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踏踏
從西班牙北部的阿拉貢省到圣地亞哥,沿途會遇見特色各異的美食,吃貨們必將沉淪其中。
西班牙北部,是歐洲老饕們口耳相傳的美食圣地,這塊小小的土地上所有米其林餐廳組成的銀河系,光芒絲毫不亞于巴黎。從阿拉貢省到圣地亞哥,將會遇見特色各異的美食,吃貨們必將沉淪其中。
薩拉戈薩:火腿嘗新
薩拉戈薩這是阿拉貢省的首府,以洋薊和蘑菇聞名,特魯埃爾的火腿也是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薩拉戈薩住著一位以切火腿而聞名的廚師,我在他的餐廳有幸見到了本尊。他教我觀察火腿的腳踝,較粗的是普通白毛豬,極細(xì)的則是著名的伊比利亞黑毛豬,至于片火腿,講求力度和角度,靠的是多年的經(jīng)驗。傳統(tǒng)制作牛肉火腿是要將火腿掛在煙囪上,所以吃起來帶點(diǎn)煙熏味。其實,不僅豬肉和牛肉,馬肉、羊肉甚至鹿肉、兔肉都可以做火腿,但只有豬肉火腿才最地道。這里還有片薄的脊柱肉,外圈分布著亮澤的油花,如果你是位豬肉及火腿愛好者,就千萬別錯過了這家小館子。
阿拉貢地區(qū)還有道著名的料理Migas,是隔夜面包的二次利用。以前的窮人將吃剩下的面包撕碎,加橄欖油和大蒜炒制,傳統(tǒng)便沿襲下來。金黃色的面包屑干而酥松,可配上不同的食材,豬肉、香蔥、雞蛋都可以,可以一次吃到不同的搭配。
洛格羅尼奧:美酒產(chǎn)地傳統(tǒng)風(fēng)味
說到洛格羅尼奧,許多人也許從未聽聞,但說到拉里奧哈,一定知道那是西班牙最著名的葡萄酒產(chǎn)區(qū),洛格羅尼奧是拉里奧哈省的首府,從前的信徒在途經(jīng)洛格羅尼奧時,都會在此縱情享受美酒和美食。
百年老店Cachetero Comidas特別受歡迎,墻上布滿名人的留言和簽名。這里專做當(dāng)?shù)貍鹘y(tǒng)菜,如米血腸——將豬血、米粒、肉脂和洋蔥混合填塞入豬腸衣,看著不起眼的黑褐色血腸,切片油煎或烘烤之后會散發(fā)出陣陣香氣。咔嚓咬破腸衣,米粒就破腸爆開,外圈的米粒香脆,內(nèi)層的糯軟,混合著肉香和脂香,讓人垂涎欲滴。釀小墨魚則是將剁碎的墨魚肉和甜椒塞入小墨魚的體內(nèi),在橄欖油里微煎一下即成,雖無精致賣相可言,但絲毫不妨礙它以鮮美多汁的味道榮膺本地及納瓦拉省名菜的頭銜。拉里奧哈的小羊羔也是很有名的,當(dāng)?shù)厝嗽诩彝ǔJ羌逖蚺?,在餐廳則會點(diǎn)烤羊腿,爐火炭烤的羊腿讓整個餐廳彌漫著肉香。
潘普洛納:奔牛之城的精細(xì)
這個以奔牛節(jié)而聞名全球的城市,在非奔牛節(jié)的時候,其實是另一番安逸閑適的模樣。生活在納瓦拉自治區(qū)的首府,人們生活富裕豐足,自然對吃也很講究。街邊的小館每晚擠滿了人,每家出品的菜式都極富特色。北部人的胃口很大,吃得比南部人多,但身材卻比南部人苗條,大概是當(dāng)?shù)貧夂蚶湟紫?,且比南部人更少吃油炸食品,吃得更精?xì)也是原因之一。
用腌鳳尾魚罐頭的鋁罐做盛器,里面滿滿地放入腌鳳尾魚、烤芝士片、蛋白、魚子、黑橄欖,淋上蛋黃醬和科爾多巴番茄冷羹,一口便有鮮、甜、酸、咸各種味道充盈整個口腔。另一道頗具分子料理質(zhì)感的雞蛋泡沫,盛裝在蛋殼中,用勺子輕輕挖下去,才發(fā)現(xiàn)里面潛藏著蘑菇丁。本地的蘑菇質(zhì)柔嫩而味濃厚,使這道雞蛋料理表面波瀾不驚,卻讓人回味無窮。
圣塞巴斯蒂安:米其林星冠
