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甲
生活中,有人滿腹牢騷,挫折與束縛成為他們眼中的無底之淵;有人獨具慧眼,把挫折與束縛當作前行路上的無價之寶,心中充滿自信與樂觀。
我們耳畔總會響起一些牢騷聲:運氣不好,體制不好,沒有機遇。正是在這些借口中,希望漸漸地流走,生命的光彩漸漸消逝。于是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生碌碌無為。
百歲高齡作家楊絳,放下所有的牢騷和借口,筆下流淌著純真美好的文字。愛女錢瑗、丈夫錢鍾書的相繼離世,并沒有磨滅她生命的意志,她堅強地生活著,整理出版了一系列經典書籍。面對世俗的喧囂,她并沒有抱怨生活的紛紛擾擾,而是懷著不變的信念,陶陶然專心治學,讓一切誘惑無機可乘。她沒有被任何借口羈絆,而是用一份樂觀和坦然,執(zhí)起筆寫下震撼人心的文字。
簞食瓢飲的顏回,沒有因為極度貧乏的物質生活而放慢追求道義的腳步,依然不改其樂。雙腿殘疾、飽經滄桑的史鐵生,并未被生活的痛苦所擊垮,而是以樂觀的態(tài)度調侃生活:我的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寫一點東西”。受盡監(jiān)獄生活折磨的曼德拉,在無盡的侮辱和虐待中沒有低下頭顱,依舊懷揣著熠熠生輝的遠大理想。
沒有任何借口,亦無絲毫的抱怨,他們用洋溢的樂觀戰(zhàn)勝生活的諸多不幸,用不變的信念擊退了那些無用的借口。
曾見社會上有些人,樂于給自己貼上弱勢群體的標簽,認為背景、關系是決定成敗的唯一因素,便破罐子破摔,由暴跳到暴戾。殊不知,真正令他們難有成就的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的人生態(tài)度!
眾多的借口,只會掩蓋那最為可貴的因素:努力。無論是亂世還是盛世,豪杰都是在不懈努力中誕生的。
只有放下借口,才能讓抱怨的陰霾消散,讓樂觀與自信的陽光照耀前行的路,才能越走越遠。
(指導老師 王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