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橋
我曾經(jīng)纏著父親追問:“爸,你年輕的時候就沒有一個可以讓你為之瘋狂的夢想嗎?”
執(zhí)著于這個問題,是我覺得父親的生活太過平淡:每天拎著公文包,走同樣的路,干同樣的事,到了家吃完飯,倒頭便呼呼大睡。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我想都不愿意想。正因如此,我嚴重懷疑父親到底有沒有過十幾歲的年少輕狂,有沒有過讓人不顧一切的夢?;蛘?,他曾經(jīng)是一塊散射著鋒利光芒的銳石,卻被庸常的生活切割得棱角全無。
終于,在我第七次問這個問題時,父親不再只揮一揮手打發(fā)我,而是默默地凝視著窗外無盡的黑夜,緩緩地開了口。
“哪里敢有什么夢想,那時候飯都吃不飽?。 ?/p>
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那年上初中,一個人到鎮(zhèn)里住校,整天喝稀粥,那粥稀得能照見人影。然后就是頭暈眼花,上課的時候眼冒金星,走在路上總撞樹,餓呀!”
我從未體會過這種饑餓,只有默默傾聽。
突然,他的眼中閃爍出光芒。
“我的同學二胖,他家每天給他送一個雞蛋,在那個年代簡直就是奢侈至極的美味。有時候看著二胖手里抓著的熱乎乎的水煮蛋,恨不得上去搶了來。還好,自制力夠強。從那時起,我就有了一個夢想:以后每天能吃上一只雞蛋?!?/p>
我差點笑出聲來。這算什么夢想?一只雞蛋?此時此刻,我們家的冰箱里就躺著好幾十只。我竭力不讓失望之情流露出來。
父親似乎也發(fā)覺自己曾經(jīng)的“遠大夢想”挺可笑。但很快,他的眼神黯然了。
“那一年,我十八歲。高考前最壓抑的一個月,幾次模擬考試,一次不如一次。你爺爺每天晚自習都蹬上自行車,騎幾十里的土路來學校,就為了給我送一碗蒸雞蛋。我每吃一口,眼淚就嘩嘩地淌。我不讓他再送來,他卻執(zhí)意說‘這點東西咱供得起。我何嘗不知,家里一共兩只下蛋的雞,你兩個叔叔平日里連個蛋殼都見不到,更別提你爺爺奶奶了。他們一口都舍不得吃,全留給了我?!?/p>
“我始終不忘那個彷徨的夢想,直到高考放榜那天,我知道,我的夢想總會實現(xiàn)的……”
我安靜地望著平時不茍言笑的父親,他成熟的外表下竟有這樣不為人知的“夢想”。
那一夜,我們聊了很久,似乎全世界都沉浸在父親的夢想里。
而我,又會在何時何處,向誰訴說我的夢呢?
【作者系江蘇省濱海中學高一(1)班學生,指導教師: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