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籃球運動情境中球員身高對裁判員判罰的影響*

      2016-08-30 08:51:18張國禮聶晶晶
      應(yīng)用心理學(xué)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倒地判罰犯規(guī)

      張國禮 聶晶晶 汪 成

      (北京體育大學(xué)運動人體科學(xué)學(xué)院,北京 100084)

      ?

      籃球運動情境中球員身高對裁判員判罰的影響*

      張國禮**聶晶晶汪成

      (北京體育大學(xué)運動人體科學(xué)學(xué)院,北京 100084)

      探討籃球隊員身高對裁判員判罰的影響,分析其是否因攻防情境、內(nèi)外群體而出現(xiàn)差異。采用3個實驗,設(shè)計籃球比賽模糊犯規(guī)情境圖片組,讓籃球裁判員觀看圖片并做出犯規(guī)判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裁判員在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更傾向于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2)球員身高對犯規(guī)判罰的影響在攻防情境下具有穩(wěn)定性;(3)在高個球員倒地情況下,與裁判員同群體的球員會受到保護。因此,在籃球運動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裁判員更容易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

      隊員身高犯規(guī)判罰內(nèi)外群體裁判員籃球運動

      1 引 言

      表現(xiàn)判斷是競技運動領(lǐng)域的固有內(nèi)容。體育比賽的結(jié)果既可以通過客觀指標(如跨欄跑的時間)或客觀分數(shù)(如籃球得分)進行評估,也可以通過主觀感受進行判斷(如藝術(shù)體操打分)。根據(jù)Stefani(1998)的觀點,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所認可的運動項目中,幾乎有三分之一采用表現(xiàn)等級化的評估系統(tǒng),主觀判斷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采用客觀指標來評估運動表現(xiàn),仍然存在超出客觀事實之外的主觀判斷。例如,在足球比賽一個模棱兩可的阻擋犯規(guī)情境中,裁判員要做出是否給予懲罰的判斷,會存在主觀因素的影響,甚至出現(xiàn)系統(tǒng)的判斷偏差。

      事實上,運動表現(xiàn)判斷的確存在偏差(Funder,2003)。Hastorf(1954)開展了一項關(guān)于判斷美國兩所大學(xué)橄欖球隊員賽場表現(xiàn)的研究,要求兩所學(xué)校學(xué)生在比賽一周后對該場比賽的干凈、公平、骯臟和粗魯水平進行判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贏了橄欖球比賽的大學(xué),大部分學(xué)生認為比賽比較公平和干凈,而輸了比賽的大學(xué),大部分學(xué)生傾向于認為比賽比較骯臟和粗魯。Bless等人(2004)提出用社會信息加工序列理論來理解判斷偏差。該理論認為,從外部信息輸入到個體行為反應(yīng)之間存在幾個不同的加工階段(如從足球的鏟球犯規(guī)情境,到裁判員將運動員罰出場外)。第一階段,感知刺激信息(如裁判注意到鏟球情境),對刺激進行編碼并賦予意義(如這是一個禁止的犯規(guī)動作)。第二階段,提取已有相關(guān)知識(裁判必須提取記憶中對鏟球犯規(guī)的判罰標準);而且,編碼的信息將會被自動儲存在記憶中,有可能影響接下來的判斷與判罰,正如提取已有的信息會影響當前判罰的過程一樣(裁判回憶該運動員是否被警告過一次)。最后階段,感知信息和編碼信息以及從記憶中提取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從整體上做出判斷并實施裁決(如判罰為任意球或?qū)⒎敢?guī)隊員罰出場外)。將該理論應(yīng)用到運動領(lǐng)域的表現(xiàn)判斷時,偏差具有“易得性”,即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細微的錯誤或不正確的信息都會引起有“偏差”的決策(Plessner,2005)。Mascarenhas,Hare & Plessner(2006)研究發(fā)現(xiàn),足球裁判員往往依賴于多種線索(有時與犯規(guī)無關(guān))來分析模糊情境下的身體接觸情況,進而做出判斷。在這些線索中,會影響專業(yè)裁判員對犯規(guī)判罰的因素有:來自感知刺激信息的偏差如運動員球服的顏色(Attrill,Gresty,et al.,2008)和現(xiàn)場觀眾的嘈雜聲等(Nevill,Balmer,& Williams,2002);來自提取信息階段如犯規(guī)前的情境信息等(Mascarenhas,O’Hare,& Plessner,2006);來自整合信息階段如隊伍的名聲等(Plessner,Schweizer,Brand,& O’Hare,2009);以及來自自身的位置(Dosseville,& Raab,2011)和直覺(Miller,Rowe,Cronin,Bampouras,2012)。

