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娜, 祝東升
作者單位:100078 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 乳腺科 作者簡介:趙立娜(1979-),女,北京密云人,主治醫(yī)師,碩士.
?
個案報告
注射隆乳術后合并乳腺癌一例報道
趙立娜, 祝東升
作者單位:100078 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 乳腺科 作者簡介:趙立娜(1979-),女,北京密云人,主治醫(yī)師,碩士.
注射隆乳; 乳腺癌; 注射材料
2010年11月,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乳腺科收治1例注射隆乳術后6年發(fā)生乳腺癌的患者,術后系統(tǒng)治療并隨訪4年余?,F報道如下。
患者女性,39歲。于2004年在某美容院行雙乳注射隆乳術,自訴注射物品為“英吉爾法勒”,雙側總劑量約300 ml。注射后雙乳外形尚可,患者無不適。2008年始患者自覺雙乳隱痛不適,并可觸及雙側乳房硬塊,于外院診斷為:乳腺增生,異物包裹。給予口服中成藥對癥治療(具體不詳)?;颊甙Y狀日漸加重,精神緊張,來我院就診要求取出注射物。乳腺彩超提示:雙乳腺隆乳術后,假體形狀不規(guī)則,部分外滲,伴結節(jié)形成。考慮為注射異物包裹。于2010年11月,以“注射隆乳術后6年,雙乳硬塊伴隱痛不適2年”入院。查體:胸廓發(fā)育正常,雙乳欠對稱,右乳乳頭略上抬,右乳上方局部隆起,單側容積約400 ml;乳房中度下垂,雙乳腺腺體厚薄不均,均可觸及散在不規(guī)則片塊、結節(jié),尤以右乳上方明顯,局部皮膚略水腫、變硬(圖1)。雙腋下未觸及腫大淋巴結。入院診斷:雙乳注射隆乳術后異物包裹;雙乳Ⅱ°下垂?;颊咭笕〕鲎⑸洚愇锏耐瑫r,保持雙乳外形美觀,無手術禁忌證。于全身麻醉下行“雙乳異物取出術+雙環(huán)式乳房下垂矯正術”,術中見雙乳內注射假體色暗黃、黏稠(圖2),腺體組織變硬,色晦暗,左乳上方及右乳上方腺體變性顯著,尤以右乳為甚(圖3);分別取左乳、右乳部分可疑變性組織送病理檢查。術后術區(qū)積血、積液,經穿刺抽出積液處理,傷口無感染,愈合良好。術后病理:(右乳變性組織)浸潤性乳腺導管癌,另見黏液樣物及肉芽腫形成。免疫組化:ER(+),PR(+),HER-2(-),P53(+),Ki-67(+)>5%,CD34(-),PCNA(+)。左乳變性組織少許纖維結締組織中見黏液樣物質周圍肉芽腫形成。與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其經慎重考慮后,決定積極配合進一步治療。20 d后,全身麻醉下行右乳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圖4),術中見腋窩多枚質硬淋巴結,手術順利。術后病理:(右乳)浸潤性導管癌,腫物約為5.0 cm×2.8 cm×1.8 cm,各邊緣均陰性,其中部分腫物鄰近底邊緣。腋窩淋巴結見轉移癌(10/23)?;颊咝g后恢復良好,于2010年12月開始第1周期化療,TAC方案:紫杉醇(進口)150 mg(第1天)、120 mg(第8天),環(huán)磷酰胺800 mg(第1天),吡柔比星注射劑50 mg(第2天)。患者順利完成6周期化療后,行局部放射治療1周期(25次)。放化療均結束后給予內分泌治療,每日2次口服枸櫞酸他莫昔芬10 mg。至今患者術后已4年余,全身檢查未見復發(fā)及轉移病灶。繼續(xù)隨診復查。
圖1 注射隆乳術后右乳上方隆起 圖2 術中見乳內注射物黏稠、暗黃 圖3 右乳乳腺組織變硬色晦暗 圖4 右乳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前
“英吉爾法勒”名為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是一種人體軟組織填充劑,廣泛應用于隆乳、體表軟組織凹陷性缺損的填充等整形美容手術[1],因手術后出現了一系列并發(fā)癥,如常見的術后感染、硬結等[2-6],于2006年被禁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在中國應用了近10年,主要用于注射隆乳。注射材料變性及局部腺體組織變性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但合并乳腺癌的患者較為罕見。迄今為止,國內報道注射隆乳術后并發(fā)乳腺癌3例[7-8],患者初始多以乳房腫塊就診,均被誤認為注射物聚積而未能及時手術活檢,分別延遲治療4、6、12個月,給早期診斷、治療帶來了相當的困難。有文獻報道了注射隆乳術后出現乳腺癌的病理特點分析[9-10],臨床易誤診為注射硅膠的炎癥反應。病理檢查可見在癌細胞巢之間存在黏液樣淡藍色均勻一致的硅膠,認為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可能是尚待證實的誘發(fā)或促進乳腺癌發(fā)生的原因之一。因其和乳腺癌的發(fā)生有一定的相關性,注射隆乳并發(fā)乳腺癌容易誤診。結合本病例,我們認為:⑴該患者注射隆乳術后6年合并乳腺癌,是否與隆乳材料有關,尚無直接的證據,需進一步驗證。⑵該患者出現乳房疼痛性腫塊等不適癥狀病史達2年多時間,期間就診及檢查均誤將腫塊認為是注射物局部包裹,延誤了診斷、治療,此次就診為患者主動要求取出假體;術中肉眼見異常組織送檢病理方明確診斷,因錯過早期診斷、最佳治療的時機,只得切除乳房。雖經系統(tǒng)治療,術后4年未見復發(fā)轉移,但患者仍屬高危人群,復發(fā)轉移風險性仍存在。⑶行注射隆乳整形美容手術的患者多為年輕女性,術后10年左右患者已步入中年。由于中年女性的乳腺癌發(fā)病率在不斷提升,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專科醫(yī)師更應細致檢查,以明確病變性質,避免診斷遺漏和延誤治療。
[1] 吳坤南. 醫(yī)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法隆乳術. 見:亓發(fā)芝. 乳房整形再造外科[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1:57-62.
[2] 何 儉, 劉曉夏, 殷劍波.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后的并發(fā)癥及治療[J]. 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 2014,20(1):10-13.
[3] 王先成, 喬 群, 孫家嘰, 等. 經乳暈切口處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后并發(fā)癥[J].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5,21(5):332-334.
[4] 麥 慧.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后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6,22(4):276-277.
[5] 劉治強, 劉立剛.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術后并發(fā)感染的治療[J]. 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 2005,11(5):308-309.
[6] 陳 平, 陳建敏, 金 玲. 17例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后哺乳期并發(fā)乳房膿腫的臨床治療[J]. 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4,(4):79.
[7] 武勇進, 劉立剛, 邙建波, 等. 行注射隆乳后合并乳癌一例[J].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3,19(4):312.
[8] 王 慕, 王曉陽, 侯曉冬, 等.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后伴發(fā)乳房惡性腫瘤2例報道[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10,14(8):1488-1490.
[9] 陳國勤, 劉 蓉, 顧瑩瑩. 硅膠注射隆乳術后出現乳腺癌病例分析[J].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4,20(5):330-332.
[10] 孫艷花, 宋建明, 溫 文, 等. 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隆乳術后的乳腺病變[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11,15(25):4623-4626.
10.3969/j.issn.1673-7040.2016.08.007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