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國時期故宮出版物參展“浙江文獻展覽會”述略

      2016-09-01 01:23:15張小李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北京100009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6年1期
      關鍵詞:古物故宮博物院展覽會

      張小李(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北京 100009)

      民國時期故宮出版物參展“浙江文獻展覽會”述略

      張小李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北京100009)

      民國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浙江省教育廳委托浙江省立圖書館舉辦了“浙江文獻展覽會”。展覽會緬懷、展示了浙省先賢創(chuàng)造的輝煌的文化藝術成就,回擊了新學影響下的蔑古疑古之風。故宮博物院提供了院藏浙江籍古代藝術家的書畫作品的相關出版物(照片或印品)參加了展覽會。展覽會結(jié)束后,浙方希望故宮博物院留贈參展照片,或代為曬印一份,與省立圖書館同等工料費用的木印書相交換,故宮博物院選擇了交換方案。

      故宮博物院;浙江省立圖書館 ;浙江文獻展覽會;出版物

      民國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一日至十五日,浙江省教育廳委托浙江省立圖書館舉辦了“浙江文獻展覽會”①,故宮博物院應邀提供古代浙籍藝術家的書畫作品的照片、印品等出版物參加了展覽②。時光飛逝,展覽會距今已經(jīng)有80年歷史了,學界關于這屆展會的研究成果非常少,筆者目前所見,僅有杜惠芳《追憶浙江省文獻展覽會》一文介紹了浙江文獻展覽會的醞釀及準備、展覽經(jīng)過、展覽結(jié)束等內(nèi)容。

      不久前,筆者因籌備“秘藏梓行——民國年間(1925—1949)故宮博物院出版展”,為了解民國年間故宮博物院刊物參加各種展覽、博覽會的情況,調(diào)閱了院檔案室收藏的相關檔案,發(fā)現(xiàn)了多件與民國二十五年“浙江文獻展覽會”有關的檔案資料,分別為《浙江文獻展覽會特刊》《送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展覽品單(照片部分)》《送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展覽品單(印品部分)》、浙江省省立圖書館館長陳訓慈先生致函故宮博物院書信兩通(商討故宮參照文物照片的留贈、復制或交換事宜)、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干事會函件一通(通報故宮博物院參展品已寄送,索要收據(jù))、故宮博物院古物館收據(jù)一張。通過這些檔案材料,我們可以了解“浙江文獻展覽會”舉辦背景及舉辦盛況、故宮博物院參展出版物概況,以及浙江省立圖書館采訪、收藏浙省古文獻的拳拳之心。

      1 “浙江文獻展覽會”的舉辦目的

      “浙文展會的醞釀在浙館舉辦三十年紀念文物展和創(chuàng)刊《文瀾學報》之后,當時的教育廳長認為省館的使命不僅在于推廣閱覽,更在于闡揚本省文獻,浙館所做這兩件事的經(jīng)驗很重要,就有了確定以本省文獻為范圍舉辦展覽的想法”[1]。因浙江省立圖書館舉辦了該館成立三十年紀念文物展和創(chuàng)刊《文瀾學報》,有了舉辦大型活動、創(chuàng)辦刊物的經(jīng)驗③,從而促使浙江省教育廳將籌辦以“闡揚本省文獻”為目的的文獻展覽會的重任交給了省立圖書館。

      為何將“闡揚本省文獻”作為文獻展覽會的舉辦目的,《浙江文獻展覽會特刊》之“弁言”部分從兩個角度為我們提供了理解思路。

      第一,浙省文化有燦爛輝煌的歷史?!佰脱浴标U述了浙省的文化發(fā)展歷程:

      吾國文化,起自西北,聲教雖暨于南,而吳越之文物,終限于方隅,不能與中原爭盛。魏晉而后,胡族猾冠之地,胥沉溺于羶風,歷久而不能復。晉室東遷,中原文物,隨僑郡而南,南北風會,乃大殊于昔。有唐經(jīng)安史之亂,兵氣蘊結(jié),極于五季,錢氏保越,偏疆自完,天下擾擾,江東差稱安樂;于是四方名族,相率來歸,之江流域,文明益煥。南北兩宋,理學蔚興,鄞婺永嘉,各派蠭起。迨趙氏不兢,退依海隅,搢紳之屬,舉族相從;吾浙遂以宗主所在,成為文物樞會。雖其后外力憑陵,屢殘于異族,而征文考獻,纘述代有其人,保殘守闕,流風未沫,故緜延至于今日,猶璨盛無替先緒[2]。

