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娟]
?
機場里的小旅行
[文/鄧娟]
“尊敬的旅客,我們抱歉地通知您,您乘坐的航班由于……”令人害怕的通知還是來了,延誤的事實一旦在腦子里散開,所有惡劣情緒在瞬間被孵化。我意識到接下來的一連串計劃,都將如被推翻的多米諾骨牌,要因為這個不屬于個人失誤的因素而更改。
等待如此可怕,更可怕的是不知道還要等多久。這個銀灰色框架、落地玻璃幕墻、锃亮大理石地板的環(huán)境,剛才還在向你展示現(xiàn)代生活的節(jié)奏和氣息,現(xiàn)在卻成了禁錮你的龐然大物。
但是,并非所有的機場面目可憎。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的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精致、舒適,一如這個國家流露的氣質(zhì)。機場內(nèi)除了有游戲室和24小時影院,還分別建立了以仙人掌、夢幻花園、蘭花、向日葵和蝴蝶為主題的五大花園,展示著美不勝收的熱帶島國風(fēng)情。
荷蘭,甚至把國家博物館搬進了阿姆斯特丹機場,無須辦理入境手續(xù),你就能飽覽歐洲洼地黃金時代的珍品。此外,韓國仁川機場有汗蒸桑拿,日本北海道新千歲機場有天然溫泉,在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能享受到米其林名廚烹飪的大餐……
在機場,你無法改變環(huán)境,便只能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安排些事情,找一點樂子——
看電影或看書不一定是好主意,對要求環(huán)境私密的人來說,來來往往的人群和此起彼伏的廣播不可避免地會形成干擾。有時候,在機場觀察別人也是一種樂趣。在倫敦斯坦斯特機場,一個身穿明黃色裙子的女人曾引起培訓(xùn)顧問尼克·霍利約克的注意,她手上的繩子連接著一個大大的笑臉氣球,卻還是無法沖淡她孤獨且悲傷的氣息?!八@樣做,看上去像是為了等某個遲到的人,又或者是因為那個人永遠也不來了。”尼克想。在他按下快門的時候,這張意味獨特的照片留在了尼克的相冊里,也點亮了他日后對這場延誤經(jīng)歷的回憶。
延誤的場合即使從候機室轉(zhuǎn)移到更狹窄、悶熱、封閉的機艙,驚喜也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一架北京飛澳門的航班,在北京機場等了3個小時,關(guān)在飛機里的乘客變得暴躁不堪,恰好搭乘這班飛機的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自發(fā)演奏了一首曲風(fēng)由從容轉(zhuǎn)向歡快的《美國四重奏》,當樂聲流瀉,所有人安靜了。
當然,你很難遇上這種驚喜。但是你眼前座椅后方總有一個未撕開的清潔袋吧?別以為它的用途就只是裝垃圾,澳大利亞天才級搖滾歌手尼克·凱夫就把這個袋子當便箋紙,記錄了他旅途中的疲憊、冥想和難忘的瞬間,這些作品最后集成一本書,名字就叫《嘔吐袋之歌》。
其實這些事例借鑒起來不需要成本,也沒有地域隔閡,只是,習(xí)慣趕路的人不習(xí)慣等一等。
“準時,雖然是我們對旅行的基本要求,但我經(jīng)常希望自己的班機能夠延誤——這樣才能被迫在機場里多待一會兒?!卑⑻m·德波頓說。這位作家在倫敦希思羅機場駐扎了一個星期,寫了一本《機場里的小旅行》,告訴我們:機場可能比人們以為的更具啟發(fā)性。除了作為出發(fā)和抵達的過渡空間,人們其實可以把機場當成一個目的地,細細品味每一個角落的風(fēng)景。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小旅行,在每一個地點,遇見不同的人和事物,只要善待時間,就會一直享受在路上的樂趣。
夜晚的每個角落,藏著多少傾訴,人們試圖用苦衷換一點感動。不如就這么睡了,想念童年里的蟬、記憶里的風(fēng),母親依舊年輕,我們在大街小巷騎自行車,夢的尾聲和清晨一樣干凈。天熱不容易悲傷,你會很忙,忙到很容易忘記。盛夏不談其他,這個季節(jié)都曾快樂過。
——張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