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
我一直在想,我的生活在多大程度上依賴著其他人的勞動。我想知道,我欠他們多少。
我從不追求舒適和奢侈,毋寧說我甚至十分鄙視這一切。我的社會主義激情經常使我與人們發(fā)生沖突,同樣,我對不是絕對必要的束縛和依賴的反感也使我與人們發(fā)生沖突。我始終尊重個人,我對暴力和社團狂熱懷有無法克服的反感。出于這種動機,我是一個熱情的和平主義者和反軍國主義者,我拒絕任何形式的民族主義,即使它裝出愛國主義的樣子。
我認為,來自地位和財產的特權是不公正和腐敗的,過分的個人崇拜也是如此。盡管我熟知民主國家形式的缺點,但我仍然擁護民主的思想、社會的平衡和個人的經濟保障。我始終認為這是國家的重要目的。
雖然,我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個典型的獨來獨往者,但是,歸屬于一個追求真理、美和正義的看不見的共同體的意識,阻止了孤獨感的產生。
人所能體驗的最美和最深刻的東西是充滿神秘的感情,這是宗教、藝術和科學中所有深刻追求的基礎。我認為,體驗不到這一切的人,即使不像一個死人,也活得了無生趣。在我們經驗之外,隱藏著為我們心靈所不可企及的東西,它的美和崇高只能間接地通過微弱的反光抵達我們。感受到這些,就是宗教。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個有宗教感情的人。滿懷驚異地預感和尋求這種神秘,謙恭地在心靈上把握萬物莊嚴結構的黯淡摹本,對我來說,已是足夠的了。
(春麗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