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涵真
星巴克45年來首次推出的“烘培店”,會成為它新的搖錢樹嗎?
“茶界星巴克”、“果汁界星巴克”還沒有坐穩(wěn),又來了一個“烘培界星巴克”。
7月14日星巴克宣布,其成為意大利餐飲品牌Princi的全球授權(quán)商和投資商。星巴克咖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霍德華說,“45年來,我們從未在星巴克門店進行過食品烘培,這次前所未有的合作將改變這一切。”
這家星巴克45年來首次推出的“烘培店”,也將上海納入了其第一批開業(yè)的戰(zhàn)略地點,并將會早于紐約店一年的時間(2017年)開張。
只不過,真的就如霍德華所言,Princi將成為星巴克咖啡的最佳拍檔,并成為它新的搖錢樹嗎?
星巴克旗下的產(chǎn)品早已不是只有咖啡。
星巴克式烘培店
能否成為搖錢樹,要先從星巴克開烘培店的“小九九”講起。
煮上一杯上好的、美味的、熱騰騰的咖啡,從來都不是星巴克的唯一目標。它想要的,永遠比我們能想到的更多。
早在2011年,星巴克以3000萬美元收購了果汁生產(chǎn)商Evolution Fresh,隨即在2012年就開設(shè)了第一家果汁吧。這家果汁吧去掉了“星巴克咖啡”的冠名和標志,成為一家獨立的健康果蔬汁店。那時候霍德華就表示,他們不只是購買了一家飲料公司,而是運用這次收購給自己再定位,打造一個數(shù)十億美元的健康食品業(yè)務(wù)。
于是,星巴克在這條路上就越走越遠了。
2012年星巴克宣布,以1億美金收購?fù)顿Y公司Next World Group旗下的Bay Bread LLC及其La Boulange Bakery品牌,正式進軍烘培界。于是我們終于可以在星巴克的玻璃櫥窗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糕點和餐食。這是星巴克史上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收購,可以說,La Boulange展示了星巴克進一步拓展食品業(yè)務(wù)的野心。
故事還沒有講完。
同年年底,星巴克又以6.2億美元的“更高價”收購了本土茶葉生產(chǎn)零售商Teavana??磥硇前涂瞬桓视谕A粼谖鞣讲惋嬌厦?,更是想要融合東方茶文化打開世界化飲品的大門。2013年星巴克首家茶館在紐約曼哈頓開張,據(jù)霍德華計劃,到2018年將會增至1000家門店。
而如今,星巴克又收購了意大利高端烘培品牌Princi。讀到這里,我們就大概可以理解星巴克這“慣性”的收購行為了。
中國掘金場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次星巴克投資烘培店似乎傾注了前所未有的心血。
據(jù)星巴克官方稱,Princi將會在上海開設(shè)一家專門的烘培咖啡店,而且門店將會比傳統(tǒng)星巴克店面大一倍,并可能總面積達到2700平方米!這種“以突破性的創(chuàng)新形式帶來非凡的零售體驗“,首先就瞄準了中國這個大市場。
我們不敢說是中國市場造就了2700平方米Princi的誕生,但中國市場確實是星巴克硬氣投資的原因。
霍德華曾說過,中國的中產(chǎn)階級在10年內(nèi),將從3億增長到6億,而這些飛速增長的中國中產(chǎn)階級就是星巴克最大的市場。
同時,數(shù)據(jù)也顯示,中國的咖啡市場潛力正在極速強大起來。從1998年到2012年,中國咖啡消費量由19.9萬袋上升至110萬袋,年增長率達12.8%。若繼續(xù)按照這個速度,中國咖啡消費量將在2020年達到280萬袋,咖啡市場規(guī)模也將在2020年達到3000億元。
這是一塊足以讓全球咖啡生產(chǎn)商垂涎欲滴的大肥肉。
據(jù)星巴克年報數(shù)據(jù)顯示,其在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地區(qū),2015財年凈收入達到24億美元,比上一年暴增112%。同時,據(jù)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統(tǒng)計,2015年星巴克占領(lǐng)了中國咖啡連鎖店73.3%的份額,以絕對的優(yōu)勢穩(wěn)居榜首。
同時,星巴克在“老家”美國的銷量卻逐漸放緩,從2011年至2015年間,其美國市場收入占比從77.5%下降至69.4%?;舻氯A對此表示,如果有一天,中國的星巴克門店數(shù)量超過美國,他也不會感到驚訝。
所以,星巴克此次在上海砸重金準備的Princi烘培店,正是其瞄準中國中產(chǎn)階級,而發(fā)動的一次大規(guī)模的銷售“戰(zhàn)役”。Princi將是星巴克在中國掘金場建立的另一座大金礦。
然而這家金礦真的會給它帶來源源不斷的黃金嗎?
覆車之鑒
也許霍德華需要自己煮一杯星巴克咖啡,坐在店里,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了。這事可遠沒有那么簡單。
拿星巴克以前的“跨界”業(yè)務(wù)來講,似乎并沒有“理應(yīng)的”那么驚艷。
今年初,星巴克宣布將關(guān)閉旗下4家Teavana茶吧,其中3家改造回星巴克咖啡店,另外一家則徹底關(guān)門。當時的星巴克決心要在5年內(nèi),在全球開設(shè)1000家Teavana茶吧。但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僅有5家門店開業(yè)。
這一悲慘結(jié)局,似乎與當年星巴克野心十足地豪擲6億美金,產(chǎn)生極大的反差。
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歐洲人對于茶的熱情并沒有那么高漲,另一方面在于星巴克將茶吧獨立于咖啡吧經(jīng)營,人們卻更希望在茶吧中看到星巴克的咖啡和甜點。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前文提到的La Boulange,也曾是星巴克捧在手掌心的“面包店”。從2012年收購La Boulange起,星巴克將其在美國原有的19家直營店增長至23家。但2015年星巴克對外宣布,這23家門店全部關(guān)閉。那些在直營店中的面包種類,將轉(zhuǎn)移至星巴克咖啡店的菜單中。
星巴克對此表示,關(guān)閉所有門店,是因為La Boulange直營店不符合公司長遠發(fā)展。
那么這一次的Princi就會符合星巴克長遠發(fā)展的要求嗎?
如果說La Boulange直營店面向美國受眾,而Princi眼前卻多出了中國的巨大市場,那么也許臺灣地區(qū)著名烘培品牌85度C也可以給霍德華相當?shù)膯⑹尽?/p>
85度C自2007年進軍大陸起,幾乎覆蓋了中國大陸市場。但就在不久前,85度C卻宣布,全面退出河南地區(qū)。為何這家風靡大陸的烘培店卻在河南折戟沉沙?
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85度C在鄭州并未選擇合適的銷售點。這樣一方面給企業(yè)帶來了相當大的租金壓力,另一方面卻無法獲得足夠的收益。
除此之外,85度C雖在大陸知名度頗高,但卻在鄭州沒有打出響亮的牌子。區(qū)域知名度不高,造成了消費者群體的松散,給85度C非常致命的打擊。
陌生地域狀況、不同的消費習慣都將會是烘培品牌進軍異地的障礙。至于星巴克這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巨頭,它重磅推出的烘培店要想順利跨過這些障礙,恐怕還需要霍德華好好想一想對策。
但至少,這么多的覆車之鑒,總會給他一些靈感。