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冰,,劉 瀾,李復煌,張俊儒,黃建茹,汪 明
(1.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北京 海淀 100193;2.北京大北農集團動物保健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懷柔 101407)
復方白頭翁顆粒對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療效試驗
葛冰1,2,劉瀾2,李復煌1,張俊儒2,黃建茹2,汪明1
(1.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北京 海淀 100193;2.北京大北農集團動物保健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懷柔 101407)
本試驗采用人工誘發(fā)雞大腸桿菌病的病理模型,進行復方白頭翁顆粒對雞大腸桿菌病的療效研究。結果表明:復方白頭翁顆粒高劑量組(4.0 g/L)、中劑量組(2.0 g/L)對人工誘發(fā)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效果較好,有效率分別為83.33%、76.67%,與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療效相當。
復方白頭翁顆粒;大腸桿菌??;白頭翁皂苷B4;小檗堿
目前,防治雞大腸桿菌病的藥物大多數(shù)為抗生素及化學合成抗菌藥物,但是抗生素及化學合成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甚至濫用,導致大腸桿菌耐藥菌株發(fā)展迅速,耐藥強度不斷增強,化學藥物治療效果則不斷下降[1]。此外,化學藥物導致動物性食品中藥物殘留和大量耐藥菌株的產生,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中藥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無殘留等特點,可有效避免使用抗生素后產生的耐藥性問題,在防治畜禽細菌病方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復方白頭翁顆粒由經典中藥“白頭翁湯”改良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燥濕止痢的功能。本試驗應用復方白頭翁顆粒來治療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以驗證復方白頭翁顆粒對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效果,為該藥的大規(guī)模生產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1.1試驗動物1日齡海藍褐蛋雞240只,購自北京京密種雞孵化場,飼養(yǎng)至22日齡。
1.2試驗藥品復方白頭翁顆粒,由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組成,每1 g顆粒相當于原生藥1.95 g,批號:130705,北京大北農動物保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試生產。10%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批號:20120916,北京大北農動物保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1.3菌種與培養(yǎng)基雞源大腸桿菌O1型標準菌株(CVCC 249),購自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營養(yǎng)肉湯,購自北京雙旋微生物培養(yǎng)基制品廠。
1.4大腸桿菌半數(shù)致死量(LD50)測定先將保存的雞大腸桿菌O1型菌株接種到血瓊脂平板,再挑選典型菌落接種于肉湯中,37℃培養(yǎng)18 h,4℃冰箱保存?zhèn)溆谩kS機選取60只20日齡試驗雞,分為6組,6個攻毒組分別為菌原液、10-1組、10-2組、10-3組、10-4組、10-5組,腹腔注射攻毒,每羽0.5mL。接種后觀察各組試驗雞的精神、采食、飲水、糞便、呼吸等臨床情況;對死亡雞進行病理剖檢,取臟器做細菌分離培養(yǎng)。觀察48 h,記錄死亡情況,按Reed and Muench法計算大腸桿菌半數(shù)致死量(LD50)[2]。
1.5雞大腸桿菌病治療試驗將180只22日齡海藍褐蛋雞隨機分為6組,每組30只。根據(jù)大腸桿菌半數(shù)致死量(LD50)測定結果確定攻毒菌液稀釋濃度和劑量。除空白對照組外,每組以半數(shù)致死量腹腔注射大腸桿菌O1菌液,每羽0.5 mL。攻毒后,觀察各組雞的精神、采食、飲水、呼吸、糞便等臨床表現(xiàn),待出現(xiàn)精神委靡不振,離群呆立、腹瀉、拉黃綠色稀便時開始混飲治療。試驗動物分組及給藥見表1。
表1 試驗雞分組及給藥
試驗期間每天定時觀察試驗雞只的臨床癥狀,包括精神狀況,食欲、飲水、糞便情況等。記錄試驗各組雞只的發(fā)病時間、死亡數(shù)量、存活數(shù)目等情況,對死亡雞只進行剖檢,取肝臟血液進行細菌分離鑒定,確定死因,停藥后繼續(xù)觀察5日。試驗結束時將全部雞只剖殺,統(tǒng)計試驗各組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及相對增重率。
1.6數(shù)據(jù)分析及處理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PASW Sta?tistics 18.0版分析軟件進行顯著性檢驗。
2.1大腸桿菌半數(shù)致死量(LD50)確定根據(jù)Reed and Muench法計算大腸桿菌半數(shù)致死量LD50=10-3.6。根據(jù)試驗結果,為便于菌液稀釋,選用攻毒濃度為10-3稀釋液,劑量為0.5 mL/羽。
2.2治療試驗結果在攻毒約4 h后,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他各試驗組雛雞陸續(xù)發(fā)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雞大腸桿菌病的典型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委靡不振、羽毛松亂、兩翼下垂、頭頸縮入、閉眼昏睡、不愿走動、呆立、不同程度的腹瀉、眼結膜潮紅、食欲減退,嚴重者食欲廢絕、臥地不起等。各藥物試驗組雛雞在24~48 h間死亡較多,在72~120 h期間精神開始好轉,采食飲水略差,多數(shù)在第7天后基本正常。復方白頭翁顆粒高、中劑量組和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粉組雛雞在攻毒后也出現(xiàn)死亡,但死亡雞只較少,且72 h后開始恢復,至試驗結束多數(shù)雞只精神、飲食恢復正常。陽性對照組在攻毒12 h開始出現(xiàn)死亡,24~48 h達到高峰,在攻毒后3~5日仍有雞只陸續(xù)死亡,全組大部分雞只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拉白色或黃綠色稀便。各藥物試驗組在攻毒4日后均沒有再出現(xiàn)死亡雞只。空白對照組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精神狀態(tài)、食欲飲水正常,無雞只死亡現(xiàn)象。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復方白頭翁顆粒對雞大腸桿菌病治療效果
