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珉婭
PPclass軟件是通過點陣數(shù)碼筆收集課堂學習數(shù)據(jù),即時加工處理和反饋課堂情況的一項教輔技術。筆者在教學中將PPclass軟件與英語課堂相結合,用自己的課堂教學實例來說明PPclass軟件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PPclass軟件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1. 投票功能
PPclass軟件中投票功能是對單道選擇題的選擇情況做及時統(tǒng)計。課堂上,學生的聽力、語法和閱讀能力,都可以通過選擇題來進行檢測。下面是筆者在一節(jié)語法課上的教學片段。
Example 1: Comparative &Superlative Degree (Grade 7)
這堂課我們復習了as..as, than...和one of...這三個結構,然后通過投票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在鞏固知識同時,也為下節(jié)課描寫人物做好準備。
Step1: Review the structures
Exercise:
1.Lucy is as _______(friend) as I.
2.She is much __________(careful) than her classmates.
3.He is one of _________(active) boys in the class.
教師依次出示三道詞性轉換題(如上),學生完成后,請掌握得較好的學生來講解,教師補充說明。通過這三道題,復習as...as, than...和one of...這三個結構。
Step2: Do more exercise
No one is _________ Lucy in the class.
A. as tallest as B. as tall as C. so taller as D. as taller as
Linda is _________ than her classmates.
A. much outgoing B. Outgoing C. more much outgoing D. much more outgoing
Ben is one of _____________ in the class.
A. cleverest boy B. the clever boys C. the cleverest boys D. the cleverest boy
每道詞性轉換之后,教師準備了三道配套的選擇題(如上)。在鞏固的同時,檢測學生對三個結構的掌握程度。學生使用點陣筆在配套的卡片上做出選擇,選擇結果馬上以柱狀圖形式呈現(xiàn)在屏幕上。根據(jù)柱狀圖的顯示結果(圖1),教師可以馬上看到每個選項的選擇情況,了解當前學生的掌握程度,并由此決定下一步教學策略。
Step3: Check the exercise
如圖1,第一題答案為B,第一例中只有B一個選擇,說明學生都已掌握,無需贅述,可直接進入下一題。第二題答案為C,柱狀圖顯示選項B對學生產(chǎn)生了較大的干擾作用,可以請選擇正確的同學來解釋為什么不能夠選擇B以及選擇C的理由。第三題答案為D,從第三例柱狀圖可見,每個選項都有學生選擇,說明學生掌握得不理想,教師應該重點補充和說明。甚至可以在這道題目之后再出示一道類似的題進行投票。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再觀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2. 測試功能
PPclass界面內進行的現(xiàn)場測試,可以統(tǒng)計出每一題的錯誤人數(shù),并顯示錯誤學生的名單。教師不僅能夠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還能夠及時獲取測試結果。以下是筆者在閱讀課上的使用片段。
Example 2: An e-mail from David (Grade 7)
這堂課的主題是School Sports Meeting,為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While-task中教師設計了一個情境,好友David寫了一封關于校運會的e-mail給大家,請同學們幫他填完整,然后給他回信。e-mail設計成cloze,這樣就可以進行測試了。
Step1: Do the exercise
在學生答題時,教師可以通過PPclass測試界面(圖2),看到學生是否在答題或已提交,方便提醒學生控制速度和及時檢查。
Step2: Show the result & Check in pairs
全班一起看統(tǒng)計結果(圖3),可以看到錯得最多的是第2題,而正確率最高的是第1題。然后兩兩討論,找出每一題的正確答案。教師可以借機點擊查看錯誤學生的姓名,以便在師生互動時,有意識地向這些同學提問,以檢查同伴學習的效果。
Step3: Check the answers
接下來,教師根據(jù)剛才獲得的反饋數(shù)據(jù),在課堂上采取分層提問。答對人數(shù)最多的題目,隨機請學生簡略回答。答題錯誤人數(shù)中等的題目,請剛才錯誤的學生來回答,可請同伴補充說明。答錯人數(shù)最多的題目,請正確的學生來回答并解釋,教師可適當補充說明,甚至還可以準備一道類似的題目再做“投票”。
3. 同屏功能
在PPclass界面內,學生用點陣筆寫在練習紙上的內容,可以同時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筆者嘗試將這項功能和現(xiàn)有的白板技術相結合,直接在屏幕上示范和修改學生的作文。下面是寫作課上的使用片段。
Example 3: My best friend
Step 1:Write and Check