      既然在體育運動表現(xiàn)判斷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效應(yīng),則識別引起偏差出現(xiàn)的因素,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防止偏差的出現(xiàn),是運動表現(xiàn)判斷的主要研究任務(wù),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目前為止,關(guān)于運動表現(xiàn)判斷偏差效應(yīng)的研究進展緩慢,國內(nèi)更是鮮有實證研究。Quaquebeke與Giessner(2010)對足球運動中裁判員判罰與隊員身高相關(guān)認知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在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高個球員更有可能被裁判員判罰犯規(guī),即隊員身高成為感知刺激信息的一個偏差因素。相對于籃球項目,足球裁判需要集中注意的時間更長,加工的信息量更大,但籃球運動員的身高差異更明顯,因此,有必要研究籃球項目裁判判罰是否受隊員身高的影響以及具體特點。國外研究者也開始關(guān)注籃球裁判犯規(guī)判罰的影響因素(Morgulev,Azar,Lidor,Sabag,& Bar-Eli,2014),并提出要建立判罰標準(Schweizer,& Brand,2013)。鑒于此,本研究選擇籃球運動項目,創(chuàng)造模糊犯規(guī)情境,探討籃球裁判員的判罰是否受運動員身高的影響,且該影響是否因攻防情境、內(nèi)外群體而出現(xiàn)差異。

      2 實驗1:球員身高對籃球裁判員判罰的影響

      2.1目的

      探討隊員身高對籃球運動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裁判員判罰的影響。

      2.2方法

      2.2.1被試某體育大學(xué)籃球?qū)m棇W(xué)生36名,18名獲得籃球三級裁判證,18名獲得籃球二級裁判證,均為男性,年齡為19~21歲;視力或矯正視力均正常。

      2.2.2實驗設(shè)計借鑒Quaquebeke & Giessner(2010)在足球運動中研究身高相關(guān)認知對裁判員判罰影響的實驗范式,采用2(倒地隊員身高:矮個、高個)×2(裁判等級:二級、三級)的混合實驗設(shè)計。組內(nèi)變量為倒地隊員身高(矮個、高個),組間變量為裁判員專業(yè)技能水平(二級、三級),因變量為裁判員對犯規(guī)判罰確信度的得分。

      2.2.3實驗材料模糊犯規(guī)情境圖片12組(示例見圖1),圖片中的隊員具有身高上的差異。對倒地隊員的位置進行了平衡,左側(cè)和右側(cè)各6組。記分準則:認為左邊球員犯規(guī),則選擇1、2、3、4、5(非常不確信——非常確信),認為右邊球員犯規(guī),則選擇6、7、8、9、0(非常不確信——非常確信)。

      圖1實驗材料示例

      2.2.4實驗流程采用E-Prime軟件呈現(xiàn)刺激材料,并記錄被試的反應(yīng)結(jié)果。呈現(xiàn)內(nèi)容為指導(dǎo)語、被試練習(xí)、正式實驗和結(jié)束語四個部分。練習(xí)階段為正式實驗中隨機抽取的5組圖片,每兩張圖片為1組。第1張圖片呈現(xiàn)3秒,然后呈現(xiàn)第2張圖片。指導(dǎo)語為,這是籃球比賽情境中兩個隊員的對抗圖片(注意,兩個隊員沒有距離上的差異),其中一個隊員會倒地,請你判斷是左邊球員犯規(guī),還是右邊球員犯規(guī),并根據(jù)確信程度盡快做出判斷和按鍵反應(yīng)。被試共完成48個試次,持續(xù)時間約為15分鐘。

      2.2.5數(shù)據(jù)處理

      使用Excel 2007將記錄數(shù)據(jù)整理、轉(zhuǎn)換為矮個倒地、高個犯規(guī)的得分和高個倒地、矮個犯規(guī)的得分,然后導(dǎo)入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3結(jié)果

      為探討籃球裁判員在判罰過程中是否受球員身高的影響,以裁判等級和倒地隊員身高為自變量,犯規(guī)確信程度為因變量,進行二因素混合方差分析(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1)。

