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shun 561000, PRC)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best fertilization levels of tube seedlings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 The experiment takes Radix Pseudostellariae plantlets for example, using L9(34) orthogonal design for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urea nitrogen concentration,calcium magnesium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and different sulfate potassium dosage on yield of plantlets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 at autum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urea amount to 450 kg/hm2, calcium magnesium phosphate application amount to 525 kg/hm2,sulfate potassium for 75 kg/hm2(treatment 8), the yield was the highest, 2447.10 kg/hm2.
Key words:Radix pseudostellariae; tube seedlings; fertilizer use;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