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余額寶憑借其操作簡單、收益高等顯著特征,自成功上線以來便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在高收益的背后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其安全隱患、銷售資格、信息披露不完善問題亟待解決。筆者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余額寶存在的法律問題并提出解決意見。
[關鍵詞]余額寶;法律問題;解決建議
中圖分類號:D92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7-0219-01
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正式推出一項新的功能——余額寶,其實質為支付寶的合作方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款名為增利寶、集增值功能和支付功能為一體的貨幣型基金新產品。相比于傳統(tǒng)的公募基金,余額寶具有操作流程簡便、收益率高、最低限購金額沒有限制、使用靈活等顯著特點。
在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快速發(fā)展的宏觀背景下,余額寶對于滿足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低風險理財需求、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發(fā)展普惠金融、促進貨幣市場發(fā)展均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在余額寶業(yè)務開展過程中,存在著銷售、宣傳推介行為不規(guī)范,風險揭示不足及風險管理不到位等法律問題,其安全性、公平性、監(jiān)管性問題亟待解決。
1.余額寶的法律問題。
1.1 余額寶片面強調貨幣基金高收益,風險揭示不足。
余額寶自身宣傳、推介行為不夠規(guī)范。余額寶從其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借助具有基金支付機構資信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銷售的貨幣基金,主要投資于國債、央行票據、商業(yè)票據、銀行定期存單等短期、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與其他類型的基金相比,貨幣基金具有風險低、流動性好的顯著特征。但是,盡管貨幣基金的風險較低,并不意味著貨幣基金沒有投資風險
因此,余額寶應當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九十九條之規(guī)定,向投資人充分揭示投資風險,從而為投資者提供價值判斷的依據,防止利益沖突與利益運輸。電子商務支付平臺則應通過網站或者及時的網絡信息向消費者提供服務,但其存在單一性和靜止性的劣勢。因此,為了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使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價值判斷,余額寶應該在其首頁對余額寶貨幣基金性質和資金用途進行明確說明,且有義務對與投資風險相關的信息進行完整揭示。但余額寶自上線以來,過分宣傳其高收益特征,其萬無一失、年化收益率達到7%的承諾并未真實全面向消費者披露潛在風險,這些標語極容易使消費者產生余額寶毫無風險,涉嫌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的真實信息告知義務和知情權。
1.2 基金信息披露不完善,不利于投資者利益保護。
基金信息披露不僅能培養(yǎng)和完善市場運行機制,也能夠增強市場參與各方對市場的理解和信心。同時,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基金信息披露是樹立整個基金行業(yè)公信的基石。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yè)務管理暫行規(guī)定》,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基金銷售活動的,應當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醒目位置披露其工商登記信息和基金銷售業(yè)務資格信息,并提示基金銷售服務由基金銷售機構提供。但筆者進入到余額寶官方主頁后發(fā)現其僅以一行小字提示“支付寶打造的余額增值服務,把錢轉入余額寶即購買了由天弘基金提供的增利寶貨幣基金,可獲得收益”,并未找到天弘基金工商登記信息和基金銷售業(yè)務資格信息。
1.3 余額寶法律定性不明確,涉嫌基金銷售行為。
根據《余額寶服務協(xié)議》內容提示,支付寶及其關聯公司僅向投資者提供資金支付渠道,其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并非為理財產品購買協(xié)議的參與方。即天弘基金開通網上基金直銷業(yè)務,余額寶僅提供資金支付服務。所謂基金直銷,是指投資者通過基金公司或基金公司網站進行買賣基金的一種方式,申購和贖回直接在基金公司或基金公司網站進行,不通過銀行或證券公司的網點。但是余額寶的運作模式和直銷區(qū)別很大,如基金直銷過程中必需的客戶身份證、銀行開戶賬戶等用戶的資料并不由天弘基金掌握,而是由支付寶提供給天弘基金,用戶個人更是沒有在天弘基金直接開設賬戶,也不擁有獨立的天弘基金賬戶密碼,余額寶的行為更接近于基金代銷。這也正是余額寶銷售資格的問題所在。因此其通過打法律“擦邊球”的行為不利于證券市場的穩(wěn)定,同時也存在著監(jiān)管的真空,對投資者的利益構成了潛在的威脅。余額寶當務之急為盡快取得基金銷售牌照,并對結算賬戶進行備案。
