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品卿
給你一支生花妙筆
——《跟名家學如何寫景》教學設計
賈品卿
教學思路: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離不開景物描寫,景物描寫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對景物描寫的能力,我覺得可以從教材入手,名家名篇就是一個活例子,在寫景作文教學中我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學生通過讀、賞經(jīng)典寫景片段,體會寫景的妙處,感受大家的風范,逐步掌握寫景的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教學目標:
1.在重溫名家寫景片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揣摩寫景技巧。
2.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學生進一步梳理寫景的方法。
3.通過具體的寫作實踐,培養(yǎng)學生對景物的觀察能力和寫作技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寫景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悟文析法”、“一寫多改”,逐步提高學生對景物的描寫技能。
教學過程:
課件展示:梅花、荷花、翠竹、垂柳、小草、雪花的圖片,讓學生用一個詞語或者句子描述其中一個圖片。
教師引言: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妙筆生花?首先我們先看看那些名家的寫景片段,尋找他們寫字行文的妙方,并且把他們的妙方用到我們的寫作中去。
(一)經(jīng)典一(幻燈片顯示)
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阼薄蹲咸偬}瀑布》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郊馊琢耍o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老舍《濟南的冬天》
1.學生朗讀感悟,說說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寫景的方法?
(屏顯)
明確描寫景物方法一:
注意描寫順序:遠、近;整體、局部 試著用用修辭:比喻、擬人、排比。
2.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畫出思維導圖。
3.小試牛刀:從下面的幾幅圖中,選擇一幅描寫。要求:從多個角度;運用修辭。幻燈片出示:梅花、荷花、翠竹、垂柳、梧桐、雪花的圖片。
4.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然后展示習作。
(二)經(jīng)典二(幻燈片顯示)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毛澤東《沁園春·雪》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
——朱自清《春》
1.學生朗讀感悟,說說你還能發(fā)現(xiàn)哪些寫景的方法?
(屏顯)
明確描寫景物方法二:
讓景物動起來:動態(tài)、靜態(tài) 運用多感官:視覺、嗅覺、觸覺、聽覺、味覺。
2.學生在老師的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
3.牛刀再磨:在第一次寫作的基礎上,讓你的景物動起來,同時運用多種感官描寫景物的色、形、質。
4.學生對第一次的寫作進行完善修改,分組交流點評。
(三)經(jīng)典三(幻燈片顯示)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熳郧濉洞骸?/p>
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指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朱自清《綠》
1.學生朗讀感悟,說說你還發(fā)現(xiàn)哪些寫景的方法?(屏顯)
明確描寫景物方法三:
試著對比襯托、聯(lián)想與想象。
2.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完成思維導圖。
3.精益求精:運用對比烘托,聯(lián)想與想象,對自己的片段寫作進行二次修改潤色,使景物靚點盡顯。
每組推薦一篇美文,全班交流點評優(yōu)秀習作。
★作者單位:山東濟南市第三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