      表1 裁判等級、倒地隊員身高在犯規(guī)判罰上的描述性統(tǒng)計

      結(jié)果表明:倒地隊員身高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1,34)=22.79,p<0.001,η2=0.401,由表1結(jié)果可知,矮個倒地判罰高個犯規(guī)的得分顯著高于高個倒地判罰矮個犯規(guī)的得分,說明裁判員在判罰過程中受隊員身高的影響。裁判等級主效應(yīng)邊緣顯著,F(xiàn)(1,34)=4.09,p=0.051,η2=0.107,二級裁判員在犯規(guī)判罰上的得分小于三級裁判,說明二級裁判員在籃球運動模糊犯規(guī)情境時判罰更謹慎。倒地隊員身高和裁判等級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1,34)=1.92,p=0.175,η2=0.053。

      2.4討論

      實驗1發(fā)現(xiàn),籃球裁判員在犯規(guī)判罰過程中受球員身高的影響:在模糊犯規(guī)情境中,裁判員更傾向于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從而保護矮個球員。該結(jié)果符合預(yù)期,也與相關(guān)研究的結(jié)果一致(Quaquebeke,& Giessner,2010),即足球運動的犯規(guī)情境中,裁判員更容易判罰有身高優(yōu)勢、且比較強壯的運動員犯規(guī)。根據(jù)籃球裁判等級標準,二級裁判水平高于三級。實驗1也發(fā)現(xiàn),裁判水平越高,在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的判罰越謹慎,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符合專家優(yōu)勢效應(yīng)的基本觀點(杜偉宇,李同吉,吳慶麟,2006)。

      無論是籃球還是足球運動,在比賽中都存在運動員進攻或防守兩種情境。實驗1僅從整體上進行研究,忽視攻防情境信息的影響。針對具體運動員而言,通常是進攻隊員和防守隊員相互對位,這涉及隊員身高差異的具體情境。隊員身高對裁判員犯規(guī)判罰的影響是否受攻防情境的影響,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即探討隊員身高對裁判員判罰的影響是否因攻防情境而出現(xiàn)差異,希望能從實驗2中得到答案。

      3 實驗2:球員身高、攻防情境對裁判員判罰的影響

      3.1目的

      探討球員身高、攻防情境對籃球運動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裁判員判罰的影響。

      3.2方法

      3.2.1被試某體育大學(xué)籃球?qū)m棇W(xué)生20名,男性,均獲得籃球二級裁判證,年齡為19~21歲;視力或矯正視力均正常。

      3.2.2實驗設(shè)計采用2(倒地隊員身高:矮個、高個)×2(攻防情境:進攻、防守)的組內(nèi)實驗設(shè)計。因變量為裁判員對犯規(guī)判罰確信度得分。

      3.2.3實驗材料和流程實驗材料同實驗1。實驗程序與實驗1略有差異:在每一組圖片的呈現(xiàn)過程中會出現(xiàn)文字提示,說明左邊隊員為“進攻方”(6組)或“防守方”(6組)。經(jīng)過與3名裁判員被試進行訪談,證明了進攻方或防守方的文字提示有效。被試共完成48個試次,持續(xù)時間約為15分鐘。

      3.3結(jié)果

      為探討倒地球員身高、攻防情境信息對犯規(guī)判罰的影響,以倒地隊員身高和攻防情境信息為自變量,犯規(guī)確信程度為因變量進行二因素重復(fù)測量方差分析(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2)。

      表2 攻防情境、倒地隊員身高在犯規(guī)判罰上的描述性統(tǒng)計

      結(jié)果表明:倒地隊員身高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1,19)=16.60,p=0.001,η2=0.47;攻防情境主效應(yīng)不顯著,F(xiàn)(1,19)=1.14,p=0.30,η2=0.057;倒地隊員身高和攻防情境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1,19)=0.41,p=0.53,η2=0.021。由表2結(jié)果可知,矮個倒地判罰高個犯規(guī)的得分顯著高于高個倒地判罰矮個犯規(guī)的情況,說明裁判員在判罰過程中受隊員身高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不因攻防情境的改變而表現(xiàn)出差異。