      在魏晉之前,浙省所在的古代吳越文化,處于方隅之地,相對于中原文化,處于落后狀態(tài);而在魏晉而后,中原成為胡族的逐鹿之地,晉室東遷,吳越文化開始迎頭趕上。唐代安史之亂后,又是五代十國的混亂期,浙省得以偏安,由于有相對安定的環(huán)境,四方名姓大族,匯聚于此,錢塘江流域的文明愈加發(fā)達。兩宋時期,理學蔚興,而浙省的理學流派也非常耀眼,南宋鄞縣人史彌遠等對理學的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呂祖謙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派婺學(又稱“呂學”“金華學派”),由葉適集大成的永嘉學派也是重要的儒學流派。南宋建都臨安之后,“搢紳之屬,舉族相從”,于是,浙省成為國家的文化中心。其后經(jīng)歷了元明清的歷史變遷,甚至異族統(tǒng)治,浙省文化雖經(jīng)歷了風浪,但延綿不絕。

      第二,清朝晚期國門打開后,國家內(nèi)憂外患不止,浙省的傳統(tǒng)文化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機:

      惟自海通以還,薦更憂患,新學之講求,既僅得其形似,而縮昔之成規(guī),又浸失夫故步。蔑古疑古,士論紛然;此表章闡述之責,固掌文教者所不容旁貸也[3]。

      受西方影響的新式學問雖只有“形似”的皮毛之功,但受其沖擊,傳統(tǒng)文化逐漸式微,蔑古疑古之風大盛。在這種情況下,因浙江省教育廳承擔了“掌文教者”之職責,為表彰歷代鄉(xiāng)賢在人文領域的貢獻,故舉辦“浙江文獻展覽會”,并委托既具有舉辦大型活動經(jīng)驗又具有編纂能力和其他業(yè)務能力的省立圖書館承辦。

      需要注意的是,“浙江文獻展覽會”雖意在彰顯受西學沖擊而式微的傳統(tǒng)文化,但展覽會并不是保守的,主事者對社會變革持肯定和推進的態(tài)度,其突出表現(xiàn)是專設“民族革命文獻”一類,收集的“會稽陶成章遺墨、嘉興革命七烈士之敖夢姜先生秘密時期宣傳品、光復會首領山陰徐伯蓀早歲所繪沿海圖卷、陳先烈士殉難時之血衣(為上海湖社應征),以迄秋女俠遺器墨盒”[4]等先賢的遺物,也是浙江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展覽的過程和結(jié)果來看,“浙江文獻展覽會”成功實現(xiàn)了“闡揚本省文獻”之目的,展品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無愧于浙省曾經(jīng)的“文物樞會”之譽。數(shù)量上,雖然時局動蕩,但以書籍和字畫為主體的應征品達兩萬多件。“此次征集文物,亡慮二萬余種,先由干事會之審查,后經(jīng)分組主任之甄擇,故所陳列僅乃三之一耳”[5],展出者僅僅只有三分之一,組織者將其分為19大類:“刻書文獻”“藏書文獻”“選舉文獻”“書院文獻”“民族革命文獻”“方志”“輿圖”“金石藝文”“郡邑叢書與總集”“鄉(xiāng)賢匯傳”“鄉(xiāng)賢遺書”“鄉(xiāng)賢遺像”“古器物”“書畫”“譜牒”“檔案”“圖表”“民俗文獻”“其他文獻資料”,每大類下又分若干小類[6]。質(zhì)量上,每一類下的文物,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以刻書文獻為例,有自傳世最古之湖州天寧寺發(fā)現(xiàn)后周顯德刊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杭州西湖雷峰塔經(jīng)卷、宋臨安府棚前北睦親坊南陳宅經(jīng)籍鋪印甲乙集、婺州刊《三蘇先生文粹》,紹興二年余姚縣刻《資治通鑒》,元慶元路刻《困學紀聞》,元西湖書院本《國朝文類》,明清精槧不下數(shù)百種,可將其作為浙省版刻史看待,與王國維名著《兩浙古刊本考》互為參照[7]。

