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相玉
老照片中的兩次“七一”
◎文//李相玉
李相玉,1932年出生,1952年入黨,遼寧法庫人。1945年在黑龍江參加革命,在解放戰(zhàn)爭中隨所在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從黑龍江一直打到海南島,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隨部隊首批過江并打響了“入朝作戰(zhàn)第一槍”。在部隊期間歷任副排長、營教導員等職務,立小功三次。1975年轉業(yè)到鐵嶺,1992年離休。離休后堅持義務宣講“紅色故事”30余載,出版書籍15部,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足跡遍及北京、張家口、牡丹江、四平及遼寧省內(nèi)各地。2010年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在黨的95歲生日來臨之際,李相玉同志整理自己珍藏的老照片,為大家講述——
上面這幅照片拍攝于1951年7月1日,我們敬愛的黨30歲生日那天夜里的朝鮮戰(zhàn)場上,照片上的兩名同志是和我一起參加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拍攝者是團部的記者。在這場小型戰(zhàn)斗中,我們俘虜了5個英國兵。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初期,美軍掌握著制空權,還有部分特務跟著我們打各種顏色的信號彈,為飛機指示目標。因此,我們部隊一發(fā)現(xiàn)信號彈,就馬上派人去抓。
1951年7月1日,輪到我們連進山抓敵特。天剛黑,連長就帶領我們進山埋伏??裢臄橙苏J為,這天是“七一”,我們會給黨過生日,不會上山。于是,他們大搖大擺地上了山,正準備打信號彈,被我們發(fā)現(xiàn)了。
連長一聲令下,我們迅速出擊,敵人顧不上發(fā)信號彈,撒腿就跑。我們追過去,沒找到他們,就四處搜索。不一會兒,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深洞,用手電往里面一照,“啪”的一聲打出來一槍,我們立即還了幾槍,打得里面哇哇亂叫。
我們的翻譯沖里面喊話,讓他們先把槍扔出來,然后挨個爬出來,不然就往里邊扔手榴彈。敵人乖乖地扔出來七支卡賓槍,然后一個一個爬上來,一共5個人。他們指著洞里說,下邊還有兩個,已經(jīng)被我們擊斃了。
押回去一審問,原來他們是英國兵。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衣服上有很多兜,里邊裝著餅干、罐頭、撲克以及一大把裸體女人照片,還有一個官方發(fā)的小冊子,上邊規(guī)定:孤立無援時,沒有子彈時,四面被包圍時,突圍無望時,可以繳械投降。
這樣的部隊讓我很鄙視:吃喝玩樂樣樣精通,一看情況不妙就舉手投降,這哪是個有戰(zhàn)斗力的部隊?確確實實是“紙老虎”!
這張照片拍攝于1961年7月1日,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門前。
從1957年起,我在四平某部當政工干部。每到“七一”這天,我都要給戰(zhàn)士們講黨的歷史,重點是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的情況。不知不覺間,我產(chǎn)生了一個強烈的想法:一定要去一趟上海,瞻仰黨的誕生地,把所見所聞講給戰(zhàn)士們以及自己的后人聽。
1961年6月末,在黨的40歲生日來臨前,我利用休假時間,坐了一宿硬座火車趕到了上海。
7月1日,天剛亮,我就徒步去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占了個頭號。當時紀念館還沒開門,參觀者也都沒來,只有個攝影師在門口等活兒,我就叫他給我照了這張相作為紀念。參觀完紀念館,我又倒車去嘉興南湖瞻仰了“紅船”,留下了永生難忘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