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敏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痹谖覀兘K南通地區(qū)也有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
明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奶奶按照慣例要包粽子。這次不一樣的是,我給奶奶當“小助手”。一切準備就緒,我迫不及待地對奶奶說:“奶奶,咱們快動手吧!”奶奶扭頭看著我說:“饞貓貓!”
我給奶奶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蘆葦葉,奶奶把兩片蘆葦葉連在一起,左手一扭,右手一轉,蘆葦葉攏成了一個圓錐形,就像一個小喇叭。我在一旁幫著把米和紅棗放到“喇叭”里,然后奶奶把留在外面的兩片葉梢往“喇叭”口上一按,左手捏緊這個“小喇叭”,右手拉住一個線頭,另一頭用牙齒緊緊咬住。奶奶告訴我說:“粽子一定要扎結實了,否則在鍋里煮的時候就會散的。”只見粽子在奶奶手里“翻筋斗”,不一會兒,一個可愛的粽子就“誕生”了。
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打算包粽子,可蘆葦葉在我的手中就是不聽話。無奈,還是給奶奶當好“小助手”吧!我把小粽子一個個放到簸箕里。不到兩小時,簸箕里已經(jīng)擺滿了粽子,我仿佛聞到了粽子的陣陣清香。
(指導教師 孫美娟)
【編輯評點】
文章開篇用童謠引出家鄉(xiāng)端午吃粽子的習俗,接著,抓住奶奶的動作,運用“連”“扭”“轉”“攏”“按”幾個動詞,將奶奶包粽子的情形生動形象、條理清晰地描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