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村上春樹 施小煒 譯
在檀香山小住時,我獨自一人去超市買東西,在停車場里把車停好,剛抬腳還沒邁出兩步,便被一個看似流浪漢的白人中年男子叫住了。他很瘦削,頭發(fā)很長,皮膚曬得黝黑,穿得單薄樸素,腳上穿雙涼鞋。從服裝上看,他與當?shù)氐钠胀ㄊ忻竦拇_難以分辨,但那膚色絕非在賓館游泳池邊喝著戴吉利雞尾酒曬出來的,這一點從整體感覺上可以推斷出來。
“對不起,我餓壞了,想吃個漢堡包,能給我1美元嗎?”他用平靜的聲音說道。
我大吃一驚。雖然時??匆娏骼藵h站在街角喊著“行行好吧”,但頭一回遇到如此明確地說出目的和金額來尋求援助的人。環(huán)顧四周,只見停車場前方有一家“漢堡王”,還有烹肉的香味微微飄蕩過來。
自然,我給了那人1美元。一方面是因為我不禁萌生了惻隱之心——正當饑腸轆轆時,有漢堡包的香味飄來,想必令人難以忍耐;另一方面,是因為他采取了與其他流浪漢迥然不同、獨具匠心的求助方式,對于這種策劃能力,我感到由衷欽佩。
于是我從錢包中摸出1美元,說了聲:“請享用漢堡包吧?!蹦侨艘琅f用平靜的聲音,全無笑意地說了聲“謝謝”,把錢塞進衣兜里,朝著“漢堡王”的方向走去,涼鞋發(fā)出很酷的聲響。
事后我忽然想到,或許應該遞給他3美元,對他說句“吃漢堡包的時候,請再喝杯奶昔吧”,然而為時已晚。我這個人生來就比別人腦筋轉得慢,當一個念頭浮上腦際時,大多已時過境遷了。
可是,由這個故事得出的教訓又是什么呢?
如果人家僅僅是含糊其詞地說:“我肚子很餓,不管多少,給點錢吧?!睕]準我們就不會被觸動,興許只是義務性地給個25美分了事。
可是人家具體而直接地提出“我想吃個漢堡包,能給我1美元嗎”,我們就無法認為事不關己了,甚至還會思前想后:要是自己不巧淪落到對方那種境地的話,又該是什么心情呢?便幾乎條件反射般遞給他1美元,并且在內(nèi)心一隅,祈愿他用那錢吃個漢堡包,變得稍稍幸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