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強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紅土鎳礦干燥與預焙燒工藝的探討
王永強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簡要介紹了紅土鎳礦預處理方面的工藝,對其干燥與預焙燒工藝的相關參數(shù)做了綜合分析,并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對紅土鎳礦預處理工藝數(shù)據(jù)進行了探討。
紅土鎳礦;干燥與預焙燒工藝;差熱分析;鎳鐵
隨著科技生產能力的不斷進步,我國冶金行業(yè)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其中不銹鋼行業(yè)已成為我國冶金行業(yè)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冶煉不銹鋼自然離不開鎳,此種資源較少,但需求量卻很大,其價格也呈現(xiàn)逐年不斷上漲的趨勢。因此,我國冶金行業(yè)對鎳冶煉方面的生產和研究正在加強。目前冶煉硫化鎳礦是傳統(tǒng)鎳冶煉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近年來隨著氧化鎳礦(紅土鎳礦)的進口,發(fā)現(xiàn)紅土鎳礦通過火法冶煉工藝處理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并且相較于硫化鎳礦而言,紅土鎳礦資源更為豐富,可以有效節(jié)省鎳礦資源成本,并且又不會延誤不銹鋼生產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文重點介紹紅土鎳礦預處理方面的相關工藝及技術,為相關方面的設計研究提供些有益的借鑒。
鑒于紅土鎳礦種類眾多,且其多種特性會受到環(huán)境、開采層、運輸方式等因素影響,直接導致其所含結晶水量的不同,游離水的存儲位置以及含量也有很大差異,因此其也成為了選擇焙燒方案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鎳鐵冶煉的過程中,若紅土鎳礦的焙燒、干燥工藝選擇不合理,會直接影響到不銹鋼材的質量以及數(shù)量,很容易造成費時、費力卻又難以見到很大成效的結果,因此應以合理可靠以及節(jié)能降耗為核心理念,從而選擇或設計相關方案,并在不斷的實驗中確定各種紅土鎳礦的含水量,同時確定焙燒時間、焙燒溫度,以及干燥時間、干燥溫度的最佳指數(shù)等,以便于通過有效數(shù)據(jù)來改進生產實踐,從而更好應對不同種類的紅土鎳礦,提高預處理工藝的水平。
紅土鎳礦干燥工藝與預焙燒工藝應用,注重對紅土礦自身的特點進行把握,保證在對紅土礦處理過程中,能夠保證紅土礦更好地滿足實際需要,使其功能和作用得到較好的發(fā)揮。
3.1 紅土鎳礦干燥工藝分析
3.1.1 把握最佳焙燒時間
紅土鎳礦干燥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礦石中的大部分游離水含量,處理過程中,需要正確使用差熱分析儀,以便找到最佳焙燒溫度。同時,要注重在限定溫度下對反應管進行加熱,以達到減少管內水分的目的,從而衡量紅土礦水分減少后重量,并能夠對紅土礦中的主要化學成分進行把握,以保證干燥工藝能夠發(fā)揮較好的效果。紅土礦經過干燥后,其溫差分析情況較為明顯,具體見圖1。
圖1 差熱分析曲線
能夠發(fā)現(xiàn),吸熱峰與放熱峰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這一點可以從數(shù)量以及時間方面看出。紅土礦干燥后,吸熱峰高達三個,而放熱峰只有一個,不同的吸熱峰顯示了不同的時間段,并且其具體展現(xiàn)效果與其所脫除的結晶水也有很大關系,此種現(xiàn)象屬于紅土礦焙燒中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之一。同時,紅土礦第三個吸熱峰的結晶水脫除狀況并不明顯,但一、二吸熱峰卻有明顯體現(xiàn),由此可見,當?shù)竭_第三個吸熱峰時,結晶水脫除量已經趨于邊緣,而放熱峰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與化合反應有關。當溫度達到662.7℃時,吸熱峰情況最為明顯,當溫度達到811.5℃時,即會出現(xiàn)放熱峰現(xiàn)象,可見最佳焙燒溫度應處于662.7~811.5℃之間。
3.1.2 把握溫度以及時間對干燥過程的影響
