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文 陳寶玉王瑞珍 李國軍 夏建順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江蘇揚州225800)
?
沼液膜下滴灌對早春重茬西瓜枯萎病防控效果初探
秦文陳寶玉*王瑞珍李國軍夏建順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江蘇揚州225800)
摘要:枯萎病是危害西瓜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生產上多采用水旱輪作、選用抗病品種、砧木嫁接等措施加以預防。為探索新的防治方法,我們開展了膜下滴灌沼液防控早春重茬西瓜枯萎病效果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沼液對西瓜枯萎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主題詞:沼液;西瓜;枯萎病;防控
西瓜枯萎病是1種頑固性土傳真菌病害,早春棚連作栽培西瓜發(fā)病重,發(fā)病初期葉片由下向上逐漸萎蔫,似缺水狀,中午更加明顯。最初1~2d,早晚尚能恢復正常,數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復,慢慢枯死,侵染力可達4~7年。我們通過工程過濾與過濾器相結合的方法將沼液與沼渣分離,沼液經處理后通過灌溉系統(tǒng)施入田間,觀察其對大棚早春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現(xiàn)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1試驗材料
沼液來源于附近農戶沼氣池,投料為豬糞、麥稻秸稈,發(fā)酵期15個月。用工程過濾器產生的沼液與水按1∶1.5比例混融進行膜下滴灌。供試西瓜品種為欣優(yōu),該品種不抗枯萎病,常年連作枯萎病發(fā)病率高達85%。
1.2試驗方法
試驗設在寶應縣黃塍鎮(zhèn)聯(lián)合村壓鎮(zhèn)組,土壤類型為黃雜土,地勢平坦,海拔4.3m,土壤肥力中等。2011和2012年連作種植欣優(yōu)西瓜,7~10月種植早春紅玉,11月深翻凍土,2013年2月栽培大棚西瓜。2月22日基質穴盤育苗,2月16日移栽到鋼架大棚內。試驗設667m2施用沼液1.0m3、2.0m3、3.0m33個處理,以不施用沼液為對照。小區(qū)長45m、寬1.8m,面積81m2,每個處理栽100株瓜苗,坐果后施用沼液,其他管理按常規(guī)。
1.3調查統(tǒng)計方法
定植后定期記錄、考察主莖葉和節(jié)的生長進程、單瓜重、經濟產量、西瓜枯萎病發(fā)病率等指標。植物生長量每個小區(qū)連續(xù)定點考察10株,產量及枯萎病危害以小區(qū)考量。
2.1不同處理西瓜田間生長表現(xiàn)
由表1可知,定植后10d,西瓜主莖長0.43~0.45m、主莖節(jié)5.6~5.8節(jié),各處理間差異不明顯;定植后20d、30d,膜下滴灌沼液量越多,西瓜生長進程越快,雌花越早分化,坐果節(jié)位更低,采瓜期主莖總節(jié)位越多。西瓜屬直根系,隨著側根的發(fā)散擴張性生長,吸水吸肥的能力逐漸增強。由此可見,施用沼液可調節(jié)耕層土壤肥料濃度,對西瓜的中后期生長產生影響[1]。
表1 各處理西瓜田間生長表現(xiàn)
2.2不同處理西瓜的產量表現(xiàn)及植株性狀
生產實踐表明,重茬西瓜的生長勢、產量及商品率都較頭茬有大幅下降。由表2可知,沼液處理小區(qū)西瓜商品率(一般指瓜形圓整、個體2.5kg以上、成熟良好的西瓜)高于對照,667m2施用沼液3.0m3、2.0m3、1.0m3處理分別較對照高12.9%、7.1%、3.3%;坐果基節(jié)相對較粗,采瓜期單株總綠葉數多,自然條件下二茬瓜坐果率較高,清藤時葉片功能葉多。可見,使用沼液膜下滴灌的小區(qū),西瓜生長中后期營養(yǎng)疏導能力強、光合作用旺盛、有效光合持效期長。
表2 各處理西瓜的產量及植株性狀
2.3不同處理西瓜枯萎病發(fā)生情況
由表3可知,施用沼液具有抑制西瓜枯萎病、推遲發(fā)病期的作用,667m2施用沼液3.0m3、2.0m3、1.0m3處理較對照推遲發(fā)病12d、10d、7d,較對照降低發(fā)病死亡率6.6%、4.8%、1.2%??菸“l(fā)生期延后,相對坐果光合功能期延長,對經濟產量的影響就越小,具體表現(xiàn)在病株單個果重的差異上,沼液施用量越大,病株單個果重越重。
表3 各處理西瓜枯萎病發(fā)生情況
試驗結果表明,667m2施用沼液3.0m3、2.0m3、1.0m3處理較對照生長量增大、坐果節(jié)位增多、產量提高,商品率分別較對照高12.9%、7.1%、3.3%,發(fā)病期較對照推遲12d、10d、7d,發(fā)病死亡率較對照低6.6%、4.8%、1.2%。本試驗膜下滴灌沼液對早春重茬西瓜枯萎病防控效果進行了初步試驗,下一步將進行最佳配合比濃度、膜下滴灌次數的研究,以及沼液對枯萎病抑制作用機理的研究。從沼氣池中提取沼液后,務必在12h內進行過濾處理并施用,且沼液不可配合農藥一起施用;沼液一定要從正常使用1個月以上的沼氣池中提取,長期未使用的沼氣池中的沼液不能取用。
參考文獻
[1]姜新文,陳定松,強建萍.沼渣、沼液在西瓜生產上的應用效果[J].中國沼氣,2009,27(1):47~48.
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信息摘編
澳新修訂癸氧喹酯等9種農獸藥的最大殘留限量
澳大利亞農獸藥管理局于2月9日發(fā)布公報,修訂《澳新食品標準法典》中9種農獸藥的最大殘留限量標準。修訂癸氧喹酯(Decoquinate)在雞肉、雞腎和雞肝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分別為0.5mg/kg、0.8mg/kg和1mg/ kg;修訂聯(lián)苯菊酯(Bifenthrin)在芹菜中的殘留限量為0.01mg/kg;修訂馬拉硫磷(Maldison)在茄子、梨和甜椒中的殘留限量為0.5 mg/kg,在水果(除柑橘、干果、葡萄、梨和草莓外)和蔬菜(干豆、菜花、甜菜銀、茄子、豌豆、羽衣甘藍、干扁豆、洋蔥、辣椒、蔥、番茄和蘿卜外)的殘留限量為2mg/kg,番茄和黃瓜中的殘留限量為3mg/kg,核果中的殘留限量為5 mg/kg,漿果和其他小型水果(除葡萄和草莓外)的殘留限量為10mg/kg;修訂乙基多殺菌素(Spinetoram)在乳、棉籽和豆類中殘留限量為0.01mg/kg,在高粱和乳脂中的殘留限量為0.2mg/ kg;修訂環(huán)丙唑醇(Cyproconazole)在玉米中的殘留限量為0.01mg/kg;修訂苯醚甲環(huán)唑(Difenoconazole)在棉花種子中的殘留限量為0.05mg/kg;修訂乙烯利(Ethe?phon)在荔枝中的殘留限量為0.05mg/kg;修訂乙螨唑(Etoxazole)在芒果中的殘留限量為0.1mg/kg;修訂嘧菌酯(Azoxystrobin)在棉籽中的殘留限量為0.05mg/kg。
(邵毅譯;來源:澳大利亞農獸藥管理局apvma.gov.au)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