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跳原理與動力觀
兩只青蛙掉到一個坑里,因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們就對它們喊:“別跳了,坑太深了?!币恢磺嗤芄粵]跳,趴在坑底,太陽出來時被曬死了。另一只青蛙卻一直跳個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歡,最后一躍出了坑。青蛙們問它為什么能跳出來?這只青蛙回答:“我誤會了。因為我的耳朵有點聽不清,以為你們這么多人給我加油呢!”
我想,最能給孩子前進動力的是“形成一個激勵機制”。幾個月前,我接待過一位澳大利亞中學的校長。他談起學校有個殘疾學生一直努力學滑雪,在一次有名的比賽中得了冠軍。這個學生上臺講自己的體會時說:“我和其他人在比賽中都不止一次地跌倒過,但我的成功在于不是滑得最快,而是爬起來最快?!?/p>
一個人總是會有失敗的,但關(guān)鍵是要鼓勵他能夠迅速爬起來。
過河原理與主體觀
一個學者要過河,當小船來到河中央,學者詢問船夫到對岸的距離時,他發(fā)現(xiàn)船夫的語言有基本的語法錯誤,就很看不起船夫,說:“你這半輩子白活了!”船夫沒說話。船繼續(xù)往前走,忽然狂風大作、波濤洶涌,船夫問學者:“你會游泳嗎?掉在水里能辨別方向嗎?”學者回答不會。船夫說:“我的船就要翻了,你這輩子真是白活了!”
現(xiàn)在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注重的是“解答”問題的能力,而實踐中,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梢栽O(shè)想,如果讓那個學者坐在教室里設(shè)計游到對岸的方案,我想他能設(shè)計出十幾個來,但這并不意味著能在實踐中解決問題?,F(xiàn)在提多元智能論,我想各種智能本身沒有優(yōu)劣之分、好壞之差。因此每個人都有可發(fā)展的潛力,只是表現(xiàn)的領(lǐng)域不同而已。所以,我們不能說哪一個學生更聰明,而應(yīng)該說,哪個學生在哪一個領(lǐng)域里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