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自己的人像作品有所不同,利用后期技術在短短的幾個步驟后,就可以用“半調圖案”創(chuàng)建出類似安迪-沃霍爾的波普作品,而且還可以帶上些草間彌生的波點風格。
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創(chuàng)作的《瑪麗蓮·夢露》、《金寶罐頭湯》是世界著名的波普藝術作品。在我們的項目中,我們利用“半調圖案”將圖像像素化,有了這個濾鏡我們可以過濾掉過多的細節(jié)和原本的顏色,第一階段的黑點像素肖像很像草間彌生的波點風格。然后我們創(chuàng)建了一系列簡單的顏色圖層,以此來模仿沃霍爾的典型波普風格。最后是“曲線”調整圖層的使用,以此來得到更為合適的對比度。
1.打開圖像
選擇一張合適的肖像作品,利用“裁剪工具”裁切成方構圖。點擊圖層面板的“背景”圖層,將其復制。
2.應用濾鏡
首先使用“濾鏡|轉換為智能濾鏡”。按[D]將黑色和白色作為前景/背景顏色。在“濾鏡|濾鏡庫|素描”中找到“半調圖案”。選擇“大?。?”、“對比度:50”和“圖案類型:網點”。
3.創(chuàng)建顏色圖層
新建圖層,“混合模式”改為“線性加深”,用濕邊畫筆對肖像的每一處細節(jié)進行涂畫。首先,該系列中的皮膚顏色色值可設為“#:F9D7E6”,對于嘴唇我們使用色值“#:F95963”,然后色值“#:54EEE3”用于眼瞼,頭發(fā)則是“#:FCEB32”,背景是“#:77F6FB”。
4.調整對比度
如果顯示的色彩過于強烈,可以減少圖層的“不透明度”。最后使用調整圖層“曲線”拉出更高的對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