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人 延 平
?
張冬梅:小藥丸大匠心
本刊特約撰稿人 延 平
34年,同仁堂“安牛班”班長張冬梅只做了制藥丸一件事,憑著34年的堅守延續(xù)著“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傳承百年的匠心
在同仁堂,有一顆小藥丸,它被奉為救命“神藥”,它只有三克,卻貴比黃金。這種有著213年歷史的藥丸,時至今日,依然沿襲手工制丸技藝,它就是位列中藥“溫病三寶”之首的安宮牛黃丸。
如果你以為它僅是藥材好,那就錯了,它包含了數(shù)道工序:研配、合坨、制丸、內(nèi)包、蘸蠟、打戳……要求搓出來的藥丸圓、光、亮,滋潤細膩,色澤一致,重量更是要分毫不差,必須3克。
34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亦莊分廠綜合車間傳統(tǒng)工藝展示線——“安牛班”班長張冬梅只做了制藥丸一件事,憑著34年的堅守延續(xù)著“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傳承百年的匠心。
1982年,是同仁堂可以讓員工子女“接班”的最后一年。這一年,17歲的張冬梅高中畢業(yè),本想考大學的她意外地接了母親的班,進入同仁堂,而這一干就是30多年。
剛進廠,張冬梅從學徒做起。實習“輪崗”的大半年期間,制劑、研配、合坨、制丸,她對廠里各車間的工序都有了全面的了解。
也巧,張冬梅實習期間,正趕上制劑車間“搓安?!?,她說,那會兒都是純手工,“搓‘安牛’其實跟包餃子一樣,我搓了一個月的‘大條’,按重量分份兒,再把一份揉面團,打成條,把條放在‘搓板’上壓出丸?!?/p>
“輪崗”結(jié)束,張冬梅被分配到包裝車間,裹金、包玻璃紙、扣皮、蘸蠟、打戳、外包……“制劑、包裝,前后干了10余年,基本上手藝都學到手了?!?/p>
10余年的苦練,就這樣被張冬梅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追問下來,才知道手藝的習得,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首先是“勤”。剛進包裝車間時,張冬梅負責給藥丸裹金后,包上一層透明的玻璃紙,再“扣皮兒”,即放入圓球形的塑料殼里。
開始時,她并不熟練,但她有著“越難干、我越得練”的執(zhí)拗,經(jīng)常下班回家,自己剪一張紙、拿個圓球,練包玻璃紙。而“扣皮兒”扣得不快時,她就回家找個藥,掰開,反復練扣。
熟能生巧,但技術(shù)的關鍵是“鉆”,而且要用心去鉆。張冬梅舉例,制藥丸時,搓好的藥條要通過一道道碾,滾壓成藥丸,而在碾滾和藥條上刷油看似簡單,卻非常考驗技術(shù),既要符合重量的標準,又要符合“圓光亮”的標準。
“藥來了,什么品種都有,每種藥的粘性、藥性都不一樣,刷法也不一樣?!闭f到這兒,張冬梅的語氣重了些,“必須靠自己用心去琢磨,再反復試刷的手法?!彼硎?,很多工藝要求精密,只能徒手操作,一不留神,手就會被碾滾壓到指甲“發(fā)紫”。
為確保“手工搓丸”這一同仁堂傳統(tǒng)手工加工技法能夠很好地傳承下去,張冬梅將自己多年在生產(chǎn)實踐中積累的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班組職工,她不僅將操作要領、注意事項等細致地講給大家,而且手把手地指導職工們練習。
按照張冬梅教授的內(nèi)容,班組職工積極練習,并在實踐中細細體會著這其中的“門道”。經(jīng)過大家的刻苦練習,目前,安牛班的全體職工已經(jīng)都能夠掌握這項技術(shù)了。
幾年來,“安牛班”的職工以爭當“全能操作手”為榮,通過換崗學技術(shù)、練技能的方式,全面提高了崗位操作技能,先后考取了中藥固體制劑中級工、高級工和技師的職業(yè)資格證書。
職工們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也有效促進了生產(chǎn)速度和效率。2011年安牛班完成了159萬丸安宮牛黃丸的生產(chǎn)任務,為2010年同期的153.91%;2012年一季度,又完成安宮牛黃丸近90萬丸,為亦莊分廠經(jīng)濟指標的完成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張冬梅對徒弟的良苦用心也是來自她師傅的口傳心授。張冬梅回憶起以前日子,仍對師傅的教誨念念不忘:“我和師傅一塊,我倆一人一個大瓷盆,坐馬扎上,過了得有六七遍,我說師傅,行了吧,師傅說,不行,早著呢,你這且得拿呢。哎呦,我說這還不行啊,太煩了,我就扔一邊了,我走了,我不干了,您自己拿吧。人家也不說話,我?guī)煾的猛曜约耗遣糠?,又開始弄我這個,我看師傅歲數(shù)也挺大了,坐一小馬扎上,吭哧吭哧一點一點一點過,看著我又怪心疼師傅,我說得了,師傅,我接著來吧,后來我?guī)煾嫡f,你行么?你還能干的下去么?”
“這輩子就干一蜜丸,一直三十多年干的就是蜜大丸的生產(chǎn),就干一件事,干好了就行。我母親也是在同仁堂工作,從小我就跟著我母親一塊上班了,我還跟我母親說,您看您讓我接這班,我接了您的班多好,也沒給您丟臉?!?/p>
在張冬梅看來,這都是她“該做的”份內(nèi)之事:“有時候半夜突然就醒了,就想,這個藥加沒加,那個藥加沒加,這一宿就別睡了。干好我手上的活,我保質(zhì)保量完成,我不出任何錯誤,我就很知足了,說句大白話,就是為了睡個安穩(wěn)覺?!?/p>
作為對外展示的窗口部門之一,安牛班每年都要完成幾十批政治接待任務。為了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同仁堂的傳統(tǒng)技法,弘揚同仁堂文化,在張冬梅的帶領下,班組職工團結(jié)一心,以最好的狀態(tài)完成每一次接待任務。班組里科學、規(guī)范的現(xiàn)場管理;干凈整潔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贏得了各參觀團的褒獎,使廣大參觀者不僅對傳統(tǒng)中醫(yī)藥有了嶄新的認識,而且對當代同仁堂人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