      除闡揚浙省文獻之外,我們還可以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體悟“浙江文獻展覽會”的另一重舉辦意義。民國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平津震動,位于北平的古物保管機構(gòu)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等將精華文物南遷上海、南京。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立圖書館在相對安定的南方舉辦文獻展覽會,雖是從地域文化的角度宣揚浙籍文獻、文化,但在整個國家風雨飄搖的大背景下,這種大型文化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起浙人對于浙省文化、國人對于中華文化的歸屬感和榮譽感,鼓舞他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以堅強的心態(tài)面對外敵入侵,從而間接地穩(wěn)定了民心。

      2 故宮博物院參加“浙江文獻展覽會”的出版物

      “浙江文獻展覽會”籌備階段,為了征集展品,民國二十五年(1936)六月,浙江省教育廳發(fā)函省內(nèi)9個行政督察區(qū)專員,要求在各區(qū)設征品分會,各專員兼任分會主任,遴選當?shù)孛饕欢藶楦敝魅?。各征品分會在九月前先后成立。省外征集,先通信?lián)系,后由館長陳訓慈親往接洽,南京、北平、上海三征品分會也于八九月間成立[8]。

      現(xiàn)在雖沒有發(fā)現(xiàn)浙江省立圖書館或者“浙江文獻展覽會”北平征品分會與故宮博物院接洽征集展品的相關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浙江方面所要征集的是浙江先賢的著述、書畫文物等類文獻,而當時故宮博物院曾規(guī)定本院所藏物品不得外運。因不許可文物借出展覽,若外界向故宮提出借展需求時,一般提供出版刊物。民國十八年(1929)西湖博覽會籌備期間,該會組織機構(gòu)曾委托古物保管委員會北平分會征集出展文物。故宮博物院拒絕了文物借展要求,而只提供出版物:“查本院所載物品,不得外運,載在院章,規(guī)定綦嚴,自未便破例,惟本院出版物品,自應酌量檢送,以資襄助,而藉宣揚?!保?]因此,浙江文獻展覽會向故宮博物院征集作品時,故宮博物院仍遵循了不提供文物只提供出版物的慣例,向浙方提供了故宮院藏唐、宋、元、明、清籍貫為浙江的藝術家的作品照片或者刊物,其基本原則是:若有刊物出版,則提供刊物參展;若沒有刊物,則拍攝、曬印照片。

      故宮博物院檔案室藏了兩份《送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展覽品單》。第一份為送展的書畫照片目錄,第二份為送展印品目錄,每一份目錄都詳細列出了作者時代、姓氏、籍貫以及作品名稱④。據(jù)第一份照片目錄,故宮博物院送展浙籍藝術家作品照片共101張90種,如表1所示[10]:

      表1 送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展覽品單(一)“書畫照片”

      上述作品中,藍瑛《仿古山水冊》為12張照片。故宮博物院曾于民國二十九年(1940)四月委托彩華印刷局珂羅版影印《明藍瑛仿古山水》,開本縱42.6cm,橫27.7cm,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人物小傳、收傳印記。是冊收山水圖12幅,原藏延春閣,故宮博物院點查于齋宮,《石渠寶笈三編》著錄。該書極有可能與這次送展的照片是同一件作品,其余的均為一種作品一張照片。

      第二份目錄為印品,共計10冊2卷1頁13種作品,如表2所示[11]:

      表2 送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展覽品單(二)“印品”

      以上印品中,除項元汴《墨蘭》(單頁)未發(fā)現(xiàn)外,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均有收藏: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書法專集,民國二十一年(1932)三月珂羅版影印,開本縱41.5cm,橫23.1cm。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人物小傳及收傳印記。是冊原藏養(yǎng)心殿,《石渠寶笈》著錄。

      《王右軍三帖墨跡》,書法專集,民國二十一年(1932)珂羅版影印本,開本縱44.3cm,橫28cm。柯紹忞題簽。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收傳印記。原卷原藏御書房,點查于懋勤殿,《石渠寶笈》著錄。

      《唐徐浩書朱巨川告身》,書法專集,故宮印刷所銅版影印,民國二十四年(1935)雙十節(jié)印行,開本縱37.8cm,橫26.5cm。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人物小傳及收傳印記考。原卷原藏重華宮,點查于懋勤殿,《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

