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NDCCU”思維程序在“地理空間臨界點”教學中的應用

      2016-08-05 05:59:29曹隆坤
      地理教學 2016年13期
      關鍵詞:雪線交錯帶臨界點

      曹隆坤

      (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 廣東 廣州 510375)

      “NDCCU”思維程序在“地理空間臨界點”教學中的應用

      曹隆坤

      (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 廣東 廣州 510375)

      空間臨界點是指地理空間中的地理現(xiàn)象由一種性質狀態(tài)過渡到另一種性質狀態(tài)的臨界,這里的點可理解為線或面,如海岸帶、雪線、城鄉(xiāng)交錯帶、農牧交錯帶、市場區(qū)邊界等。這些地理空間臨界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教學中使用NDCCU思維程序分析空間臨界點,能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空間臨界點;雪線;農牧交錯帶;地理教學;NDCCU思維程序

      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地理問題是教學難點,而NDCCU思維程序則可以把此問題化難為易,其對于學習地理知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學中的空間臨界點是學生認識,但不會應用的地理知識點,特別是一些不同類型,但又相互聯(lián)系緊密的臨界點在同一個考點中出現(xiàn)的時候,更加讓學生混淆不清。本文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空間臨界點為例,闡述在地理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NDCCU思維程序來學習地理空間臨界點。

      一、相關概念

      1.“臨界點”由物理學而來,物理學中因為能量的不同而會有相的改變(例如:冰→水→水蒸汽),相的改變代表界的不同,故當一事物到達相變前一刻時我們稱它臨界了,而臨界時的值則稱為臨界點。

      2.空間臨界點是指地理空間中的地理現(xiàn)象由一種性質狀態(tài)過渡到另一種性質狀態(tài)的臨界,這里的點可理解為線或面。地理空間中有許多的臨界點,如海岸帶、雪線、城鄉(xiāng)交錯帶、農牧交錯帶、市場區(qū)邊界等,這些空間臨界點是地理分析中的基本思考方法[1]。

      3.NDCCU是概念→分布→案例→成因→應用的英文首字母的合成體,即概念Notion、分布Distribute、案例Case、成因Cause和應用Use。

      二、空間臨界點的分析

      1.自然地理中的臨界點分析

      自然地理中的臨界點很多,如海岸帶、雪線、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等,本文以雪線和農牧交錯帶為例,分析空間臨界點在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分析思維程序:概念→分布→案例→成因→應用(NDCCU)。

      (1)雪線1

      ①概念 雪線是指常年積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與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線。雪線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積,形成常年積雪(或稱萬年積雪),進而變成粒雪和冰川冰,發(fā)育冰川。在雪線以下,氣溫較高,全年冰雪的補給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積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節(jié)性積雪區(qū);在雪線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達到動態(tài)平衡。

      ②分布 雪線意味著雪與水的氣溫邊界在那里,雪線的變動暗示著溫度的空間變動[2]。它的高度一般隨緯度的增高而降低。赤道附近,雪線約高五千米。兩極地區(qū),雪線就是地平線。

      ③案例 青藏高原境內雪線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體上有從邊緣向內部、自東南向西北增高的趨勢(見圖1、圖2)。青藏高原東南邊緣雪線位于海拔4500~5000米,至高原內部,中喜馬拉雅山北翼、岡底斯山等雪線海拔5800~6000米,珠峰北側東絨布冰川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龍崗日雪線達海拔6 2 0 0米,是北半球分布海拔最高的雪線。

      圖1 珠穆朗瑪峰

      ④影響雪線高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溫度:雪線高度與氣溫成正比。從緯度來看,由于地表氣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使雪線分布高度的總趨勢也由低緯向高緯遞減。例如,赤道非洲雪線海拔為4500~5000米,阿爾卑斯山為2500~3000米,挪威在1540米左右。從季節(jié)來看,大部分地區(qū)的氣溫夏季一般高于冬季,從而導致雪線也是夏季高于冬季。從坡向來看,山地陽坡得到的太陽輻射多,溫度高,融雪快,雪線位置高;而陰坡因氣溫低,融雪慢,雪線位置低。例如,乞力馬扎羅山、天山和阿爾卑斯山的雪線都是陽坡高于陰坡。

      降水:降水量與雪線高度關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線越低;反之,降水量越少,雪線越高。從地區(qū)來看,氣候越濕潤的地區(qū),雪線越低;反之,氣候越干旱,雪線則越高。如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副熱帶地區(qū)的雪線要高于氣候較為濕潤的低緯度地區(qū)。從坡向來看,與背風坡相比,山地迎風坡的降水量多,雪線低(見圖3)。如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低,主要是因為南坡降水多。