2.余額寶法律問題完善的相關建議。
2.1 完善互聯網金融的法律體系。
余額寶雖然自推出以來就走在合法與非法的鋼絲上,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處,但是余額寶作為一項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對于推動我國金融市場的活躍無疑具有正面意義和積極影響,只是必須被嚴格置于法律法規(guī)和監(jiān)管之下。余額寶作為一種新興的理財方式,對于滿足中小投資者的低風險理財需求、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具有重大推動作用。但是,與這種發(fā)展勢頭不相適應的是法律的嚴重滯后。第三方支付是在政策模糊、法律真空與監(jiān)管缺位的大環(huán)境下摸索著前進的,承擔著巨大的法律風險與政策風險。相關的法律基礎理論研究不夠成熟,現實法律制度設計缺乏理論支持,這些問題時刻威脅著第三方支付的健康發(fā)展。盡管為完善第三方支付業(yè)務,中國人民銀行先后頒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等相關法規(guī),但相對于傳統(tǒng)金融業(yè),互聯網金融為新興的金融領域,我國目前尚未形成關于互聯網金融的法律體系,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余額寶等互聯網基金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盡快出臺相關法律勢在必行。比如第三方支付平臺證券銷售資格問題、舉證責任分配問題、消費者保護等問題亟待解決。
2.2 完善基金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我國證券法中有對于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但是對于投資者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購買基金的信息披露的相關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因此,為了培育和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增強市場參與各方對市場的理解和信心,進一步完善基金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基金信息披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應該對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購買基金的信息披露規(guī)定作出嚴格規(guī)定,比如第三方支付平臺應當在其首頁刊登基金管理公司的基本情況介紹、公司經營業(yè)績介紹以及基金產品存在的風險介紹。為投資者在作出投資判斷前提供依據,增強投資者風險意識。其次,基金管理人應當與第三方支付平臺聯合創(chuàng)辦信息披露官方主頁,對于基金合同、托管協(xié)議、定期報告、投資收益等對投資者切身利益具有重要影響的信息及時進行披露并定期披露更新信息內容。第三,應當進一步完善投資者的申訴和監(jiān)督機制。與基金有關的信息對于投資者的投資判斷幾乎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若賦予投資者監(jiān)督信息披露的權利,不但能夠進一步增強投資者風險意識和維權意識,同時能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2.3 強化投資者風險意識。
余額寶業(yè)務的宣傳材料顯然符合經濟學的“不對稱信息”概念,支付寶推出余額寶業(yè)務,為了吸引金融消費者,并未明確、醒目地告知客戶此業(yè)務存在的風險以及所謂的“利息”并非銀行存款的利息而是購買基金所得收益。但是,盡管其風險披露如此不完善,余額寶僅僅用了6天時間用戶即突破100萬,余額寶合作的增利寶貨幣基金開戶數即突破100萬。這反映出消費者在巨大收益面前極其容易忽視其所潛在的風險而盲目消費,將自身的利益置于危險之中。加之消費者在市場中本來屬于弱勢群體,而互聯網金融存在信息不對稱、實力不等、技術風險等特征,因此,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和保護,提高其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變得十分重要。金融監(jiān)管機構可深入基層,開展消費者風險講座、消費者交流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得消費者在學習和交流中進一步了解互聯網金融特征,增長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證券法中也應適當加入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投資保護內容。
參考文獻:
[1]趙鑫.余額寶的法律問題—余額寶高收益背后的巨大風險[J].知識經濟,2013.
[2]王春麗,王森堅.互聯網金融理財的法律規(guī)制—以阿里余額寶為視角[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13
[3]楊東.互聯網金融推動金融法體系變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
[4]王蘭.余額寶: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鯰魚”[N].中國社會科科學報,2013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