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生拖拉行為的心理分析與對策

      2016-08-23 11:00丁綠音
      課程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關鍵詞:拖拉行為習慣小學

      丁綠音

      【摘要】習慣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事業(yè)的成敗,成就的大小,身體的好壞,生命的長短。了解了一個人的習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一個人的現(xiàn)在和未來。本文從拖拉的現(xiàn)象及其危害、拖拉現(xiàn)象原因分析以及拖拉現(xiàn)象的矯正與行為習慣培養(yǎng)這三個方面論述學生拖拉行為的改變。

      【關鍵詞】拖拉 行為習慣 小學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71-02

      1.拖拉的現(xiàn)象及其危害

      良好的習慣能讓人一生受益,不良的習慣則使人碌碌無為。小學階段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1],然而現(xiàn)在的孩子在學習上往往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別人都寫了一行字,他卻連本都沒找出來,甚至找好本,筆又找不到了,長此以往,本來很聰明的一個小孩在班級中就會越落越遠,最后導致成績不盡如人意。家長對其行為逐漸失去管制能力,最終導致孩子行為拖拉且難以改變。所以這種拖拉行為將對學生產(chǎn)生許多不良影響。[2]

      2.拖拉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

      2.1生活原因

      時常會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拖沓、沒效率,人家孩子十分鐘能完成的事情,自家孩子至少要磨上一個小時。早上起床也是一拖再拖,不到最后父母發(fā)火要打屁股,絕不起床。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認為,兒童是從環(huán)境所提供的示范中被動學習的,父母要對他們的子女將來成為怎樣的人負很大的責任。所以,孩子的行為問題反映著父母的行為方式。[3]

      2.2學習原因

      第一,時間概念模糊。尤其是低齡的孩子,他們不理解做事情快慢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成人能了解上班和上學是不能遲到的,孩子因為還沒有建立準確的時間概念,他們也就不能完全了解遲到的含義以及遲到帶來的后果。

      第二,自制力水平不夠。孩子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動作就慢。如孩子想去玩,可媽媽非讓他把玩具收拾整齊,孩子心里不高興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會拖拉起來;孩子的學習興趣低落,積極性不高,每天都硬著頭皮應付家長,你讓他讀書、作業(yè),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第三,閱讀能力滯后。這些孩子獨自審題時較為困難,題意不解必然拖拖拉拉,如果有家長在旁邊給予提示,則速度就會快很多。

      第四,缺乏自信心。孩子擔心自己做不好,怕出錯,做起事情來瞻前顧后、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

      第五,知識沒掌握。有時孩子拖拉不是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對知識還沒掌握,不知道該怎么做。

      3.拖拉現(xiàn)象的矯正與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3.1拖拉現(xiàn)象的矯正

      3.1.1家庭行為教育改變

      家庭行為教養(yǎng)的重點就在于時間觀念的培養(yǎng)。小學生因為年齡小,時間觀念不是很強,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點一起制定科學的時間表,并進行嚴格的訓練。

      3.1.2學校行為教育改變

      第一,加強對班委,特別是科代表、小組長的培訓和管理。在教室開辟作業(yè)欄,每天打掃衛(wèi)生之前,各科課代表要詳細將本學科今天的作業(yè)寫在黑板上,以便學生記錄作業(yè)。小組長在放學前提醒組員記錄作業(yè),并協(xié)助近期未及時完成作業(yè)的組員記錄作業(yè)。

      第二,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對于學習自覺性較差、不能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學生,要求其每天記錄家校聯(lián)系本,并每天由家長幫助檢查作業(yè),簽字。同時老師會每天將學生在校表現(xiàn)情況和作業(yè)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內容發(fā)布到班級群,與家長進行互動。

