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強
正常人的前列腺是栗子大小,而廣東珠海76歲梁先生的卻長到了蘋果大小,多年來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很多像梁先生這樣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要么不管不治,要么害怕手術保守治療,還有人把前列腺與性病甚至癌變畫上等號亂投醫(yī)。其實,前列腺問題也要分癥而治。
前列腺炎:不能盲目“抗菌”“消炎”
前列腺炎發(fā)病率為10%~20%,好發(fā)年齡為25~45歲。不過前列腺炎很多不是“前列腺感染細菌發(fā)炎”,病因復雜,治療更不是“抗菌”“消炎”。
只有約5%的前列腺炎是急性,多數(shù)因細菌感染導致。這時會突然發(fā)熱、寒戰(zhàn)、乏力,肛門會陰部疼痛,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或急性尿潴留等。約95%的慢性前列腺炎沒明顯癥狀,可有后尿道、會陰和肛門處墜脹不適,大便或久坐時脹痛加重;排尿時尿道灼熱、疼痛并放射到陰莖頭部;放射性疼痛,最多見還放射到下腰痛;還可引起性欲減退、結膜炎、關節(jié)炎等病變。
引起前列腺炎,性活動是主因。少數(shù)特異性病菌感染導致的前列腺炎具傳染性。可見尿道口有膿性分泌物,取其分泌物或精液,培養(yǎng)病原體+藥物敏感試驗,就可揪出來,且藥物治療敏感性高,不難治。此外,絕大部分前列腺炎靠的是對因論治。如前列腺炎無感覺無不適,大可不必關注。
前列腺增生:僅10%的患者需手術
男性到了60歲或以上,超一半人的前列腺會增大,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
前列腺增生僅一半左右有臨床癥狀,以排尿異常為多,尿頻、夜尿增多,有些甚至一晚起夜七八次;排尿困難,如排尿無力、射程短、尿線細,甚至需用腹壓排尿;癥狀嚴重者甚至尿失禁或尿閉。
良性前列腺增生發(fā)病率高,但如果小便順暢,大可與它和平共處。僅約10%左右患者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指征包括:反復的尿潴留、合并嚴重或反復血尿、合并反復泌尿系感染,藥物治療無效;合并膀胱結石或膀胱較大憩室;繼發(fā)性輸尿管及腎積水,或伴腎功能損害。
前列腺癌:早期可行根治術
前列腺癌的病因至今不明,而外周帶則是癌癥的常發(fā)部位。多發(fā)于50歲以上男性,高發(fā)于65~80歲。
前列腺癌早期常無癥狀,中晚期可引起壓迫及轉移兩大癥狀。壓迫癥狀包括壓迫尿道出現(xiàn)排尿困難或異常;壓迫直腸引起大便困難或腸梗阻,或壓迫輸精管引起不射精;壓迫神經引起會陰部疼痛。而轉移癥狀則包括癌變侵及膀胱、精囊等;盆腔淋巴結轉移引起下肢水腫;癌骨轉移引起骨痛;癌侵及骨髓引起貧血。
早期前列腺癌,可采取根治性手術或放射治療。根治術只在癌變仍局限、未轉移才做,清切前列腺后,膀胱與尿道吻合。中晚期癌變可進行內分泌治療,配合中醫(yī)藥治療。晚期癌變多采取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