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葉深深
榴花深處紅顏夢
◎蓮葉深深
顏高、字好、小文藝;愛書、做夢、有點萌。
她叫李桂玉,字姮仙,出生在陜西,自小喜歡讀書閱史。后隨父親回到南方家鄉(xiāng),愛上了南方女子傳誦的彈詞。那七字一句的韻文,一詠三嘆的節(jié)奏,曲折生動的故事,還有唱起來婉轉(zhuǎn)低回、口齒沁香的音韻,都讓她無比著迷。于是她把自己的夢也用彈詞寫出來,一句句、一章章都注入纏綿的情思和非凡的勇氣。
還未出閣時,她常坐在院子里的石榴樹下讀書。輕柔的風吹起她緋色的衣衫,襯得她更加美麗嬌艷。淡淡的石榴花香也隨之飄散在靜謐的小院中,令人心曠神怡。
可她渾然未曾注意,只專心讀書。手中是卷史書,發(fā)黃的書頁上敘述著前朝興衰,落入眼中的都是國事紛亂,百姓流離,將帥無能……不知讀到哪一頁,她忽然棄書凝眸,深深嘆息:那些執(zhí)掌天下的男人啊,空有權(quán)勢地位,只顧爭權(quán)奪利爾虞我詐,竟無法安邦定國。這時,一朵石榴花被風吹落,恰好落在翻開的書頁上,她抬頭,看到那樹榴花開得正好。她的目光穿越婆娑樹影,望向更遠處的藍天白云。忽然心中一動,一個綺麗的夢想在心底發(fā)芽。
從那時起,這夢想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無論是隨父親來到湖南,還是嫁為人婦,抑或隨夫輾轉(zhuǎn)至福建,她始終惦記著這個夢。從北到南,不同的山水草木滋養(yǎng)潤澤著她的情懷,迥異的風土人情豐厚了她的閱歷。在與夫君花前月下詩詞唱和之際,在操持家務的同時,她不停讀書寫字,用心品評,一點點豐盈內(nèi)心。她還是那個溫柔嫻雅的女子,可心中已裝滿山河日月,正在一點點編織那個石榴花下的夢。她在等待,等夢想飽滿圓潤之時。
可誰知世事難料,深愛的丈夫忽然在福州患病離世。盡管在這里舉目無親,可她并未退縮逃避。沒有依靠,她一樣能夠駕馭人生,主宰命運。在福州數(shù)年,她的學識才華早已聞名遐邇,幾家富戶爭相請她教家里的女孩讀書寫字。她素來驕傲,不肯寄人籬下,于是自己開辦女塾,每日領(lǐng)著那些妙齡少女讀書賦詩,講史解文。
時光在寂寞青燈下,花開花落間翩然而過。此時的生活雖然豐裕平和,衣食無憂,可好像缺了點什么。直到那年夏天,看到鮮艷的石榴花落滿臺階,她才恍然想起那個綻放在石榴花下的夢想。
她不再猶豫,鋪開素紙,飽蘸濃墨,開始動筆。卻不想這一寫就再無盡頭,寫過繁盛的夏,寫過蕭瑟的冬,整整寫了357卷,480多萬字,竟還未寫完。
她想起少女時代恣意盛放的石榴花,于是便把這個情節(jié)寫進小說,并將之命名為《榴花夢》。這是一個如榴花般繁復明媚的故事,是深閨女子渴望與男人平等的夢想,更是一部紅顏自強不息、建功立業(yè)的勵志傳奇。
只顧埋頭寫作的李桂玉并不知道,她寫的這部彈詞小說《榴花夢》,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韻文小說。但同曹雪芹一樣,李桂玉沒能把《榴花夢》寫完。辛苦的寫作讓她耗盡心血,她還沒來得及將這個悠長美麗的夢編織完,就香消玉殞了。
李桂玉離開了,可她編織的故事還沒完,一直傳誦在朱門深閨中。
“雖無正史詩書妙,離合悲歡頗足觀”。《榴花夢》的故事雖是虛構(gòu),可故事里那些光彩照人的女子卻如此動人。她們的悲歡離合承載了千百年來被壓抑束縛的女性的夢想,這部尚未完成的小說一經(jīng)流傳,立刻深得女性的喜歡,她們不辭辛苦,紛紛輾轉(zhuǎn)傳抄。一邊抄一邊讀,一邊流淚一邊歡喜,她們把自己想象成書中人物,用那些故事?lián)嵛繎n傷寂寞的心靈。在福建地區(qū),《榴花夢》的抄本曾風靡一時,是女子出嫁時必備的嫁妝之一。
未完的《榴花夢》被傳抄了很多年,讓人喜歡,卻又嘆息它未能完稿的缺憾。幾十年后,深愛這部小說的福州女子翁起前和親戚楊美君循著原書的脈絡,共同續(xù)寫了最后三卷,才終于將這部彈詞小說寫完。
石榴花不知世事變遷,依舊年年盛開??赡亲鰤舻呐釉缫巡辉冢褖粝攵既谌胍徊亢品钡摹读窕▔簟分?,為中國文學史貢獻了一部女性的勵志傳奇,代代傳誦,經(jīng)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