      第三,與孩子溝通,提高對作業(yè)的重視。找部分學生談話,特別是平時常常不能完成作業(yè)的同學。以考試的失敗作為不做作業(yè)的最好教訓,讓孩子認識到“功在平時”,從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yè)做起,才能實實在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第四,適當懲罰。對于多次提醒教育仍不能改正的同學,則要采取適當?shù)膽土P措施。讓其做更多的作業(yè)是不可取的,這樣孩子會對做作業(yè)產(chǎn)生更強烈的厭倦情緒,也會對老師產(chǎn)生抵抗情緒,反而增加了下次不做作業(yè)的幾率。更好的辦法則是采取全體學生監(jiān)督,利用課余時間補做作業(yè)的方法,并告訴孩子,自己該完成的任務必須完成,即使昨天未能完成的,今天也必須補完成,是偷不了懶的[4]。

      3.2習慣的培養(yǎng)

      3.2.1心理習慣的培養(yǎng)

      3.2.1.1能力培養(yǎng)

      ①培養(yǎng)學生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

      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更多的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幫助其形成自主學習和研討的學習習慣。特別是要會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來解決遇到的問題,并學會聯(lián)系實際,如針對低段孩子不懂得如何讀書的現(xiàn)象,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讀與聽的習慣訓練;在數(shù)學計算時,針對學生粗心的現(xiàn)象應滲透注意力的習慣培養(yǎng)。

      ②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個關于“延遲滿足”的實驗,發(fā)現(xiàn)意志力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上課不能堅持聽講,課后不能堅持完成作業(yè),則會滋長了薄弱的意志。因此,要通過一些訓練來幫助孩子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力。比如,在生活中設定一些小的目標,制定實施計劃,陪伴孩子堅持完成,期間關注孩子的狀態(tài),給予積極的鼓勵,并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孩子分辨是非、抵制誘惑的能力。

      第五,進行適當?shù)拇煺劢逃潜匦璧?。學習中的“失敗”,是哪個孩子也不能避免的。關鍵是教他如何面對失敗。遇到困難時,幫孩子冷靜分析其原因,看看用什么辦法才能克服困難。而總是過分為孩子代勞,容易使孩子意志品質不斷被“軟化”,無法經(jīng)受住暴風雨的襲擊。當然,這不是鼓勵孩子嘗試失敗痛苦。而是要從平常失敗積累中,逐漸訓練其控制情感的能力,鍛煉出一種抗挫折能力,在考試時就能不怯場、不緊張,不容易犯意料之外的錯誤。如果孩子始終成績好而失敗較少,沒有經(jīng)過這種“耐性”的磨煉,很可能細微的刺激都會擾亂情緒。所以對孩子不要嬌生慣養(yǎng)得象“小皇帝”那樣,這不利于培養(yǎng)其堅強的意志。

      第六,學習時要一心一意。有的孩子學習時,經(jīng)常是削削鉛筆,捅捅這個,摸摸那個,總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有時懾于家長的威嚴,在那里磨時間,其實他對學習不感興趣。為了養(yǎng)成一心一意學習的習慣,可適當縮短其學習時間,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哪些作業(yè)。做完后,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不以學習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學習質量。如果常常在那里磨時間,容易在學習中形成一種惰性,一遇到困難就止步不前。

      3.2.1.2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的培養(yǎng)

      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樂觀、自信、勇氣等品質是培養(yǎng)孩子陽光心靈的要素,消極、怯懦的孩子進入社會,往往會習慣性的跟隨他人的意見,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但當一個孩子有積極性的時候,能夠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面對工作學習的任務時,能夠調動自身的能量,高效的完成任務,并從中獲取快樂。[5]

      3.2.2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知、情、意、行”中的“知”與“行”需要進行適當?shù)膮f(xié)調,需要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以及為什么這樣做,并且給予他們指導,一起尋求解決方法。比如,有些學生經(jīng)常忘帶書本到學校,如果讓他們養(yǎng)成每天晚上睡覺前根據(jù)第二天的課表檢查整理書包的習慣,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凡事都要提前做好準備,才不至于慌亂和誤事,那么這樣的情況就不會發(fā)生了。

