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偉
朝鮮潛射導彈的余震還在持續(xù)。韓國媒體稱,由于朝鮮正謀求建造可攜帶3枚彈道導彈的大型潛艇,韓國也加快了3000噸級潛艇的服役進度,甚至考慮建造航速更快、水下戰(zhàn)力更強的核潛艇。韓國《東亞日報》稱,朝韓掀起的這場潛艇“大躍進”,甚至可能將整個東北亞地區(qū)都卷入水下艦隊的軍備競賽。
韓國《中央日報》27日稱,最近日本媒體紛紛炒作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下令建造可搭載3枚潛射導彈的大型潛艇的消息。據(jù)稱在6月22日成功發(fā)射“舞水端”中程彈道導彈之后,金正恩在為科學技術人員等有功人員舉行的宴會上下達指示,要在2018年9月9日朝鮮建國70周年之際,務必制造出可裝載2-3枚潛射彈道導彈的新型潛艇。報道稱,目前朝鮮現(xiàn)有的2000噸級“新浦”級常規(guī)潛艇僅能攜帶一枚潛射彈道導彈,導彈發(fā)射水深為10米,因此并不適合遠程作戰(zhàn)。而且與最新開發(fā)的潛艇相比,現(xiàn)有潛艇噪音過大的問題也亟待解決。此外朝鮮潛射導彈的射程為2000公里,如果從朝鮮近海發(fā)射,攻擊范圍也不足以覆蓋關島等美軍重要基地,這些都要求攜帶潛射導彈的朝鮮潛艇必須具備遠洋能力。
《東亞日報》28日稱,朝鮮24日發(fā)射的潛射彈道導彈彈頭重500公斤,威力只能摧毀一個地下工事。目前朝鮮“新浦”級潛艇僅能搭載1枚潛射導彈,如果僅從常規(guī)彈頭來看,朝鮮潛艇攜帶的導彈作戰(zhàn)效能并不大。但是如果潛射導彈搭載核彈頭,情況將發(fā)生180度大轉變。報道稱,朝鮮未來很可能在潛艇上實戰(zhàn)部署1.5萬-2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只要一枚這樣的核彈頭,就可以把首爾或駐韓美軍基地、美國關島“化為焦土”。
隨著朝鮮要造大型遠洋潛艇的消息傳開,韓國也開始謀求加強自身潛艇部隊。韓國MBC電視臺27日稱,朝鮮成功發(fā)射潛射導彈后,韓國需要自己的核潛艇的呼聲在韓國國內(nèi)日漸高漲。報道稱,雖然憑借韓國自身技術建造核潛艇是可能的,但問題關鍵在于“如何說服美國不橫加阻攔”。韓國政府曾于2003年制定了投資1.2萬億韓元建造核潛艇的計劃,但該計劃在推行1年多后就被迫中斷。據(jù)說當時已經(jīng)完成了核潛艇的概念設計,但韓國研發(fā)核潛艇違反朝鮮半島無核化,同時可能引發(fā)東北亞地區(qū)的軍備競賽,因此韓國才忍痛放棄。
報道稱,目前韓國已經(jīng)儲備了相當程度的建造核潛艇相關技術。在動力方面,小型核反應堆的技術已經(jīng)掌握了95%;在核燃料方面,韓國可以從海外購買,或征得美國同意后進行鈾濃縮制造;在船體建造方面,韓國已經(jīng)擁有1200噸級和1800噸級的常規(guī)潛艇建造和維護經(jīng)驗,并準備從2020年開始擁有國產(chǎn)的3000噸級常規(guī)潛艇,相關建造技術已經(jīng)成熟。但韓國面臨的不僅是中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反對,美國也以提供核保護傘作為前提條件反對韓國和日本建造核潛艇,因此未來韓國核潛艇之路并不平坦。
《東亞日報》稱,主張韓國應擁有核潛艇的聲音正在獲得支持。美俄核潛艇的動力十足,體積也更大,美國最大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排水量超過1.6萬噸。而韓國海軍將于4年后部署的最大潛艇排水量為3000噸,而且必須周期性上浮至水面補充氧氣。核潛艇就無需如此麻煩,因此具有更佳的隱蔽性和機動性。韓美去年修訂原子能協(xié)定后,韓國被允許提取濃度在20%以下的濃縮鈾,擁有了建設小型核反應堆的能力。但韓國引進核潛艇的計劃受到核不擴散條約的約束和日本的牽制,同時也會遭到美中俄等大國的反對,東北亞或將卷入核潛艇軍備競賽的漩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