      《林逋手札二帖》,民國二十一年(1932)九月故宮博物院銅版影印,開本縱38cm,橫26.8cm。

      《宋夏珪長江萬里圖》,長卷,民國二十一年(1932)八月故宮博物院珂羅版影印。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真跡》,長卷,民國二十二年(1933)三月故宮印刷所珂羅版并套色石印。

      《趙孟頫七札》,民國二十二年(1933)十月故宮印刷所套色石印,開本縱44cm,橫22.5cm。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人物小傳及收傳印記。是冊原藏延春閣,點查于齋宮,《石渠寶笈三編》著錄。

      《趙氏一門法書》,民國二十四年(1935)五月故宮印刷所珂羅版影印,開本縱41.4cm,橫22.8cm,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人物小傳及收傳印記考。是冊收趙孟頫《吳門帖》等11帖、管道升《相帖》、趙雍懷《凈土詩帖》,以及釋永寧等題跋5則。原藏乾清宮,點查于齋宮,《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民國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故宮印刷所銅版影印,開本縱37.9cm,橫26.5cm。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人物小傳及收傳印記。是圖原藏畫禪室,點查于古董房,《石渠寶笈》著錄。

      《元吳鎮(zhèn)墨竹譜》,民國二十五年(1936)一月故宮印刷所珂羅版影印,開本縱44.9cm,橫28.5cm,傅增湘題簽。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人物小傳及收傳印記考。是冊收作品22幅,原藏養(yǎng)心殿,點查于齋宮,《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

      《明陳章侯隱居十六觀》,民國二十二年(1933)雙十節(jié)故宮印刷所銅版影印,開本縱 38cm,橫26.5cm,翼盫題簽。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人物小傳及收傳印記考。是冊收作品16幅,原藏養(yǎng)心殿,《石渠寶笈》著錄。

      《明陳章侯雜畫冊》,民國二十二年(1933)雙十節(jié)故宮印刷所銅版影印,開本縱38cm,橫26.5cm,翼盫題簽。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說明、收傳印記考。是冊收作品10對幅,原藏寧壽宮,《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題簽之翼盫即朱文均先生,時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文物收藏家,浙江蕭山人。朱先生題簽《明陳章侯隱居十六觀》《明陳章侯雜畫冊》,矜揚鄉(xiāng)先賢的意味頗濃。

      故宮博物院送展古代浙籍書畫家的刊物與照片,既反映了當時故宮館藏浙籍書畫作品概貌,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古代浙籍書畫家的時代和地域分布概況(見表3、表4)。

      據(jù)表3和表4可知,故宮博物院所選送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的照片或刊物,從時代角度看,以宋元明為多;從地域角度分析,錢唐、吳興、杭、嘉興為多,可以大體反映浙省文化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相對發(fā)達程度。

      因為“浙江文獻展覽會”應征品達兩萬余件,絕大多數(shù)征集品沒有機會展出,故宮博物院所提供的展品只是照片與刊物,不是文獻本身,但其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書畫收藏的集大成者——宮廷收藏,藝術地位無與倫比。據(jù)浙江省立圖書館館長陳訓慈先生展后致故宮博物院函件中所說的“本館此次舉行浙江文獻展覽,曾荷貴院寄到名畫照片多種陳列,深資增光”[12],則故宮提供的展品獲得了展出機會,當然,陳先生的話也可能是客套之語。若這批出版物在文獻展覽會上展出,則可能在展出字畫的省立圖書館總館二樓的第六、第七陳列室陳列,也可能在一樓大門附近的第一展室圖片展室陳列⑤。

      表3 故宮博物院送展浙籍書畫家時代分布

      表4 故宮博物院送展浙籍書畫家地域分布

      圖一

      3 浙江省立圖書館請求留贈故宮博物院參展照片

      浙江文獻展覽會結(jié)束后,十一月二十五日,陳訓慈先生致函故宮博物院(見圖一):

      逕啟者:本館此次舉行浙江文獻展覽,曾荷貴院寄到名畫照片多種陳列,深資增光。是項照片,在貴院當另有底片,可否賜予嘉惠,即以留贈本館,如系僅此一份,自當將原片即行寄還,請照青島博物館例,代為曬印一份,俾資庋藏。聞最近該館向貴院征購此項圖片,曾經(jīng)貴院院務會議議決,準由院代印,收回工料費若干,則此援例以請,諒可照辦。此項工料費,擬請以本館出版同價值之木印書若干種作為交換,附寄出版書目一冊,如蒙俯允,請將貴院所需而未備之各書選定函知。相應函商,統(tǒng)希查照核復,不勝感企!此致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

