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
一個名為克里斯的美國人因長年旅居臺灣而愛上臺灣,到巴西里約奧運會觀賽幫中華臺北隊助威。日前他曾帶著“中華民國國旗”到舉重賽場加油,但在乒乓球賽場時遭到大會人員勸阻,并要求他把帶有“國旗”圖案的衣服脫掉。
據(jù)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10日報道,克里斯稱,他在里約時間8日晚間到乒乓球場館,替中華臺北選手鄭怡靜的16強之戰(zhàn)助威。他才坐下來10分鐘,一名女性大會人員便走過來要求他換位子、不得坐到有攝影機會拍攝到的地方??死锼狗Q,“我說不要,她說不能讓臺灣的國旗T恤被轉(zhuǎn)播出去”。報道稱,克里斯之前掛在舉重比賽場地的“中華民國國旗”并沒有掛在乒乓球賽場,但他身上穿著設(shè)計的臺灣“國旗T恤”。一名男性高層隨后也找到克里斯,表示“這里不能出現(xiàn)非奧運會員的旗幟”??死锼罐q解稱,“我這是衣服,不是旗子”。最后大會出動兩名軍人,要求克里斯脫掉衣服,不然就驅(qū)逐他出場。
每當(dāng)臺灣參與國際體育賽事時,有關(guān)中華臺北和“國旗”等議題就會被拿出來討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也報道稱,2004年雅典奧運會,臺灣跆拳道選手陳詩欣獲得金牌,在頒獎典禮上升起的不是“國旗”,而是名為“中華臺北”的奧委會會旗,“中華臺北根本是不存在的國家”,并稱這一切都是臺灣接受政治妥協(xié)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回顧稱,臺灣奧委會資格自1971年被邊緣化,因此拒絕參加1976年和1980年兩屆奧運會。1979年,國際奧委會通過名古屋決議案,臺灣之后只能以“中華臺北”名義參加奧運會,不能使用“中華民國國旗”和“國歌”,臺灣1981年表示接受,并重新參加1984年冬季奧運會。
這則新聞引發(fā)臺灣網(wǎng)民的熱烈討論。反對用“中華臺北”的人稱,“美國一面扯后腿不給我們改名獨立,一面假惺惺抱不平,實際上是國民黨打手”。支持者則直言,“如果用臺灣,現(xiàn)在看得到許淑凈拿金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