紅土鎳礦干燥處理過程中,當溫度處于600~850℃之間時,在限定時間下,溫度升高的同時水分脫除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并且在同樣的溫度區(qū)間下,物料達到衡重所需時間相同,為40min。溫度不同不會對干燥時間產生多大影響,由此可見,最佳干燥時間定為40min。當溫度得到650℃時,游離水的脫除已經不成問題,這一狀態(tài)下,進行干燥處理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不同溫度下干燥時間-減重曲線圖見圖2。
圖2 不同溫度下干燥時間-減重曲線圖
同時,紅土礦經過干燥后,干燥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脫水作用,但僅限于游離水,對于結晶水而言作用并不明顯,因此仍然需要進行焙燒處理。
3.2 預焙燒工藝分析
預焙燒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礦石中的結晶水和殘余的游離水,其工藝應用過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幾點內容:①脫水速度最快時的溫度為800℃,因其并不是溫度升高,脫水速度即加快的關系,因此可以斷定最佳焙燒溫度應為800℃;②經過焙燒后,物料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提升脫水量,其與時間、溫度均有直接的關系。物料由開始焙燒時富有的豐富含水量,直到含水量區(qū)域完全消失,所需時間大約在80min左右。紅土鎳礦雖然種類眾多,但大多數(shù)物料達到衡重狀態(tài)所需時間為80min,此時已經不存在任何結晶水,故最佳焙燒時間80min;③當紅土礦經歷干燥以及焙燒兩個階段后,該物料中的水分已經消失殆盡[2];④所謂焙燒,其實就是幫助紅土鎳礦脫離水分的過程,焙燒溫度可以在662.7~811.5℃之間,但鑒于其最終需要經過冶煉,即會出現(xiàn)熱交換現(xiàn)象,此種現(xiàn)象會將物料的溫度在瞬間降低,因此可以排除最低溫度。(焙燒時間與減重曲線關系圖見圖3)
4.1 干燥溫度
圖3 焙燒時間與減重曲線關系圖
由于現(xiàn)場工業(yè)生產布置或許會與實驗布置有所出入,因此應考慮到干燥筒的進氣溫度因素,若其溫度為800℃,但煙氣需要經過長達100m的煙氣管道,勢必會使溫度有所下降,應在150℃左右,此時溫度應為650℃,符合最佳干燥溫度,因此可以將干燥筒進氣溫度定為800℃[3]。
4.2 干燥時間
干燥效果在40min時可以達到最佳狀態(tài),此時物料也能夠保持恒重狀態(tài),此種情況充分說明了此時物料中已經沒有了游離水,然而經過干燥后,雖然物料中的游離水可以脫除干凈,但依然有部分結晶水難以脫除。
4.3 焙燒溫度
紅土鎳礦的最佳焙燒溫度應以800℃為主,當?shù)竭_此溫度時,結晶水的脫除率最高,不僅在速度上,在脫除量中也有明顯體現(xiàn),而此結論可以參照差熱分析結果的分析得出,此結論也同時結合了高溫煙氣的因素,其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完成與物料的熱交換,故將溫度定為800℃十分具有說服性。
4.4 焙燒時間
在紅土礦的焙燒中,我們已經初步確定了最佳焙燒溫度,而當處于最佳焙燒溫度的情況下,當焙燒時間趨于80min時,紅土礦中不僅不再含有游離水,結晶水也不復存在,物料趨于恒重,最有效的焙燒時間是80min。
如今不銹鋼產業(yè)備受重視,用紅土礦還原熔煉鎳鐵,再由鐵合金爐料提供鎳元素用以制造不銹鋼的短流程具備原料豐富、資源利用率高、生產成本低、市場前景好等明顯優(yōu)勢,把握好開發(fā)紅土鎳礦的技術也顯得十分重要。紅土鎳礦預處理工藝通過一些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比對分析,歸納總結,應用到生產實踐上將起到借鑒指導的作用,提升紅土鎳礦干燥與預焙燒工藝技術將具有廣泛的前景。
[1]張建良,毛瑞,黃冬華,邵久剛,李峰光.紅土鎳礦脫水機理及還原過程動力學[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3(05)03:843~851.
[2]蔣曉光,宋承鋼,褚寧,李衛(wèi)剛,陳宇,姜莉,張彥甫,郭成偉,王艷君,林忠,穆彪.熱干燥法測定紅土鎳礦交貨批水分含量[J].檢驗檢疫學刊,2013(11)05:10~14.
[3]舒方霞,劉凱華,李輝,叢自范.硫酸化焙燒-浸出法處理鎳紅土礦工藝研究[J].材料研究與應用,2012(05)01:69~74.
TF046.2
A
1004-7344(2016)36-0233-02
2016-12-10
王永強(1984-),男,工程師,主要從事冶金工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