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劍和
王虹在某大公司任會計,由于職業(yè)特點,對數(shù)字特別敏感。女兒欣欣在一所中學就讀。欣欣學習比較努力,成績中等,在升入中學之后,被班主任委以重任,當了英語課代表。
初一上學期的中段考試,欣欣的英語考了96分。王虹覺得還不錯,可開家長會時才知道,全年級15個學生考了100分,欣欣的英語成績在本班排到第18名。王虹還獲知,欣欣的數(shù)學、語文只達到全班的平均分,各科總成績在全年級200名之外。就在那次家長會上,王虹見到了欣欣的班主任楊老師。楊老師30多歲,待人親切熱情,說話很有條理。她告訴王虹,在這個班里,每一門課都有兩名課代表。班里40名學生,每個人都有職務,這樣可以給孩子增加自信。具體到欣欣的情況,楊老師坦率地指出,欣欣各科成績均屬中等,必須抓緊時間,讓她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節(jié)奏和特點,把成績提高一些,因為隨著科目的增加,學習壓力將越來越大。
為了讓女兒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認識,看清形勢奮起直追,王虹覺得要對她進行一次形勢分析。家長會結(jié)束后回到家里,王虹把老師的話又引述了一番。見欣欣一臉凝重,王虹借題發(fā)揮:“不要以為當上英語課代表有什么了不起,那是老師在給你面子,給你增強自信心,是因人設事的安排。這次期中考試,你排名在全年級200名之外,形勢非常嚴峻,你一定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苦下功夫,把自己的學習搞上去?!?/p>
談話后的第二天早晨,欣欣的房門上貼了一張字條,上面是欣欣的筆跡:認清形勢超越自己!紙的一角還有一行小字:向綿羊開戰(zhàn)!
王虹見了啞然失笑。綿羊是女兒班主任的綽號,他們私下里總這樣稱呼楊老師??磥?,這次家長會對女兒還真有觸動,所以她才會把老師的批評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
一個學期的努力沒有白費,初一第二學期結(jié)束,欣欣的成績前進到全年級前100名,也算是有了較大的進步。
初二上學期期末的家長會后,王虹被留下了。楊老師告訴她:“欣欣自期中考試后,成績下滑得很厲害,上課、做作業(yè)都很懶散。這孩子怎么回事?不會是早戀了吧?”王虹聽說女兒成績下降就已經(jīng)夠著急了,再一聽到“早戀”這個字眼就更加緊張。
王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回到家的。一路上,她被焦慮與失望折磨著。王虹恨不得馬上見到欣欣,痛打她一頓。一進家門,欣欣忐忑不安地看著媽媽:“老師說什么了?”
“老師說什么,你自己應該清楚!”
“我,我成績下降了,以后得加倍努力。”
“問題不在這兒。你最近是怎么了?成天懶懶散散的,連課都不好好聽了?!?/p>
“沒有哇。就是有兩三次走神了。老師批評之后,我就注意了?!?/p>
“那就能讓老師這么失望嗎?”
“楊老師是怎么說的?”
“楊老師怎么說的?楊老師說你是笨鳥不知道先飛。就憑你這個水平,還跟男生交往過密,你有什么資格呀?”王虹連訓帶罵地質(zhì)問。
“楊老師真是這么說的?”女兒的話里帶著哭腔。
“對,這是楊老師的原話。”想到上次家長會后,女兒對老師的話很當回事,王虹想借此刺激一下女兒,激發(fā)她再次向“綿羊開戰(zhàn)”的動力。于是,王虹把楊老師的話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著重強調(diào)了與男生交往會考不上高中的后果。欣欣漲紅著臉爭辯道:“我跟誰交往過密呀?不就是互相問問題,上學、放學一起走嗎?”
“你別不當回事!老師說照你這個情況,本來就不聰明,全使上勁兒還不行,再不好好學,中考都夠嗆?!?/p>
“高中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就是不上高中又怎么了?”
