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中華
【摘要】 目的 研究觀察手法復位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在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方法 137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 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67例)和對照組(70例)。研究組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方式治療, 對照組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方式治療。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骨愈時間及治療后掌傾角、尺偏角及治療優(yōu)良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12.3±1.7)d、骨愈時間(83.7±14.2)d均明顯少于對照組(14.6±1.9)d和(92.9±16.3)d(P<0.05);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掌傾角(7.23±0.31)°, 尺偏角(26.34±1.85)°, 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07±0.28)°和(27.08±1.92)°(P<0.05);研究組治療優(yōu)良率為88.0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86%(P<0.05)。結論 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相比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 可減少患者住院時間, 加快骨折愈合, 具有較高的治療優(yōu)良率。
【關鍵詞】 橈骨遠端骨折;手法復位;切開復位;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69
橈骨遠端2~3 cm范圍發(fā)生的骨折稱為橈骨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是骨科常見骨折類型, 占骨折10%左右, 多由直接外力或間接外力導致[1, 2]。橈骨遠端骨折分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以及巴爾通骨折[3]。腕關節(jié)結構最復雜, 活動頻率高, 橈骨遠端骨折如治療方法不當, 復位不理想, 易造成不良愈合或畸形愈合, 嚴重影響腕關節(jié)功能, 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4, 5]。本院分別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 對比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7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67例)和對照組(70例)。所有患者知情后自愿參與本研究,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納入標準 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確診為橈骨遠端骨折的患者, 年齡18~60歲。排除合并嚴重精神障礙、意識障礙患者。
1. 3 方法 研究組患者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方法治療。采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進行手術, 取橈骨遠端掌側切口, 自遠側腕橫紋縱行6~8 cm切口, 于橈動脈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鈍性分離至旋前方肌, 部分切開旋前方肌至橈骨端止點暴露骨折端。經手法復位牽引恢復橈骨原有長度, 整復骨折及掌傾角、尺偏角, 保持關節(jié)面平整, 復位滿意后給予“T”形鎖定鋼板螺絲釘內固定, 清洗關閉切口。對照組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方法治療。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手法復位, C臂機透視檢查復位情況, 復位滿意后給予石膏或夾板固定, 每周行X線復查, 調整或更換外固定, 4~6周據愈合情況拆除外固定。兩組患者均具治療后耐受情況型指關節(jié)、腕關節(jié)恢復馴練。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 X線片觀察治療后患者掌傾角、尺偏角。治療效果:按X線片評估患者骨折復位和愈合情況、掌傾角、尺偏角等, 結合腕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給予評分, 總分100分, <70分為差, 70~80分為可, 81~90分為良好, >90分為優(yōu)。優(yōu)良率=(優(yōu)+良好)/總例數×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骨愈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掌傾角、尺偏角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研究組治療優(yōu)良率為88.0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86% (P<0.05)。見表2。
3 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常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和切開復位內固定兩種方式治療。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方法簡單易行, 不給患者造成額外創(chuàng)傷, 但復位效果不甚良好, 易造成二次移位或畸形愈合, 特別對于粉碎性骨折和不穩(wěn)定性骨折, 治療效果一直不理想。切開復位可對骨折處進行直接復位, 具有復位效果良好、內固定牢固、術后功能鍛煉早等特點, 避免了手法復位反復整復對軟組織的損傷, 促進骨折愈合, 降低患者畸形愈合現象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臨床具有較高的治療優(yōu)良率。
本研究中, 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患者住院時間、骨愈時間均明顯少于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患者(P<0.05), 治療后, 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患者掌傾角、尺偏角明顯優(yōu)于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患者(P<0.05), 治療優(yōu)良率(88.06%)顯著高于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患者(72.86%)(P<0.05)。
綜上所述, 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 安全性高, 骨愈快, 治療優(yōu)良率高, 臨床效果優(yōu)于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
參考文獻
[1] 邵芳. 切開復位內固定及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13):128-130, 133.
[2] 徐文停, 倪誠, 喻任, 等. 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4, 29(1):50-51.
[3] 惠正廣, 張鎮(zhèn), 李朝頂, 等. 3種方法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5, 30(5):494-496.
[4] 李生茂, 馬長福, 江明, 等. 老年橈骨遠端不穩(wěn)定性骨折的治療體會. 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3, 22(5):436-438.
[5] 石展英. 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進展.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4, 16(5):710-712.
[收稿日期: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