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雨萍
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著名電影人方勵的下跪博來了眾多影人對《百鳥朝鳳》電影的關(guān)注,也讓院線對排片做了適當?shù)恼{(diào)整。這一部中國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以一種悲涼的狀況在上映的路上顛簸前行,從上映的遭“碾壓”,排片不到好萊塢大片《美國隊長》的400分之一,到方勵的下跪,輿論的影響,以及各種影評人、電影公眾號和媒體人自發(fā)為其撰文推廣,朋友圈的刷屏以及對吳天明的折服,我也邀約了好友一起去看《百鳥朝鳳》,就像評論說的:或者我們還有無數(shù)機會看到超級英雄拯救世界,卻不一定有機會再看中國老電影人憋了一口氣,悶住一口血,吹奏那一曲《百鳥朝鳳》了。
似乎是帶著淡淡的悲涼去看這部電影,結(jié)果也一如我想象的悲涼,電影的下半場眼淚也從未停過,這部歷時兩年籌備的電影耗盡了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所有心力,他在創(chuàng)作這部影片時已72歲高齡,她的女兒吳妍妍曾經(jīng)這樣描述“他閉關(guān)一個多月改稿,經(jīng)常痛哭流涕。”每改一場戲就會大哭一場,那種連自己都被打動的本子,怎么能不打動觀眾。那種不忘初心的堅持,那種對藝術(shù)的敬仰,新老兩代嗩吶匠對藝術(shù)的堅守和傳承,又不被現(xiàn)實擊跨的韌勁?;蛟S這對于現(xiàn)在的很多人來說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有時候不忘初心的堅持比任性的出離更需要智慧,或者就像導演自己,吳妍妍直言,當初父親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她并不支持,在女兒眼里這是一部文藝片,市場未必有前景,而耗盡的心力和時間又將是巨大的,而現(xiàn)在的受眾又是浮躁的,似乎很不應景又曲高和寡,而在吳老僅有的藝術(shù)生命最后,他堅持了這樣一部電影,他說“他不是拍給現(xiàn)在的觀眾看的,而是拍給未來的人看的?!彼坪跸袷且环N預見。把他今生所能遇到的人生智慧在這樣的一部電影里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
我也時常遇到一些能夠直戳我心扉的事情或者語言,我也時常覺得不忘初心的堅持有時候像是壓在身上的大山,舉步維艱;我時常擔心,稍不留神就會趕不上如今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步伐,無法汲取快餐文化帶來的雞湯式營養(yǎng);當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搖擺時,不忘初心的堅持有時候顯得有點荒誕甚至完全不符合潮流趨勢,出離往往是一種最快捷的方式,于是我們逃離,融入環(huán)境,被碾壓地回歸到我們所謂正確的軌道,對待愛情或者亦是如此,當愛直接可以做了,很少有人再去談,然而我們卻依然感動于塞林格的那句話“有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許真是這樣的,萊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嗎?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看完電影后,被深深觸動的是那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堅持,在這個充斥著名利、欲望和炒作的年代,一部《百鳥朝鳳》可以拋開那層名利的枷鎖,不受物質(zhì)的侵蝕,無論名利如何,也無謂票房高低,它已經(jīng)贏在觀眾心里,而影響卻是未來和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