巴斯克地區(qū)是公認(rèn)的西班牙最美味的地方,傳統(tǒng)巴斯克風(fēng)味菜肴獨(dú)具魅力。這里與法國接壤,吸收了許多法式料理的元素。良好的經(jīng)濟(jì)和強(qiáng)勁的消費(fèi)力又讓新派菜式在此有了孕育和成長的土壤,巴斯克地區(qū)的米其林星數(shù)是西班牙各省之冠。
圣塞巴斯蒂安是巴斯克地區(qū)的知名大城市,是有山有海的度假天堂,也是美食愛好者的味覺天堂。這里的街道仿佛囊括了整個城市的味覺世界,這座味蕾的迷宮,一旦跌入了,就再也走不出來,也許是我不想走出來吧。來到圣塞巴斯蒂安的第一個夜晚,我就在一輪又一輪的Pincho中淪陷了。這種以牙簽串起食材的小食,名字就來源于單詞Pinchar(刺穿),每家酒館的柜臺上都擺得琳瑯滿目,以最誘人的姿態(tài)招徠客人。
畢爾巴鄂:藝術(shù)與創(chuàng)意兼?zhèn)?/p>
同為巴斯克的著名城市,畢爾巴鄂是以古根海姆美術(shù)館出名的。就像這座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美術(shù)館一樣,其美食也極具創(chuàng)意與藝術(shù)性。
傳統(tǒng)餐館在畢爾巴鄂依舊受歡迎,吉塔里亞是畢爾巴鄂附近的小鎮(zhèn),以漁業(yè)聞名,所以這家同名餐廳自是擅長魚類料理。開放式火爐上炭烤的馬鮫魚,在桌邊剔骨后撒點(diǎn)海鹽,就引出它的鮮美來。嘉年華吐司則是將面包浸泡在加有香料的牛奶中一整晚,再裹上蛋液,放入橄欖油中香煎,熱騰騰的時候淋上朗姆酒,配一粒冰淇淋球,甜美指數(shù)接近爆表,一口咬下滿嘴芬芳。
畢爾巴鄂的周日特色小吃是炸章魚須,每家小館子都有。裹上一層薄薄的面粉外衣的魷魚須炸過后外層金黃酥脆,魷魚肉爽口新鮮,熱燙的時候吃最適合再來一杯巴斯克地區(qū)特色白葡萄酒,它近似于霞多麗,擁有迷人的水果芬芳。
拉科魯尼亞:海鮮攻勢
踏入加利西亞自治區(qū)的拉科魯尼亞省,迎接我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海鮮攻勢。加利西亞古時被稱為歐洲邊陲,大西洋的各類海鮮是自然帶來的福澤。加利西亞著名的藤壺、魚、海膽、蜘蛛蟹、龍蝦等各種海產(chǎn),在很多餐廳都能吃到。
Domus餐廳里除了本地海鮮料理,亦有我吃過最好吃的米飯布丁,草莓及香草冰淇淋球與稍許夾生的米飯在嘴里咀嚼,冷熱交替,不止有濃郁奶味,還有檸檬的微酸、肉桂的異香和橙味的清新。餐廳擁有絕佳的海景,初夏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身上,也為這道可人的甜點(diǎn)加分不少。加利西亞的八爪魚全歐洲聞名,不僅是因為八爪魚品質(zhì)上乘,更因為當(dāng)?shù)厝肆侠淼姆绞健R恢恢丶s2至3公斤的大八爪魚先要冷凍起來,料理前解凍,整只放入沸水中先上下撩三次使爪子分開,再視大小煮40分鐘左右后加蓋燜10分鐘。完成后剪成段盛在木碟中,淋上特級初榨橄欖油、撒上海鮮和紅椒粉,一盤傳統(tǒng)的加利西亞八爪魚就誕生了。
圣地亞哥:圣城經(jīng)典味
一路向西終于來到朝圣路的終點(diǎn)圣地亞哥,迫不及待到餐廳一嘗加利西亞特色的Lacon,這是火腿的前半段肉,淋上橄欖油和紅椒粉吃,清新誘人。墨魚汁面里除了有海蝦,還有鰻魚苗,吃起來鮮美異常,這種的食材來自于北部海域,野生而數(shù)量稀少。
圣地亞哥之路的象征是貝殼,中世紀(jì)時人們隨身帶著貝殼,用來接水喝。所以這里的特色甜品杏仁蛋糕有時候會做成杏仁形狀。這里的杏仁蛋糕只用杏仁粉、雞蛋和糖混合烤制,雋永的杏仁香氣很誘人,來到圣地亞哥一定不能錯過。(資料來源:《外灘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