      3.4討論

      實驗2發(fā)現(xiàn),隊員身高對犯規(guī)判罰的影響依然存在,并且這種影響不因攻防情境的差異而改變。根據(jù)籃球比賽的判罰情況,防守隊員犯規(guī)的概率會更高。但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身高之間的差異是裁判做出判罰的重要依據(jù),即在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影響不因進攻、防守情境而改變,具有穩(wěn)定性。

      個體在對他人行為做出判斷時,會受到感知他人與自己關(guān)系的影響,判斷自己與對方是否是一組的,即內(nèi)群體效應(yīng)(潘璠,佐斌,2009)。唐艷超,吳明證,徐利平(2010)認為,人們傾向于對自己所屬群體成員持有積極態(tài)度,這種積極態(tài)度使得個體感覺所屬內(nèi)群體要優(yōu)于外群體成員。反過來講,在特定利益面前,個體會傾向于保護內(nèi)群體成員的利益。因此,在判罰過程中,與裁判屬于同群體的成員有可能得到更多關(guān)照,進而加重對外群體成員的懲罰。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影響,是否會受到內(nèi)群體效應(yīng)的影響,繼續(xù)進行實驗3。

      4 實驗3:球員身高、內(nèi)外群體對裁判員判罰的影響

      4.1目的

      探討內(nèi)外群體信息和球員身高對籃球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裁判判罰的影響。

      4.2方法

      4.2.1被試

      某體育大學(xué)籃球?qū)m棇W(xué)生35名,男性,均獲得籃球二級裁判證,年齡為19~21歲;視力或矯正視力均正常。

      4.2.2實驗設(shè)計

      采用2(群體類別:內(nèi)群體、外群體)×2(倒地隊員身高:矮個、高個)的混合實驗設(shè)計。組間變量為群體類別(內(nèi)群體、外群體),組內(nèi)變量為模糊的運動情境(矮個球員倒地、高個球員倒地),因變量為裁判對犯規(guī)判罰確信程度的得分。

      4.2.3實驗材料和流程

      實驗材料同實驗1。實驗程序與實驗1略有差異:在每一組圖片的呈現(xiàn)過程中會用文字顯示左邊隊員為“組織后衛(wèi)”。在實驗開始前,詢問被試在平常比賽的時候是否喜歡打組織后衛(wèi),以區(qū)分裁判和圖片中倒地球員是否為同一群體。如果被試喜歡打組織后衛(wèi),則其感知到自己和圖片中人物具有相似性,即內(nèi)群體,否則為外群體(向玲,趙玉芳,2013)。被試共完成48個試次,持續(xù)時間約為15分鐘。

      4.3結(jié)果

      為探討內(nèi)外群體和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影響,以群體類別和倒地球員身高為自變量,犯規(guī)確信程度為因變量進行二因素混合方差分析(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3)。

      表3 群體類型、倒地隊員身高在犯規(guī)判罰的描述性統(tǒng)計

      結(jié)果表明內(nèi)外群體主效應(yīng)不顯著,F(xiàn)(1,33)=1.69,p=0.202,η2=0.049。隊員身高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1,33)=31.23,p<0.001,η2=0.486,裁判對矮個球員倒地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的分數(shù)顯著高于高個倒地判罰矮個犯規(guī)的分數(shù)。內(nèi)外群體與倒地隊員身高交互作用顯著,F(xiàn)(1,33)=4.60,p=0.04,η2=0.122。對交互作用進行簡單效應(yīng)檢驗表明:在矮個球員倒地情況下,裁判對內(nèi)群體和外群體隊員犯規(guī)的判罰得分不存在顯著差異,t(33)=0.57,p=0.572,而在高個球員倒地情況下,裁判對內(nèi)群體和外群體成員犯規(guī)的判罰得分存在顯著差異,t(33)=-2.78,p=0.009,即在高個球員倒地情況下,和裁判同群體的隊員犯規(guī)程度更低(見圖2)。

      圖2 倒地隊員身高、群體類別的交互作用(誤差線為標準誤)

      4.4討論

      實驗3發(fā)現(xiàn)內(nèi)外群體與隊員身高的交互作用顯著,即在高個球員倒地情況下,和裁判屬于同群體成員的犯規(guī)得分顯著低于外群體的成員,而在矮個球員倒地情況下,裁判對內(nèi)群體和外群體成員犯規(guī)的判罰不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模糊籃球犯規(guī)情境下,隊員身高和內(nèi)外群體均對裁判判罰產(chǎn)生影響,并且是綜合起作用的。