      附出版書目一冊、展覽會特刊及陳列品要目各一份。

      館長陳訓慈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廿五日

      (浙江省立圖書館鈐記)[13]

      陳訓慈先生首先請求故宮博物院將參展名畫照片留贈浙江省立圖書館(故宮提供的印品可以買到),如果故宮博物院只有這一份照片,則浙方將參展原片寄還,希望故宮博物院仿青島博物館的例子,代浙方曬印一份。關于故宮博物院代青島博物館曬印文物照片之事,因當時故宮的精華文物已經(jīng)南遷南京,并組建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同卷檔案收藏有故宮博物院時任總務處處長張庭濟手書致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函件:

      院前準青島市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函請本院特準購買書畫影片,當經(jīng)本院以博物館自備紙張由院洗印,款收工料費等。經(jīng)函收在案。茲檢奉青島博物館籌備委員會請購本院書畫照片單,并該案全卷。請查收后與莊科長接洽辦理。此致南京分院。

      附請購單一件、全卷清單一件。

      廿六、二、廿三[14]

      張庭濟致南京分院的函件內(nèi)容與陳訓慈信件中的“聞最近該館向貴院征購此項圖片,曾經(jīng)貴院院務會議議決,準由院代印,收回工料費若干”可互證。關于曬印照片的工料費,陳訓慈建議由浙館出版的等價值的木印書交換,并附上了出版書目一冊、展覽會特刊及陳列品要目各一份。

      對于陳訓慈請求,由張庭濟批復:“應征品應全部寄還。照片可照青島博物館例另行印寄,工料費另計,出版物品亦可照贈與木印書籍作相當價值之交換。”[15]馬衡簽字予以認可。故宮方面以馬衡院長的名義向浙方作了回復。

      收到馬衡院長的回函后,十二月二日,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干事會將展品寄給故宮:

      逕啟者:此次本會舉行展覽,辱承雅意贊助,得蔚成巨觀,感篆莫名?,F(xiàn)會期已告結(jié)束,所有貴處應征之展覽品已全部撿齊裝包,于十二月二日交郵掛號寄上,約 日可到上。俟到達即請核明,隨將本會原掣收據(jù)及清單寄還是所至荷。此致故宮博物院。

      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干事會啟[16]

      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干事會是這次展覽的組織者,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四月成立,由教育廳第三科張姓科長為總干事,陳訓慈為副總干事[17]。干事會要求故宮收到展品并核實后,“隨將本會原掣收據(jù)及清單寄還”,即完成展品的交接手續(xù)。

      十二月三日,陳訓慈再次致函故宮博物院:

      案查本館前以貴院應征展覽之照片,當系另有底片,曾函商可否留贈本館,或照青島博物館例,代為曬印一份,俾資庋藏在案。茲接貴院長來函,囑將原片寄還,允照青島市博物館例,另行印贈,無任忻感。除將原片由會另行交郵寄還外,相應函請貴院查照,早予賜寄,并盼見復!至本館此次舉行之文獻展覽,現(xiàn)正編制展覽品目及報告,俟下月出版,另行寄贈。先奉展覽特刊四份,即希分存。并乞指正。此致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

      附《浙江文獻展覽特刊》及要目各四份(另寄)

      館長陳訓慈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三日

      (浙江省立圖書館鈐記)[18]

      陳訓慈先生對故宮博物院照青島博物館的慣例代浙江省立博物館曬印書畫照片表示了感謝,告知浙方已將故宮展品寄還,并希望早日收到故宮方面曬印的書畫照片。陳訓慈還通報了文獻展覽會的配套出版情況,并再次贈送了《浙江文獻展覽特刊》及要目各4份,合上次隨函所贈送,特刊、要目合計贈送故宮博物院各5份,但在故宮博物院院藏檔案中未發(fā)現(xiàn)要目。

