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佩光,陳 昆,左希明,鄭 翔
(1.江蘇省灌云縣大豆原種場,江蘇 灌云 222200;2.商丘市農(nóng)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河南 商丘 476000;3.江蘇省灌云縣植保站,江蘇 灌云 222200)
大粒高產(chǎn)大豆新品種灌豆4號的選育及其栽培技術要點
卞佩光1,陳 昆2,左希明1,鄭 翔3
(1.江蘇省灌云縣大豆原種場,江蘇 灌云 222200;2.商丘市農(nóng)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河南 商丘 476000;3.江蘇省灌云縣植保站,江蘇 灌云 222200)
大豆新品種灌豆4號為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約82.7厘米,籽粒商品性好,百粒重27.28克,耐澇性、抗倒性和抗病性好,生育期106天。2014年通過江蘇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3年參加江蘇省生產(chǎn)試驗,6點次平均產(chǎn)量3 055.80公斤/公頃,較對照徐豆13增產(chǎn)6.56%,適宜在淮北及沿淮地區(qū)種植。
大豆;灌豆4號;品種選育;栽培技術
灌豆4號是江蘇省灌云縣大豆原種場2004年以東辛3號為母本,中作975為父本進行雜交組合,選育出的新品種。2004年在灌云縣大豆原種場試驗地培育F1代;2005年進行F2代株選;2006年培育F3代;2007年進行F4代株選;2008年對F5代進行產(chǎn)量測定;2009年對F5代進行品質分析、產(chǎn)量測定和抗性鑒定并決選,暫定名灌豆4號;2010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1—2012年參加江蘇省淮北夏大豆區(qū)域試驗;2013年參加江蘇省生產(chǎn)試驗;2014年通過江蘇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蘇審豆201403。
灌豆4號為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約82.7厘米,結莢高度約9.6厘米,有效分枝數(shù)1.8個,主莖節(jié)數(shù)15.8節(jié);葉卵圓形,生育期106天;白花、棕毛;種皮黃色,粒型橢圓,微光澤,臍黑色,籽粒商品性好,百粒重27.28克。耐澇性、抗倒性和抗病性好。成熟時落葉暢,輕度裂莢。
2011—2012年參加江蘇省淮北夏大豆區(qū)域試驗,2年平均產(chǎn)量3 069.75公斤/公頃,較對照徐豆13增產(chǎn)8.13%;2013年參加江蘇省生產(chǎn)試驗,6點均增產(chǎn),6點次平均產(chǎn)量3 055.80公斤/公頃,較對照徐豆13增產(chǎn)6.56%。
灌豆4號適宜在淮北及沿淮地區(qū)種植。
4.1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獲后,結合施肥深翻30厘米,做到地平埂直,上虛下實,無明暗坷垃,旋耕2~3遍。整地前施充分腐熟的雞糞或羊糞22500公斤/公頃,氮磷鉀復合肥300公斤/公頃。
4.2 精細選種
精選種子,確保籽粒飽滿[1],進行種子包衣,純度≥98%,精度≥98%,發(fā)芽率≥85%。
4.3 適期播種
6月上中旬播種。采用2BT-2型精量播種機播種,播種深度3~5厘米。
4.4 合理密植
中上等肥力種植密度18.75萬株/公頃,中下等肥力種植密度22.5萬株/公頃。株行距可采用14厘米×40厘米、14厘米×30厘米等。
4.5 肥水管理
初花期視田間長勢施純氮3公斤/畝,開花結莢期用磷酸二氫鉀0.15%、尿素0.1%進行葉面噴肥,減少花莢脫落[2]。對于長勢較旺的植株要用15%的多效唑進行化學控制。
4.6 病蟲草害防治
整個生長期密切注意防治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播后苗前及封行前2次用除草劑化學防除,及時選準藥劑防治夜蛾、大豆造橋蟲和大豆食心蟲等害蟲。
[1]岳本奇,李琳英,王偉,等.優(yōu)質高產(chǎn)大豆栽培技術[J].吉林農(nóng)業(yè)科學,2005,30(5)∶20-23.
[2]劉強.夏大豆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9(18)∶63.
S565.1
B
1674-3547(2016)04-0037-02
2016-06-12
卞佩光,農(nóng)藝師,從事大豆育種和農(nóng)技推廣工作,E-mail:8740093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