      5 總討論

      Quaquebeke & Giessner(2010)對2000年至2006年的德甲聯(lián)賽、歐洲冠軍聯(lián)賽以及1998年至2006年的足球世界杯比賽進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被裁判吹罰犯規(guī)隊員的平均身高高于被侵犯者,達到統(tǒng)計學(xué)上的顯著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裁判在判罰過程中更容易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然而,該研究并未探明高個球員犯規(guī)更多的情況是客觀事實使然,還是存在裁判更傾向于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他們?yōu)榇诉M行了實驗研究,旨在探討高個球員犯規(guī)是否與裁判的主觀判斷偏向有關(guān)。他們通過創(chuàng)設(shè)模糊的足球比賽犯規(guī)情境,兩個隊員的身高具有差異,平衡兩個隊員的位置,要求足球裁判做出犯規(guī)判罰。結(jié)果同樣發(fā)現(xiàn),足球裁判更容易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差異達到統(tǒng)計學(xué)顯著性水平。本研究選取籃球比賽項目,創(chuàng)設(shè)籃球比賽中模糊的犯規(guī)情境,由裁判員對犯規(guī)情況進行判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籃球裁判在判罰過程中同樣會受球員身高的影響,即裁判員更傾向于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從而保護矮個球員。該結(jié)果與Quaquebeke & Giessner(2010)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此外,本研究還進一步考察了裁判等級、攻防情境信息、內(nèi)外群體與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交互影響。

      本研究發(fā)現(xiàn),(1)裁判員等級越高,判罰時受隊員身高的影響越小。該結(jié)果也符合認知判斷過程中具有專家優(yōu)勢效應(yīng)的觀點(王磊,梁建平,曾理,2010),說明提高裁判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隊員身高對判罰帶來的偏差。(2)無論是進攻情境,還是防守情境,均存在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影響,即裁判更容易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說明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影響存在一定的穩(wěn)定性。(3)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影響在內(nèi)外群體上表現(xiàn)出差異,即在高個球員倒地情況下,和裁判屬于同群體的成員犯規(guī)判罰較輕,而在矮個球員倒地情況下,裁判對內(nèi)外群體成員犯規(guī)的判罰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隊員身高與內(nèi)外群體均對裁判判罰產(chǎn)生影響,并且是交互起作用的。

      采用3個實驗探討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影響,結(jié)果支持裁判員在判罰過程中存在隊員身高效應(yīng),即在模糊犯規(guī)情境中,裁判傾向于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運動員的身高效應(yīng),一方面可以通過Bless等人(2004)提出的信息加工序列過程理論進行解釋,在感知刺激信息階段會因身高差異而做出判斷。因為在模糊犯規(guī)情境下,且要快速做出判斷,隊員身高是最容易獲得的線索,當然也不排除在其他加工階段受隊員身高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具身認知理論進行解釋(Adams,2010)。具身認知理論認為個體身高與優(yōu)勢有自動關(guān)聯(lián)。如高個兒童利用身高優(yōu)勢欺負矮個兒童,或是高個成人利用他們的身高去展示實力和獲取優(yōu)越感。Baumeister,Vohs,& Funder(2007)認為個體身高與優(yōu)勢之間的認知關(guān)聯(lián)具有普適性,且這樣的認知聯(lián)系會影響個體的決策。此外,Aboud & Mendelson(1996)認為,感知相似性是選擇內(nèi)群體成員的重要標準,否則為外群體成員。本研究中的被試與圖片的人物進行打籃球位置相似性的感知,發(fā)現(xiàn)了內(nèi)外群體效應(yīng)對裁判判罰的影響,裁判員在一定程度上會關(guān)照內(nèi)群體成員。在社會認知領(lǐng)域的研究中,普遍發(fā)現(xiàn)個體在作判斷時具有內(nèi)群體偏好效應(yīng),在運動領(lǐng)域同樣得到了支持。因此,給我們的實踐啟示,選擇籃球裁判時應(yīng)考慮回避各種“自己人”,選擇獨立的第三方裁判來判罰籃球比賽。