對試驗雞只死亡數(shù)和存活數(shù)進行X2檢驗,結果表明,復方白頭翁顆粒高劑量組與陽性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復方白頭翁顆粒中劑量組、藥物對照組與陽性對照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復方白頭翁顆粒低劑量組對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表現(xiàn)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差異不顯著(P>0.05)。復方白頭翁顆粒高、中劑量有效率分別為83.33%和76.67%,治愈率分別達70.00%和66.67%,均高于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對照組有效率73.33%和治愈率63.33%。復方白頭翁顆粒低劑量組有效率和治愈率為60.00%和53.33%,不及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對照組。
2.3復方白頭翁顆粒對人工感染大腸桿菌雞體重的影響試驗期間,各組體重變化見表3,其中空白對照組與陽性對照組比較,末體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以空白對照組相對增重率為100%計算,復方白頭翁顆粒高、中劑量組的相對增重率明顯高于陽性對照組。
表3 復方白頭翁顆粒對感染雞體重影響
雞大腸桿菌病按中獸醫(yī)理論屬于濕熱瀉痢證,濕熱內侵,郁結胃腸內,胃腸受損,運化失常,濕熱內生,致使肺胃熱盛、血瘀氣滯、濕熱泄瀉,治宜清熱解毒,涼血,燥濕止痢[3]?!鞍最^翁湯”正是根據(jù)這一觀點進行組方,由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四味藥組成,白頭翁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君藥;黃連和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臣藥;秦皮清熱解毒燥濕,為使藥,諸藥合用能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效。故而對大腸桿菌引起的“濕熱瀉痢證”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2010版《中國獸藥典》收錄該方的散劑,研究表明,該藥對雞大腸桿菌病有顯著治療作用[4-5]。
復方白頭翁顆粒將白頭翁湯制備成顆粒劑,采用飲水給藥,這種給藥方式比散劑混料方便,且顆粒劑較口服液(湯劑)質量穩(wěn)定、可控。試驗結果表明,復方白頭翁顆粒各試驗組對雞大腸桿菌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高、中劑量治療組的有效率分別達83.33%、76.67%,治愈率分別達70.00%和66.67%,其效果與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粉相當。復方白頭翁顆粒低劑量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別為60.00%和53.33%,對雞大腸桿菌病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療效不及高、中劑量組和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粉試驗組。根據(jù)本試驗結果,考慮經濟成本,以中劑量為推薦劑量。其具體用法用量為:雞,混飲,2.0~4.0 g/L,連續(xù)用藥5 d,用于雞大腸桿菌病的治療。
[1]張遂平,楊建春,邵艷華.雞大腸桿菌分離及藥敏試驗研究[J].中國畜牧業(yè),2013(2):62-63.
[2]徐叔云,卞如濂,陳修.藥理實驗方法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748-1749.
[3]趙麗,李艷玲.雞大腸桿菌病的中藥防治[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2,48(7):84-85.
[4]張璇,仲曉寧.白頭翁散不同制劑治療雞大腸桿菌病試驗[J].家禽科學,2009(1):31-32.
[5]中國獸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10年版二部)[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417-420.
Effect of CPCG on artificial infected chickenEscherichia colidisease
GE Bing1,2,LIU Lan2,LI Fu-huang1,ZHANG Jun-ru2,HUANG Jian-ru2,WANG Ming1
(1.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2.DBN Group Animal Health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Huairou,Beijing 101407,China)
Effect of CPCG on chicken Escherichia coli disease was tested using artificial induced pathological model of avian Escherichia colibacillosis.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revention effect on artificial infected chicken Escherichia coli disease in high(4.0 g/L)and medium dose group(2.0 g/L)of CPCG,and the effective rates were 83.33%and 76.67%,respective?ly.The effect was equivalent to that of compound sulfamonomethoxine sodium soluble powder.
Compound Pulastilla chinensis granule(CPCG);colibacillosis;Pulsatilla Saponin B4;berberine
WANG Ming
S853.7
A
0529-6005(2016)07-0111-02
2015-03-02
北京市懷柔區(qū)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專項經費
葛冰(1977-),男,獸醫(yī)師,博士,從事獸醫(yī)藥理與藥劑學研究,E-mail:gebing08@163.com
汪明,E-mail:vetdean@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