“不上高中不考大學,你就只能等著被社會淘汰?!?/p>
談話不歡而散。女兒回到房間里很久沒有出來。王虹在老公的勸說下回到臥室。
第二天冷靜下來后,王虹又和女兒一起制訂了新的學習計劃。女兒呢,生氣歸生氣,可畢竟還不敢放棄學習,對媽媽精確到每分鐘的作息時間表,沒有表示什么異議。那次期末考試,女兒的成績不理想。從那以后,女兒的話很少,回到家就關上門做作業(yè),很少再聽她談起老師、同學的事情。
再后來,欣欣參加中考,成績果然不理想,離高中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還差12分??吹竭@樣的結(jié)果,王虹欲哭無淚。事后她不斷反思,女兒本身當然有問題,但作為家長,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不是也存在問題,尤其幾次家長會后對女兒的態(tài)度和做法妥當嗎?
深度剖析
一位老師說:“每當家長會結(jié)束,轉(zhuǎn)天上課,從學生們的精神面貌就能反映出家長的態(tài)度。有的同學灰心喪氣,有的同學若無其事,有的同學則備受鼓舞?!?/p>
一些學生也說他們不喜歡開家長會,常常提心吊膽揣測老師與家長的交流內(nèi)容。
每次家長會后,很多家長都會教訓孩子,指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指責孩子的錯誤,對孩子的學習狀況也高度重視,但往往只有三分鐘的熱度,過不了幾天就沒事了。所以一到開家長會,很多孩子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內(nèi)心充滿焦慮,這樣的家長會對孩子的身心是個傷害。作為家長,不應該只在參加家長會后關注孩子,平時應該多學習一些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方面的知識,改善與孩子的關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然后再逐漸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學校開家長會,通常是要通過這個機會向家長介紹學校的辦學理念、相關的教育政策、學校的課程改革等信息,使家長了解學校,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同時為家長提供一個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況的機會。
可是作為家長往往只注意其中的兩件事:學校的要求,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當然這是無可非議的,可許多時候就因此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蒼白無力。
家庭教育有自己的任務和方法。家長就是家長,比如案例中的王虹就沒有必要當孩子的又一個班主任,對孩子完全重復學校老師的要求,這樣的說教讓孩子覺得媽媽“好煩人”。王虹在重復時又往往斷章取義,借題發(fā)揮,粗暴批評,弄得孩子認為自己成了老師、家長心目中的壞孩子。最糟糕的是,欣欣由此失去了自信和希望,更失去了為明天而努力的動力。后來欣欣中考的失敗,王虹是有很大責任的。家庭教育是要講藝術(shù)的,大到引導孩子的人生觀,小到一次家長會,處理不好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的關鍵點和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習慣。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感嘆:“他和我是一個班同學(話外之意:我們是一樣的),在某些方面還不如我呢!人家就是運氣好,現(xiàn)在比我強多了?!笔前。瑑蓚€曾經(jīng)在一起上學、一起長大的孩子,是什么把他們的“一樣”變成“不一樣”了呢?這個秘密武器就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積極心態(tài)”和讓我們視而不見的“良好習慣”。
面對相同的客觀環(huán)境,有的孩子在消極地等待著,有的孩子卻在努力地尋找著機會。
面對相同的機會,有的孩子在懶散地應付著,有的孩子卻在積極地把握著。
面對相同的挫折,有的孩子悲觀地放棄了,抱怨自己不走運;有的孩子卻樂觀地認為這沒有什么,可以從頭再來。
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一樣的”變成了“不一樣”。
父母認真參加家長會,會后怎樣與子女進行有效的交流,這既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又是一個教育契機。家長會后如何對待孩子,這不僅成為眾多家長面臨的普遍問題,而且也成為家長們最容易忽略的問題。下面是不同類型家長在家長會后的表現(xiàn):
理智型家長:面對孩子似乎和平常一樣,但是他會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同孩子聊一聊。面對孩子的好成績他不會喜形于色,而是真誠地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同時理性地評價;面對孩子的問題,會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探討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嚴格的要求和建設性的意見、方法。允許孩子去嘗試、改進,這樣孩子就有被信任、被重視、被關愛的感覺,這時家長對孩子的監(jiān)督就可以讓孩子接受。
點評:這樣的家長對孩子包容而不溺愛,對孩子的每一點成績都強調(diào)是孩子努力的結(jié)果,對孩子的問題和孩子共同分擔。家長心平氣和,孩子心情愉快,這樣孩子做事就會專心,就會全力以赴。