      借鑒Quaquebeke & Giessner(2010)在足球運動領(lǐng)域的研究范式,對籃球運動領(lǐng)域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的影響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有助于籃球裁判的實踐工作。并且對Quaquebeke & Giessner(2010)所采用的因變量進行了完善,不再是簡單的“是”“否”犯規(guī)判斷,而是采用犯規(guī)確信度的判斷,因變量為連續(xù)性變量,可以進行較為復(fù)雜的參數(shù)檢驗,結(jié)果較為穩(wěn)定。本研究還考慮了裁判水平、攻防情境信息、內(nèi)外群體效應(yīng)等對隊員身高與裁判判罰關(guān)系的影響,既考察隊員身高對裁判判罰影響的穩(wěn)定性,又進一步揭示第三變量(如攻防情境、內(nèi)外群體)對隊員身高與裁判判罰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效應(yīng)。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并未選取真實的比賽場景作為刺激材料,選用靜態(tài)圖片與籃球比賽的真實場景具有距離。今后研究者可考慮采用更高水平的裁判,選擇更加真實的犯規(guī)情境,考慮其他的第三變量,如運動員移動位置(Pizzera,2012),以及裁判員的位置等(Pizzera,& Raab,2012;Renden,Kerstens,Oudejans,& Caal-Bruland,2014),探討多個影響因素(Dosseville,& Raab,2011)與裁判判罰之間的作用機制,如中介效應(yīng)或調(diào)節(jié)效應(yīng)。

      6 結(jié) 論

      (1)籃球裁判在判罰過程中受球員身高的影響,裁判員更傾向于判罰高個球員犯規(guī),從而保護矮個球員。

      (2)球員身高對籃球裁判員判罰的影響在攻防情境下具有穩(wěn)定性。

      (3)球員身高對籃球裁判員判罰的影響表現(xiàn)出內(nèi)外群體效應(yīng);在高個倒地情況下,與裁判員屬于同群體的球員會受到保護。

      杜偉宇,李同吉,吳慶麟.(2006).專家和新手不確定決策認知過程的比較研究.心理科學(xué),29(4),786-788.

      潘璠,佐斌.(2009).積極內(nèi)群關(guān)注的來源:群內(nèi)還是群外.心理科學(xué),32(1),167-169.

      唐艷超,吳明證,徐利平.(2010).大學(xué)生內(nèi)隱性別認同、自尊與性別內(nèi)群體偏差的關(guān)系.心理科學(xué),33(2),471-473.

      王磊,梁建平,曾理.(2011).運動表現(xiàn)判斷的社會認知研究進展.首都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23(4),376-381.

      向玲,趙玉芳.(2013).使用加工分離程序?qū)Φ偷匚蝗后w內(nèi)/外群體偏愛的研究.心理科學(xué),36(3),702-705.

      Aboud,F.E.& Mendelson,M.J.(1996).Determinants of friendship selection and quality: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In W.M.Bukowski,A.F.Newcomb,& W.W.Hartup(Eds.),Thecompanytheykeep:Friendship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pp.87-112).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dams,F.(2010).Embodied cognition.Phenomenology&theCognitiveSciences,9(4),619-628.

      Attrill M.J.,Gresty K,A.,Hill R,A.,et al.(2008).Red shirt color 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team success in English football.JournalSportsScience,26(6),577-582.

      Baumeister,R.F.,Vohs,K.D.,& Funder,D.C.(2007).Psychology as the science of self reports and finger movements:Whatever happened to actual behavior.PerspectivesonPsychologicalScience,2,396-403.

      Bless,H.,Fiedler,K.,& Strack,F.(2004).Socialcognition-Howindividualsconstructsocialreality.New York:Psychology Press.

      Dosseville,F.& Raab,M.(2011).Contextual and personal motor experience effects in judo referees’ decisions.TheSportPsychologist,25,67-81.

      Funder,D.C.(2003).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person judgment:Implications for person perceptions accuracy and self-knowledge.In J.P.Forgas,& K.D.Willams(Eds.),Socialjudgments:Implicitandexplicitprocesses(pp.115-133).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Hastorf,A.H.,& Cantril,H.(1954).They saw a game:A case study.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49,129-134.

      Mascarenhas,D.,O’Hare,D.,& Plessner,H.(2006).The psych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demands of association football referee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SportPsychology,37,99-120.

      Miller,P.K.,Rowe,L.,Cronin,C.,Bampouras,T.M.(2012).Heuristic reasoning and the observer’s view:The influence of example-availability on ad-hoc frequency judgments in sport.JournalofAppliedSportPsychology,24,290-302.