      3.2.2.1課堂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課堂上的行為訓練至關重要,低段學生由于自制力差,行為習慣的固化需要較長的周期,因此反復的進行強化訓練直到穩(wěn)定為止十分必要。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的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并將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3.2.2.2家庭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父母對他的評價。因此,行為心理學的相關方法和技術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

      比如,“正強化”可以通過獎勵和肯定來刺激孩子再次表現(xiàn)出好的行為,這里就需要父母能夠清楚的知道哪些物品是對孩子有激勵作用的正強化物。在實施正強化法的時候,除了使用正強化物,還應用語言明確告知孩子是因何行為得到獎勵的,最好是用建設性的贊美方式來表達。當然,不用每次進步都表揚,可以間歇性的進行強化。

      當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慣。當父母發(fā)覺時,就巴不得孩子能夠把這些不良習慣瞬間“刪除”,這樣反而欲速則不達,還經(jīng)常導致親子關系緊張。此時使用“區(qū)別強化”的方法往往更有效。“區(qū)別強化”需要找到與特定不良習慣不相容的一個良好習慣,然后不是去過多的關注孩子的不良習慣,而是不斷正面強化這個良好習慣,從而幫助孩子用這個良好習慣替代原有的不良習慣。比如,孩子喜歡玩網(wǎng)游,那家長多讓孩子去進行些他們感興趣的戶外運動(球類、登山、游泳等),讓他們養(yǎng)成運動的好習慣,自然的替代了原有的壞習慣??傊?,要讓孩子課外時間參與更多健康、有益的活動,壞習慣自然無機可乘。

      3.2.2.3以榜樣力量,引導孩子

      現(xiàn)實生活中的榜樣對低段的學生有更大的影響力,如及時在班上表揚遵守紀律、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生,其他學生自然會以他們?yōu)榘駱?,進行模仿學習。名人名家則對高段學生有較強的影響力。教師可以在班級營造一種正向的輿論氛圍,學生自然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與規(guī)范。當然,老師的表率同樣很重要。

      3.2.2.4家校合作,共同培養(yǎng)

      父母及家庭血緣關系的影響,使家庭教育更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擬的親和力與權威性。家庭教育是以言傳身教、情景教育為主,更具有感染力和潛移默化的特點,在兒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為使家長與學校有良性的互動,學期開始時應該召開家長會,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特長等,要求家長在家中引導和督促孩子,每一周與班主任聯(lián)絡,教師也應把學生的在校的情況及時的反饋給家長,并且在期末時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評定,進行獎勵、頒發(fā)獎狀。通過家庭與學校的密切配合,持續(xù)訓練,共同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

      學生拖拉行為的改變,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學生、家長和老師共同的努力與配合,經(jīng)年累月的堅持,才能使得各種良好習慣成為學生一生成長的助力,讓他們終生受用。

      參考文獻:

      [1]鄒英華.讓孩子擁有最大的智慧——談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2]文雪賢.別讓拖拉成習慣.心理與健康,2009,6

      [3]余天元.關注孩子的拖沓行為

      [4]房茂軍.培養(yǎng)學生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5]李開復.培養(yǎng)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猜你喜歡
      拖拉行為習慣小學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探討
      你是“拖拉王”嗎
      怎樣才能不拖拉
      自我管理讓拖拉變高效
      泉州市| 安化县| 铜梁县| 德兴市| 甘南县| 邵东县| 桃园市| 秭归县| 清水河县| 蕉岭县| 赣榆县| 新龙县| 浑源县| 饶阳县| 金华市| 张北县| 文水县| 临沂市| 龙游县| 托里县| 南京市| 霍林郭勒市| 昆明市| 惠水县| 乡城县| 兴国县| 阜康市| 通海县| 封丘县| 岱山县| 赣榆县| 慈利县| 磐石市| 从化市| 侯马市| 洮南市| 抚远县| 资中县| 德江县| 沭阳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