暴躁型家長:非常重視家長會、重視老師的意見,似乎非常積極地配合學校和老師,但這類家長總是把參加家長會后的緊張、憂郁、憤怒等,在回家后見到孩子的第一時間不折不扣地傾倒給孩子。這類家長的具體表現(xiàn)是:聽不得老師的批評性建議,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回到家里不由分說,巴掌和辱罵劈頭蓋臉撲向孩子。
點評:作為家長,無論你有沒有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有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讓憤怒駕馭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時就在你的憤怒中暴露了你的無能、自卑,這種狀態(tài)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你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尊重。這樣的家長往往還不允許孩子發(fā)泄不滿,久而久之,會給孩子帶來性格上的變化。所以,當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說假話、不理你時,你要先忍一忍,有時你真誠地自我檢討一下就是給孩子很好的教育。正是由于家長在每次家長會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讓很多孩子害怕甚至討厭學校開家長會,有的孩子把這些怨恨遷怒于學校和老師。家長這樣對待孩子,會使你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消失。
抑郁型家長:郁郁寡歡,面對孩子的問題,先別說怎么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連家長自己都找不到信心。
點評:家長可能不知道,這樣會給似懂非懂的孩子帶來更加沉重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更加不知所措,更加沒有信心。
自我感覺良好型家長:面對孩子的好成績,更愿意強調(diào)是自家孩子聰明,進而自鳴得意。
點評: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因為自己聰明,不用努力也可以成績好。長此以往,孩子不付出努力,學習成績自然會下降。所以,家長還是少往自己或孩子頭上戴“聰明”的帽子。
放任不管型家長:家長會后對孩子沒什么表示,因為他覺得學校不錯、老師不錯,孩子也不錯。
點評:這類家長的做法,其實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參考做法
家長會后對待孩子的5個原則
每個孩子和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特點,家長會后該怎樣面對自己的孩子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但有一些原則應該遵循:
1.面對孩子時,家長一定要保持一種安詳、自信的精神狀態(tài),以培養(yǎng)孩子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
2.把你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上。
3.無論你對孩子的哪方面有不滿,都別遷怒于孩子,先想想有無自己的原因。
4.你如果要對孩子說教,就想著“多說不如少說”“快說不如慢說”“大聲說不如小聲說”。
5.家長不要總想控制孩子,要允許孩子成長。孩子上了中學,對你的教育方式已無動于衷時,作為家長要明白:這就是成長。當孩子小的時候,你和孩子之間你占主導地位,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容易接受你的教育。伴隨著孩子剛剛會說“不”的第一個反抗期的到來,說明你們的主導和從屬地位在轉(zhuǎn)變。當孩子長大后,你從主導地位變?yōu)閺膶俚匚粫r,你對他講的話已不再是指令。這時好的情況是參考意見,要么就是你自己的愿望而已。如果你把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當作嬰幼兒對待,還想你說什么他做什么,這一定是你錯了。十幾歲的孩子應該懂得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了。如果你對他的所做不滿是真的,只能說你以前對他的教育令你自己不滿。
家長與孩子交流“八步曲”
在開家長會時,請家長首先準備好一個專門記錄家長會內(nèi)容的筆記本,所記內(nèi)容要盡量包括每一位老師的講話和所有信息。開完會回到家里,家長不必馬上跟孩子談學習的事,其實孩子在忐忑不安中等了幾個小時也挺不容易的,所以要用親和的態(tài)度給孩子一種不會挨罵,也不會挨打的感覺,讓孩子能耐心地聽你說家長會的內(nèi)容。
第一步:先向孩子介紹家長會上都有哪些人發(fā)言了,概括一下發(fā)言的內(nèi)容,讓孩子了解家長會的全過程。
第二步:說說班主任表揚了哪些同學、批評了哪些同學。如果自己孩子受到了表揚,一定要重點加以肯定。
第三步:具體到孩子身上,介紹一下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對他的評價,盡量做到客觀、真實地轉(zhuǎn)達。
第四步:如果留有上次家長會記錄本的話,可以將上次家長會老師的評價以及成績與這次的進行比較,分析孩子哪方面有進步,哪方面存在不足或退步。
第五步:和孩子一起找出進步的原因和方法,加以總結(jié)。一定要對孩子的努力加以肯定。
第六步:與孩子一起思考一下,能不能把這些方法用于不足的方面,加以改進。
第七步:要求孩子用書面形式列出需要鞏固和改進的地方,并制訂出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
第八步:把學習計劃記在家長會記錄本上,以備時常提醒孩子按計劃行事,過半個月還要檢查一下孩子的計劃完成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