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運勝
五月的鄉(xiāng)村,正是金針花揚花的時節(jié)。
金針花,又稱萱草花、黃花菜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肉質(zhì),葉狹長,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橘紅色的花,十分艷麗,金針花不僅供人觀賞,而且營養(yǎng)豐富,身姿綽約,香味濃郁,有“觀為名花,用為良藥,食為佳肴,席上珍品”的美譽。金針花不僅我國人民喜愛食用,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有很高的聲譽。金針花在我國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同香菇、木耳、冬筍并列為素食珍品,金針花在多種營養(yǎng)成份上均居各種蔬菜之首,在我國南北方均廣為栽植。
喝山泉水長大的我,對家鄉(xiāng)的金針花菜并不陌生,并對它抱有深深的情思。記得小時候,我母親就在自家屋后輋邊種有金針花。金針花每年夏日到來就陸續(xù)開花,花期大約三至四個月。盛夏時節(jié),母親每天早晨都帶著我踏著露水采摘金針花菜花,然后制成干品,以備食用,或拿去市場換點鹽、油、醬、菜錢。對此,我母親有自己采摘和制作金針花菜成品的方法,把新鮮的花蕾加工成為可食用的成品金針干菜。母親經(jīng)常對我說,采摘金針花的最佳時間是每天早晨,而且必須是按時采摘,摘早了,間隔不夠一天,花蕾不成熟,影響產(chǎn)量和質(zhì)量,而采摘遲了,其花蕾開了,就影響其食用價值。
記得有一年的夏日,回到青色漂染的九連山腹地小鎮(zhèn)的我,晨醒后還沒來得及揉揉眼,窗外的天色早已溫柔地明亮起來,才想起昨晚臨睡前母親說明早可采金針花了,趕緊翻身打挺,快速起身,沿著春草滿徑的土埂小路,晨露在我身后滴答落地,走不多遠,就見母親拎著客家人特有的小竹簍在菜園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金針花。當我每次假期回鄉(xiāng)探親時,遇上金針花花開的季節(jié),總要背上竹筐去過把采摘金針花的癮,并炒上一盤美美地吃上一頓,那個時刻,仿佛就像又回到兒時,同時勾起我兒時無限美好的回憶。
金針花花矮小纖弱,卻有著幾分淡雅,潤澤芳香,還有幾分耀眼,雖不及牡丹花那樣的雍容華貴,也不及薔薇花那樣絢麗嬌艷,卻有著蓬勃向上的姿態(tài),樸實厚重的風格,清新自然的魅力,吸引著人們的青睞和駐足徜徉,好一個夏陰垂野金針花芳,花發(fā)滿目遍地香??!雖然生長于山野地邊,但總是始終秉承著自己的執(zhí)著和品性,在大地母親的身旁,昂然地蔥蘢,悠然地盛放,凸顯生命的價值,章現(xiàn)人生的芳香。
金針花生命力強,因此到處都有其足跡,無論是在房前屋后,還是山坡地頭,隨處都有金針花的身影;不管是在田間輋地,還是路旁溪邊,到處都有金針花的蹤跡。就是這金針花啊,不論土壤貧瘠肥沃,也不論干燥潤濕,隨處而長,總是婆婆娑娑,團團簇簇,綿綿不息,揮灑在山野地間。
金針花清新柔雅,春夏之季,金針花翠葉花秀,煥發(fā)出一種外柔內(nèi)剛、端莊雅達的風采,讓人感到特別親切。且葉片色澤翠綠,清麗高雅,不遜于牡丹盛開,不亞于蓮荷爭艷。到盛夏的金針花,讓家家戶戶采擷新鮮而水靈的花朵,讓人品嘗金針花菜那鮮活清香的味道,不但讓人一飽口福,而且讓人韻味悄然稍縱,香境悠遠郁濃。古往今來,文人志士,無不對金針花情有獨鐘,如孟郊的游子詩:“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彪y怪古人把其喻為慈母的音容,把母親住的屋子稱作萱堂,以萱草代替母愛,成了母親的代稱,成為當之無愧的母親花。
金針花平凡普通,但其平凡不平庸,普通而不朽。即使平凡,也要擁有自己的一份純真;即便普通,也要擁有自己的一份美麗。從古至今,金針花那素幽的清香和品格而讓人敬仰和傳頌,在現(xiàn)實生活里,金針花以其真真切切,厚厚實實、潔潔凈凈的一種民生植物,一直在民間的煙火中縈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里生息繁衍。
又是金針花盛開時,我漫步在家鄉(xiāng)的山間、地頭,看著那遍地的金針花默默地綻放,靜靜地菲芳,宛如在欣賞一幅精美的山村水彩畫,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