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婷
昭山行隨記
胡雅婷
昭山,長沙南郊。
湘江在這里拐了個彎,躊躇滿志奔向洞庭湖。昭山不高,也不奇,卻很雅。我喜歡她的秀麗和嫻靜,在世事紛紜的今天,她總能洗盡靈魂的塵埃,讓我不會隨波逐流。
游昭山,可以乘車而來,也可劃船而至。乘車方便快捷,卻沒有劃船悠哉與愜意,更將錯過一路如夢的風景。雇上條小船,逆江而上,遠遠地,看見她被裹在藍天的懷里,蒼翠、俏俊、挺拔。瞧,她似一只航行在江上的船只,兩頭尖尖浮在湘江上。昭山的主峰,有如船帆,她看似輕盈,卻荷載滿滿。我的眼里只有她矜持的樣子,竟來不及看清波蕩漾的湖面上,一群可愛的白鷺交錯映疊,它們或在捕食或在嬉戲或在起舞。在這山水一色里,白色成了生命的顏色。
漁舟蕩悠,一張張網(wǎng)撒開來,收起的時候,盡是翻著白肚皮活蹦亂跳的魚兒。我閉上眼屏住呼吸,把腦海中的意識延伸至手指的末梢,伸出手在空氣中試著撫摸,撫摸昭山所有脈絡,就像閉上眼撫摸愛人的臉頰,然后把她的模樣深深地印在心中,唯恐忘卻對她的記憶。其實,這些美還只是被一大片翠綠籠罩著的假象,越接近她,為她蛻去一層一層的外衣,她的模樣才越來越清晰,有著剛與柔滲染的美。在不經(jīng)意中,船已停在山的腳趾邊。站在山腳,面對剛行過的路途,看那江,看那江上的船,看那船上的船夫,泛著太陽金色的光芒,身后是他蕩起的長長的波痕。深深淺淺,急急緩緩,幾多辛酸,也有幾多幸福,一圈圈的漣漪蕩漾開去,還有那手中歡快的船槳,朝著太陽的方向奮力劃去。
拾階而上,草木肆意地親吻我。草木皆有情,我把自己渲染成大自然中的一員。登上山腰,鬧市中難得的一塊凈地,神秘、神圣的寺院巍峨雄壯地映在青山綠樹叢中。檀香縈繞,鐘聲、木魚聲、佛號聲、誦經(jīng)聲,響徹迂回,仿佛要收束人間因果,止息一切丑惡。我不是佛門弟子,可我相信世界除了人之外,還有無數(shù)眾生與我們平等共存,但我不相信燒香就可以保得事事平安。因此,改變命運必須從心做起。即便是每日對佛誦經(jīng)普法,倘若心水污穢,披上最美麗的外裝也掩飾不了真實的內(nèi)在。內(nèi)心有佛即心澄如鏡。如鏡的心,還有什么會使之迷惑或著染呢?
我不想過分打擾佛的清靜,故繞道繼續(xù)攀登。在一嶺之隔的后山腰,有抗戰(zhàn)以來的無數(shù)先烈長眠于此。為人類和平獻出生命與佛的宗旨是吻合的。先烈們和這山這水這寺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既在涅,又在新生——為今天的我們,也為明天的子孫后代,為人類沉淀生生不息的精神旗幟。墓碑前早已擺滿了花環(huán),人們和我一樣在這里緬懷英烈。我最愛的映山紅,隨處可見,映紅了整個山坡。我把摘下的映山紅編織成花環(huán),虔誠地獻上。那火艷的映山紅,是先烈們用鮮血孕育了它們,才開得如此絢麗多姿。身處其中,只覺得生命也該如此,轟轟烈烈地開,再壯烈地歸去。我在墓碑前肅立,感懷先烈們英勇頑強、前仆后繼的崇高品質(zhì)。
透過厚重的松濤,那是日新月異的神州大地。昭山在見證改革開放中迅速崛起的中國。我告別先烈們,乘船到江中,回首望去,江水碧波蕩漾,好一個后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