      Morgulev,E.,Azar,O.H.,Lidor,R.,Sabag,E.,& Bar-Eli,M.(2014).Decep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Is it beneficial to flop?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102(2),108-118.

      Nevill,A.M.,Balmer,N.J.,& Williams,A.M.(2002).The influence of crowd noise and experience upon refereeing decisions in football.PsychologyofSportandExercise,3,261-272.

      Plessner,H.(2005).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prior knowledge on referee decisions in sports.In T.Betsch,& S.Haberstroh(Eds.).Theroutinesofdecisionmaking(pp.311-324).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

      Plessner,H.,& Betsch,T.(2001).Sequential effects in important referee decisions:The case of penalties in soccer.JournalofSportandExercisePsychology,23,200-205.

      Plessner,H.,Schweizer,G.,Brand,R.,& O’Hare,D.(2009).A multiple-cue learning approach as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soccer referees’ decision making.ProgressinBrainResearch,174,151-158.

      Pizzera,A.(2012).Gymnastic judges benefit from their own motor experience as gymnasts.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83(4),603-607.

      Pizzera,A.,& Raab,M.(2012).Perceptual judgments of sports official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motor and visual experience.JournalofAppliedSportPsychology,24(1),59-72.

      Quaquebeke,N.V.,Giessne,S.R.(2010).How embodied cognitions affect judgments:height-related attribution bias in football foul calls.JournalofSport&ExercisePsychology,32,3-22.

      Renden,P.G.,Kerstens,S.,Oudejans,R.R.,& Caal-Bruland,R.(2014).Foul or dive? Motor contributions to judging ambiguous foul situations in football.EuropeanJournalofSportScience,14suppl1(1),S221-S227.

      Schweizer,G.,& Brand,H.P.R.(2013).Establishing standards for basketball elite referees’ decisions.JournalofAppliedSportPsychology,25(3),370-375.

      Stefani,R.(1998).Predicting outcomes.In J.Bennett(Ed.),Statisticsinsport(pp.249-275).London:Arnol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athletes height on referees’ judgments in basketball ambiguous foul situation,to explore different impact in both offense and defense situations,and its internal/external group effect with the referees.Thre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wherein pictures of ambiguous foul situation in basketball game were designed and basketball referees were required to view pictures and make a foul judgment.The result showed that:(1)The higher players were given more fouls in ambiguous foul situations by basketball referees.(2)The impact of athletes height on judgments remained stable in both defense and offense situations.(3)When higher players fell down,the athletes which belonged to the same group with referees would be protected.Thus,the referee is more likely to give foul judgment to the high player in basketball ambiguous foul game.

      The Impact of Athletes Height on Referees’Judgments in Basketball Foul Calls

      ZHANG Guo-liNIE Jing-jingWANG Cheng

      (Sport Sciences College,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thletes height,foul calls,internal/external group,referee,basketball game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課題編號:2016ZX018,2015YB005)。

      G804.8

      A

      1006-6020(2016)-02-0145-08

      **通信作者:張國禮,男,北京體育大學(xué)副教授,E-mail:guoli_zhang@126.com。

      猜你喜歡
      倒地判罰犯規(guī)
      離奇的交通事故
      騎車撞狗倒地受傷 飼養(yǎng)者有責賠四萬
      小偷被追身亡,失主該擔責嗎?
      嘟你犯規(guī)啦!
      討價還價
      喜劇世界(2016年14期)2016-11-26 12:04:02
      等比例“犯規(guī)”
      籃球比賽
      “土地爺”退休后“倒地”
      清風(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什么叫越位?
      中國青年(1981年21期)1981-08-20 05:13:02
      荆门市| 南召县| 滦南县| 博白县| 繁昌县| 巨野县| 长海县| 湖口县| 南康市| 英超| 翁源县| 胶州市| 泸州市| 钟山县| 乌鲁木齐市| 佛坪县| 中卫市| 灌云县| 岳普湖县| 突泉县| 宿迁市| 南投市| 南木林县| 镇远县| 奉节县| 武山县| 九寨沟县| 聂荣县| 瓮安县| 公安县| 黄梅县| 株洲市| 常德市| 鄱阳县| 行唐县| 焦作市| 嘉善县| 图木舒克市| 定远县| 桐梓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