      收到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干事會的函件后,總務處處長張庭濟批示:“件到飭駐警會同驗收,送還古物館,收據(jù)清單寄還?!保?9]張庭濟批示駐警會同驗收,因駐院警察擔任了門衛(wèi)以及物品出入驗放職責。當時故宮的業(yè)務部門分為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其中,書畫、瓷器、玉器、青銅器等由古物館保管,書畫照片、刊物也屬古物館所有。古物館收到這批書畫照片和刊物后,寫了收據(jù):

      收到浙省文獻展覽會退還《長江萬里圖》手卷一卷、《鵲華秋色》手卷一卷、《快雪時晴》等刊物十冊,照片一百零一張又一頁,以上各件照收。

      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古物館

      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20]

      至此,故宮博物院參展浙江文獻展覽會的所有出版物完成了回院交接。

      故宮博物院是否按照約定曬印這90種101張浙江籍書畫文物照片,并與浙方的木印書交換,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后續(xù)檔案。據(jù)故宮博物院和浙江省立圖書館這兩個機構(gòu)自身的信譽,以及雙方在合作中的誠摯態(tài)度,只要故宮博物院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月前完成照片曬印并寄送浙方,則約定就會履行,若在這一時間前沒有將照片寄送,則由于日軍入侵,時局動蕩,約定就不能夠完成。

      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日本入侵陰霾下成功舉辦的“浙江文獻展覽會”,是主事者、操辦者、應征者合力的結(jié)晶,它不僅僅展示、宣傳了浙籍先賢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化,也表現(xiàn)了中國文化人淡定、從容、不畏強敵的心態(tài)。故宮博物院提供書畫照片、刊物等出版物代替文物參展,給不能親自來故宮參觀的公眾提供了了解故宮秘藏的窗口,也體現(xiàn)了故宮出版物的份量與價值。而故宮博物院所藏陳訓慈先生關于故宮參照文物照片的留贈、復制、交換的函件,既生動記錄了陳先生等省立圖書館同仁征集、收藏浙省先賢文物的殷殷之心,也是故宮博物院和浙江省立圖書館友好交流、合作的歷史見證。

      注釋:

      ① 據(jù)配合展覽會出版的《浙江文獻展覽會特刊》,舉辦日期為“自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止”(《浙江文獻展覽會特刊》,第3頁,浙江省立圖書館編印,民國二十五年[1936]);據(jù)杜惠芳《追憶浙江省文獻展覽會》,會期為“10月31日開幕,11月1日正式展覽,18日結(jié)束”(杜惠芳.追憶浙江省文獻展覽會[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0(4):12-19.)。

      ② 民國期間,故宮博物院的刊物、器物(建筑)照片、金石拓片等文物流傳載體都稱之為出版物,如民國十九年(1930)下半年出版的《故宮博物院出板物目錄》,其收錄的不僅有《故宮》(月刊)、《故宮書畫集》等嚴格意義上的刊物,還收錄了“珍藏金石書畫照片”“建筑照片”“景山照片”“太平花照片”等照片,“搨拓鼎彝類”等各種商周秦漢鼎彝古器的拓片(殷夢霞,李莎莎.《中國近代古籍出版發(fā)行史料叢刊續(xù)編》第十八冊[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紫禁城前朝的古物陳列所編《古物陳列所二十周年紀念??贰肮盼镪惲兴∑穬r目一覽”中,既有《內(nèi)務部古物陳列所書畫目錄》等傳統(tǒng)意義上的刊物,也有“歷代名畫尺二照片”等文物照片(古物陳列所編.古物陳列所二十周年紀念專刊[M].北平:榮華齋南紙印刷商行,1934:68-70)。

      ③ 為這次展覽會,浙江省立圖書館印行了《浙江文獻展覽會特刊》《文瀾學報》(二卷三、四期“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專載”)等刊物。

      ④ 這兩份目錄上的作品名為手寫體,部分名稱與正式命名有差距,如印品中的王羲之《三帖》,出版正式定名是《王右軍三帖墨跡》。

      ⑤ 本文對故宮出版物的展出地點的推斷來源于《浙江文獻展覽會特刊》。據(jù)杜惠芳《追憶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將總館的十二個陳列室位置界定為“總館二樓和西閱覽室”,第六陳列室陳列書畫,第七陳列室陳列吳越錢氏文物。據(jù)《浙江文獻展覽會特刊》所附展室平面圖,這十二個陳列室分別位于總館的一樓和二樓,閱覽室在一樓,一樓的展室都在閱覽室的西側(cè)。

      [1][8][17]杜惠芳.追憶浙江省文獻展覽會[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0(4):12-19.