要求學生用上節(jié)課所復習的as...as,than...以及one of...這三個結構來描述自己的best friend,也可補充其他內容。寫作完成后,同伴互相點評。
Step 2:Show time
同屏顯示學生的作文(圖4),請同伴來點評。學生在點評時,說明分別在structures和contents上給了幾顆星,圈劃出語法錯誤和好詞好句,并給出自己的建議,教師只需適當補充。
PPclass軟件對英語課堂的改變
1. 節(jié)約講解時間,助推課堂分層教學
利用PPclass軟件的投票和測試功能,我們可以直觀看到每道題目的答題情況,較好地判斷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把握講解的時間。PPclass軟件除了幫助老師了解授課班級的整體學習情況外,也有部分學生的個別數(shù)據(jù)反饋,便于教師在集體授課環(huán)境下有意識地進行分層教學。省去了不必要的講解時間,課堂上學生就能夠有更多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練習時間,從而去發(fā)現(xiàn)更多屬于他們自己的新問題。此時,教師也更加能夠關注個體的需要,從一個“控制者”轉變?yōu)橐粋€“幫助者”,甚至是“合作者”。維果斯基的ZDP理論告訴我們,教育必須走在發(fā)展前面。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實現(xiàn)因材施教是每位教師追求的目標。通過PPclass軟件的輔助,我們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在課堂中有效地推進分層教學。
2. 實現(xiàn)同屏顯示,方便課堂互動修改
過去,多媒體投影儀雖然可以做到實物投影,但是受到光線和清晰度的限制,字跡往往顯示不清。而且使用步驟煩瑣,還要不斷調整。這不僅耽誤授課時間,影響教學質量,而且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盡管老師們知道“示范修改”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輕易也不太敢用。
現(xiàn)在,PPclass軟件的同屏功能有效地改變了這一狀況。不僅操作便捷,省去了教師調整設備的時間,而且和電子白板技術相結合,可直接在電子白板上修改學生的習作。尤其是在英語寫作課上,同屏顯示功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從“生生互批”到“師生互批”,有效地將“面批”的作用從個別輻射到集體。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促進同伴互助。
3. 掌握學習情況,提高自主學習效率
克拉申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第二語言的流利程度是學習者“習得”的結果,而不是“學得”的。因此,英語課堂中有效的自主學習非常重要。
為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自由發(fā)揮”,筆者嘗試過不少監(jiān)控方法。如巡視解答,抽樣檢測或是同伴互評等。這些傳統(tǒng)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也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巡視容易干擾學生,抽樣檢測不全面,或是同伴互評不準確,等等。于是,在傳統(tǒng)方法的基礎上,筆者利用PPclass軟件來協(xié)助監(jiān)控,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比如,在屏幕上翻看學生的寫作和交卷情況,減少巡視次數(shù),降低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干擾。又比如,利用投票和測試,避免抽樣反饋的片面性。讓學生根據(jù)客觀數(shù)據(jù)來進行討論,變“同伴互評”為“同伴互助”,讓同伴學習這一自主學習方式發(fā)揮更大作用。常言道,“教書”的最高境界是“不教”,但是“不教”不代表“不管”。通過一些教輔技術的支持,我們的課堂管理變得更加隱性和有效,這不僅使學生有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也使自主學習能夠行之有效。
對PPclass軟件的展望和建議
1. 實現(xiàn)兼容并進
一個軟件強大與否,最重要的評價標準之一就是其兼容性,因為兼容可以帶來更多的便捷。初中教師在制作課件和課堂練習的時候,用得最多的就是Microsoft Office軟件,尤其是PPT居多。但是目前PPclass軟件中只能導入PDF文件,尚不能夠兼容其他軟件。
2. 簡化操作步驟
在PPclass界面內,測試和授課是兩個模式。每次從一個模式切換到另一模式時,都要重新打開一遍學生姓名、頁碼、測試答案等文件。由于軟件的幾項重要功能,如測試、投票和同屏顯示分別置于不同的模式下,課堂上教師如需使用不同功能,就要不斷切換模式,重復以上所述的打開步驟,頗為煩瑣。
3. 體現(xiàn)學科特色
從課堂應用中我們不難看出,可以現(xiàn)場批改的只有選擇題。柱狀圖只能顯示班級的整體情況,尚無法做到分組顯示。因此,筆者建議PPclass軟件能將學科和技術相結合,開發(fā)一些更具學科特點的版本。如PPclass軟件數(shù)理版,可以增加公式輸入和模擬實驗;又如PPclass軟件英語版,可以增加人機對話和小組評價等。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加專業(yè)化和多元化的軟件服務,同時也使技術更加有機地融入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