      圖2 青藏高原垂直地帶性分布

      圖3 雪線高度影響因素關聯(lián)圖

      地形:從山勢來看,陡峻的山地,積雪容易下滑,不利于積雪保存,雪線偏高;坡度較小的山地,有利于積雪堆積,雪線偏低。

      ⑤應用

      例:圖4為“珠穆朗瑪峰等高線示意圖”,圖中所畫雪線正確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分析:應用雪線與降水的關系,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背風坡降水少,雪線高。

      圖4 珠穆朗瑪峰等高線示意圖

      珠穆朗瑪峰南坡為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北坡為西南季風的背風坡,故南坡降水量大,雪線低;北坡相反,雪線反比南坡高,由此判斷A、C兩項不正確。④線在南坡的最低高度只有2000多米,如果此線是雪線,則山麓的海拔即使為0米,一年中最高月氣溫也只有12℃左右,顯然是不可能的,D項錯誤。故選B。

      (2)農牧交錯帶

      ①概念 農牧交錯帶指農耕區(qū)與草原牧區(qū)相連接的半干旱生態(tài)過渡帶,系農業(yè)生產邊際地帶,農牧交錯帶意味著對糧食和畜產品的需求與土地適宜性在那里的較量達到了平衡,在這個交錯帶一旁的農區(qū),土地對糧食作物種植的適宜性占據(jù)了優(yōu)勢,而在相反的一側,則是對畜牧業(yè)的適宜性居于上風[3](見圖5)。

      圖5 農牧交錯帶示意圖

      ②分布 大體分布在半干旱地區(qū)向半濕潤地區(qū)過渡的廣闊地帶。

      ③案例 以我國為例,我國農業(yè)生產大體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線為界,可分為兩大區(qū),以東、以南是種植業(yè)為主的農區(qū),以西、以北是畜牧業(yè)為主的牧區(qū)。這兩大區(qū)之間實際上還存在著一條沿東北向西南展布,空間上農牧并存,時間上農牧交替的所謂農牧過渡帶或農牧交錯帶。它北起大興安嶺西麓的呼倫貝爾,向西南延伸,經內蒙古東南、冀北、晉北直到鄂爾多斯和陜北。它位于華北與內蒙古的交界區(qū)上,向西已涉及西北區(qū),是從半濕潤區(qū)向半干旱區(qū)過渡的廣闊地帶(見圖6)。

      圖6 中國農牧交錯帶分布示意圖

      ④成因分析 農牧交錯地帶形成是人類適應自然的結果,主要的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因此,分析農牧交錯地帶的形成原因,可以轉換為分析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因素。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因素見圖7、圖8。

      圖7 氣溫因素關聯(lián)圖

      圖8 降水影響因素關聯(lián)圖

      ⑤應用

      圖9為“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位置圖”,該農牧交錯帶是很多自然特征的過渡地帶。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9 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位置圖

      1.該農牧交錯帶的自然特征是

      A.從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

      B.從半濕潤地區(qū)向半干旱地區(qū)過渡

      C.從草原向荒漠過渡

      D.從地勢的第一階梯向第二階梯過渡

      2.導致其自然特征發(fā)生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水分 B.熱量 C.植被D.土壤

      分析:這兩題考查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形成的原因及分布范圍,從其劃分的標準來看,是以400毫米的等降水量線為界線。因此第2題的答案便鎖定為A,第1題的選項中涉及到降水的是B和C,而C選項是200毫米為界,因此,B為正確答案。

      2.人文地理中的臨界點分析

      人文地理中的臨界點也非常多,如城鄉(xiāng)交錯帶、高、中、低級住宅區(qū)的交錯帶、工業(yè)區(qū)與住宅區(qū)交錯帶等,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些臨界點,對學習人文地理至關重要。本文以城鄉(xiāng)交錯帶為例,分析人文地理中的空間臨界點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分析的思維程序:概念→分布→案例→成因→應用(NDCCU)。

      ①城鄉(xiāng)交錯帶的概念 城鄉(xiāng)交錯帶,兼具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土地利用性質的城市與鄉(xiāng)村地區(qū)的過渡地帶,又稱城市邊緣地區(qū)。

      ②分布 位于市區(qū)和城市影響帶之間,可分為內邊緣區(qū)和外邊緣區(qū)。內邊緣區(qū)又稱城市邊緣,特征為已開始城市建設。外邊緣區(qū)又稱鄉(xiāng)村邊緣,特征為土地利用仍以農業(yè)占支配地位,但已可見許多為城市服務的設施,如機場、火葬場、污水處理廠和特殊用地等(見圖10)。

