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男
我是一名漁翁。在長江之源,垂釣了五千年的漁翁。我看到了許多事,遇到了許多人,其中,莊周與我既是相像,又是相異。
他出世,喜歡獨自去享受那大美的自然;而我,更愿人世,溝通自然與人世,讓滾滾紅塵中添幾許生意。
仲夏夜,我細(xì)細(xì)體味一蟬一木一花,一瀾風(fēng)雨一朝一夕暮。大雨淋濕我的眼睛,恍然間,我變成了佇立于雨夜,望洋興嘆的文天祥。現(xiàn)實的殘酷,理想的幻滅,悲壯的氣息,在大雨里交織成一部壯麗的史詩。誰會為我寫那頌詞,讓我名留史冊?誰又能真心去傳承中華民族的氣概呢?請莫忘了西漢女將陳湯擲地有聲的那句話:“明犯強(qiáng)漢,雖遠(yuǎn)必誅!”這是一個中國人應(yīng)有的一條底線——神圣而不可觸犯的尊嚴(yán)。
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看慣了世事無常,緣起緣滅,興盛與衰亡。卻唯獨看不慣這二者的衰落,一是愛國主義,二是傳統(tǒng)文化。
寒冬臘月,我撐一支長篙,沐浴在一水一土一草,一瀾冬雪一蓑一竹笠之中。雪花消融在我的斗笠上,恰有些“獨釣寒江雪”之味,但我望見那前方高峻的岸壁,心生寒意,忘卻了柳公的孤高,視野里畫面一轉(zhuǎn),猛然見面前云霧繚繞,發(fā)現(xiàn)自己正站在山巔,俯瞰著腳下的蒼山石林,那橫亙于山壁之上的,定是那“天梯石棧相鉤連”的勝景吧?而我腳下的,便應(yīng)是峨嵋之巔了。且去那棧道試試“百步九折縈巖巒”,再去看看“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之韻,便只得“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承認(rèn)“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上В畎锥肪圃姼?,流傳后世的有幾何?人們記住的又有幾何?單從這一點來看,中華文化,脈絡(luò)越發(fā)模糊了,越發(fā)被人遺失了,看不見的衰亡,正在靜默無聲處悄悄發(fā)生……
嗚呼哀哉!
我仰天一嘆,停止夢境,今晨,獨坐,垂釣。
莊周夢蝶,我夢漁翁。夢兮幻兮,亦假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