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鐵橋
在單位里,總有人勤勤懇懇、以一當十,既富有開拓精神,又愿意推動整個團隊向前發(fā)展,且能服眾。但100件事即使做好了99件,只要有一件做壞,啪!當頭便遭一記悶棍,被打得不知所措、情緒低落。
相反,有些人平時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偶爾有一件事沒有掉鏈子,雖然完成得不那么出彩,也就是及格水平,但贊譽聲馬上就來了,收獲各種表揚鼓勵。
所以,有些資深職場人士會謹記“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的古訓,時時提醒自己做人要低調,免得“做得越多,錯得越多”。
這樣的單位往往死氣沉沉,職員工作狀態(tài)很差,缺乏團隊精神。
問題出在哪兒?就出在了那些能留下巴掌印和吻痕的人——領導身上!
很多人都知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西漢名將李廣將軍一生抗擊匈奴,英勇無敵,立下赫赫戰(zhàn)功,可是直到死都沒有被封侯。連他自己都感慨:為什么那么多平庸的將領,甚至很多當年自己的手下都因軍功封侯了,卻總是輪不到自己?
更慘的是,他的孫子李陵,同樣勇猛善戰(zhàn),只是因出征匈奴寡不敵眾投降,竟然被夷滅三族。連帶為他說好話的偉大史學家司馬遷也遭了殃,被處以腐刑,遭受奇恥大辱。
相比之下,那些皇親國戚的命運就好多了。像漢武帝寵妃的哥哥李廣利,每次出征獲得的軍事資源都非常豐厚,失敗了也不會受到什么處罰,偶有戰(zhàn)功還會得到封侯和重賞。
歷朝歷代都有人為李廣家叫屈,一直叫了2000多年,也就意味著千百年來中國人都認為能決定李廣命運的漢武帝在這件事情上做錯了,徹底錯了。
這種領導現(xiàn)在還有嗎?其實多的是。他們賞罰不明,認為平衡就是領導藝術,覺得如果總表揚那些干得出色的,到后來連表揚詞都得挖空心思想新的了,還得擔心被表揚的會驕傲翹尾巴,所以一心想找機會敲打一下。至于那些一直平庸偶爾靠譜的,領導覺得總敲打也不是辦法,適時表揚一下可能會提高積極性。所以一面“鞭打快?!?,一面“獎勵慢?!薄N奈渲酪粡堃怀?,自我感覺用得很好。
以前我也不明白,為什么在一支NBA球隊里,薪資水平的差異會那么大,同樣是在場上打球,多的一年能拿到數(shù)千萬美元,少的只有幾十萬美元。后來我才明白職場也有“二八定律”——最優(yōu)秀的20%員工能干80%的活兒,80%的員工只能干20%的活兒。這種薪酬分配方式,能最大程度激發(fā)團隊成員的積極性,看似不公平,其實最公平。如果最優(yōu)秀的得不到獎賞,反而被求全責備,平庸的得不到懲罰,反而經(jīng)常獲得好處,只會讓團隊離心離德,士氣渙散。
對于領導來說,賞與罰是領導團隊的兩大利器,只有賞罰分明,才能樹立威信,激勵團隊。為了搞平衡,把賞罰當權謀。沒人是傻子,既然你想要搞平衡,那團隊成員就秉持中庸之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偶爾出彩就可以了。否則沖鋒在前,巴掌在后,多委屈啊!
長此以往,這樣的團隊,戰(zhàn)斗力是要完蛋的!
(摘自《中國青年報》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