      [2][3][4][5][6][7]浙江省立圖書館.浙江文獻展覽會特刊[J].杭州:浙江省立圖書館,1936:1,1-2,18-19,9,6-8,9-11.

      [9]西湖博覽會籌委會函敝會教育館征集出品茲派徐北奎希接洽[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29-04-17,6:7.檔案編號:jfqggclzll00018.

      [10]故宮博物院.送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展覽品單(一)“照片”[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6,37:71-76.檔案編號:jfqggclzll00146.

      [11]故宮博物院.送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展覽品單(二)“印品”[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6,37:77-78.檔案編號:jfqggclzll00147.

      [12][13]浙江省立圖書館.函商可否將應征展覽之圖片留贈本館或請代攝一份以木印書若干種作為交換希核復[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6-11-25,37:3,3-4.檔案編號:jfqggclzll00141.

      [14]張庭濟.致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函[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7-02-23,37:8.檔案編號:jfqggclzll00141.

      [15]張庭濟.對浙江省立圖書館來函的批復[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6-11-28,37:3.檔案編號:jfqggclzll00141.

      [16]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函本會舉行展覽辱承贊助感篆莫名現(xiàn)會期結(jié)束貴院展品已全部檢齊交郵寄上俟收到后請將掣收據(jù)及清單寄還由[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6-12-07,37:6.檔案編號:jfqggclzll00141.

      [18]浙江省立圖書館.函達應征展覽照片已另郵寄還請予照印寄贈并盼見復由[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6-12-03,37:1-2.檔案編號:jfqggclzll00141.

      [19]張庭濟.對浙江省文獻展覽會干事會來函的批復[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6-12-07,37:5.檔案編號:jfqggclzll00141.

      [20]故宮博物院古物館. 浙省文獻展覽會退還印品收據(jù)[A].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室,1936-12-17,37:7.檔案編號:jfqggcl zll00141.

      Brief Narration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Publications in the Palace Museum in “Zhejiang Literature Exhibition”at the Er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November the 25th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936),Education Depart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entrusted Zhejiang Province Library to hold“Zhejiang Literature Exhibition”.On the exhibition,they recalled and exhibited the brilliant culture and art achievements created by past wise men in Zhejiang province,and fought back the despising and doubting atmosphere affected by new learning.The Palace Museum offered the publications restored in Museum and relevant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orks(photographs and prints)by ancient artists born in Zhejiang province,and participated in the exhibition.After the exhibition,Zhejiang part hoped the Palace Museum to leave and send them the photographs that took part in the exhibition,or show and print one copy whose price was equal to that of wood-printed books in Zhejiang Province Library on working materials for exchanging.The Palace Museum chose the exchanging scheme.

      Palace Museum;Zhejiang Province Library;Zhejiang Literature Exhibition;publication

      G256.2

      A

      張小李,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2016-02-29

      猜你喜歡
      古物故宮博物院展覽會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四站(下)
      民國時期北平古物陳列所的陳列展覽
      中國博物館(2019年3期)2019-12-07 05:43:10
      “中華第一古物”:故宮石鼓
      金橋(2018年2期)2018-12-06 09:30:30
      小偷盜文物后厄運連連 留條歸還:千萬別偷古物
      2017第二十一屆中國烘焙展覽會
      2017第二十一屆中國烘焙展覽會
      2017第二十一屆中國烘焙展覽會
      2017第二十一屆中國烘焙展覽會
      社会| 岗巴县| 梁平县| 交城县| 民勤县| 宜兰县| 武功县| 钟祥市| 隆尧县| 曲麻莱县| 乐东| 保康县| 阜康市| 周宁县| 庐江县| 中宁县| 天门市| 博罗县| 旺苍县| 凤翔县| 鄂尔多斯市| 镇坪县| 谷城县| 偏关县| 濉溪县| 大连市| 依安县| 海兴县| 娱乐| 隆子县| 仁怀市| 全州县| 岱山县| 集贤县| 固安县| 麟游县| 海城市| 昌吉市| 五台县| 利津县|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