      圖10 城鄉(xiāng)交錯帶示意圖

      ③案例 以廣州市為例,2015年廣州市行政區(qū)域劃分為越秀區(qū)、海珠區(qū)、荔灣區(qū)、天河區(qū)、白云區(qū)、黃埔區(qū)、花都區(qū)、番禺區(qū)、南沙區(qū)、從化區(qū)、增城區(qū)。其劃分為中心城區(qū)(越秀區(qū)、荔灣區(qū)、海珠區(qū)、天河區(qū)、白云區(qū)、黃埔區(qū))、近郊區(qū)(番禺區(qū)、花都區(qū))、遠郊區(qū)(南沙區(qū)、增城區(qū)、從化區(qū))。因此,在廣州城市擴展影響和農村影響的雙向作用下,城鄉(xiāng)交錯帶主要分布近郊區(qū)和遠郊區(qū),即在番禺區(qū)、花都區(qū)、南沙區(qū)、增城區(qū)、從化區(qū)(見圖11)。

      ④成因分析 城市化發(fā)展的需求。城市的擴大,促進國家建立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制度、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導致城市與鄉(xiāng)村出現(xiàn)交錯帶。

      圖11 廣州市城鄉(xiāng)交錯帶示意圖[4]

      工業(yè)化的促進作用。城市工業(yè)和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城市病”越來越嚴重,因此,為了解決工業(yè)化帶來的城市病及工業(yè)和城市對交通網(wǎng)絡與信息系統(tǒng)改善的要求,把與中心城市聯(lián)系密切的周邊地區(qū)納入城市的發(fā)展范圍成為必然的趨勢[5],促進了城鄉(xiāng)交錯帶的形成。

      區(qū)位因素。城鄉(xiāng)交錯帶處于吸收城市先進科技的門檻位置,與市中心區(qū)的差異性較小,是溝通城鄉(xiāng)聯(lián)系較好的渠道;各種生產資料、生產要素相對于市區(qū)、遠郊區(qū)豐富;各種生產要素相對于市區(qū)和遠郊區(qū)價格較低,更具競爭力;處于區(qū)域性干道與城市道路的結合部位,有提供雙向輻射的交通條件。中心城區(qū)人地矛盾的壓力、城市與鄉(xiāng)村經濟差異、社會文化心理因素等為城鄉(xiāng)交錯帶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⑤應用

      讀“新商業(yè)空間區(qū)位類型示意圖”,如果規(guī)劃建設一個大型的倉儲式商場,則該商場適宜建在

      圖12 新商業(yè)空間區(qū)位類型示意圖

      A.郊區(qū)新城B.城市邊緣區(qū)

      C.城鄉(xiāng)結合部 D.城市核心區(qū)

      分析:本題應用到的是城鄉(xiāng)交錯帶的功能。大型的倉儲式商場占地面積大,需要大量的土地,而且需要建在交通便利且地租較低的地區(qū),而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城鄉(xiāng)結合部即城鄉(xiāng)交錯帶,故選C。

      三、結論

      在地理教學中運用NDCCU思維程序分析地理空間臨界點,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學生不可或缺的一種思維方式。

      [1][2][3] 梁進社.地理學的十四大原理[J].地理科學,2009,29(3):307-315.

      [4] 郭冠華,陳穎彪等.廣州市城鄉(xiāng)交錯帶土地覆被景觀格局時空分異[J].熱帶地理,2010,30(6):609-614.

      [5] 王開勇,陳田.對我國大城市行政區(qū)劃調整的思考——以廣州市為例[J].城市問題,2006(7):70-75.

      猜你喜歡
      雪線交錯帶臨界點
      基于臨界點的杭州灣水體富營養(yǎng)化多年變化研究
      海洋通報(2022年4期)2022-10-10 07:41:48
      草堂(2020年2期)2020-11-18 01:02:21
      雪線上的金剛
      水陸交錯帶生態(tài)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進展
      珠江水運(2017年17期)2017-10-10 08:16:03
      超越生命的臨界點
      政工學刊(2017年2期)2017-02-20 09:05:32
      超越生命的臨界點
      1987-2010年和林格爾縣農牧交錯帶土地利用與景觀動態(tài)變化研究
      天上的事情
      鹿鳴(2015年7期)2015-05-30 03:15:42
      綠洲-荒漠交錯帶沙漠擴散研究
      雪線高度分布規(guī)律及成因分析
      高尔夫| 甘肃省| 武鸣县| 樟树市| 广丰县| 余江县| 任丘市| 祥云县| 铜陵市| 集安市| 巫山县| 江阴市| 灵山县| 巴彦县| 晋州市| 上高县| 张家界市| 商都县| 德兴市| 鄄城县| 渭源县| 宁陕县| 山阴县| 威海市| 防城港市| 车致| 巴彦县| 无极县| 梅河口市| 松潘县| 武定县| 九龙城区| 迁西县| 泽普县| 延安市| 紫阳县| 华阴市| 富民县| 武鸣县| 枣强县|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